1. 业奇农业网 > 技术 >

柿子树怎么管理(分享柿子的栽培管理技术)

柿树适应性强,对土壤要求不严,经济价值高,是重要的经济林树种。柿树在栽植前要选择土壤肥沃、排灌方便、向阳背风的地方建园,选择优良品种,合理栽植,精心管护,确保柿树的高产、稳产。

柿子树怎么管理(分享柿子的栽培管理技术)

1园地选择

平原地区栽植柿树,要选择土层深厚肥沃、排灌方便、pH值6.5~7.5、地下水位较低(1m以下)的沙壤土或壤土;山地、丘陵栽植柿树,坡度不宜过大,要选择在向阳背风的坡地,不能在地势低洼、风口处栽植柿树。

2优选良种

应根据栽植的目的和当地气候特点选择品种。如果以提供鲜果为目的,应选择色泽艳丽、脱涩容易、味道鲜美或耐贮运的鲜食品种,同时,要注意早、中、晚熟品种的比例,以延长供应期。如果以加工柿饼为目的,应根据当地气候特点,选择果形整齐、含糖量高、容易干燥兼出饼率高的制饼品种。栽植时,选择适宜当地生长、品质优良的品种,所选苗木应为生长充实、健壮、无病虫害、根系发达且无损伤的良种壮苗。对于从外地引进的优良品种,要经过区域化试验后再进行大面积栽培。

3合理栽植

栽植时,可按照柿树的品种特征、土壤条件适当密植,以提高土地利用率。一般来说,山地比平地栽植的密,瘠薄地比肥沃地栽植的密,另外,管理水平高的可以适当密植。一般来说,平地株行距为5m×7m,山地株行距为3m×5m。栽植时,以“大行距、小株距”为好,便于机械化耕作和管理,最好南北成行。

4栽植时期

主要在秋季落叶后及春季发芽前进行。秋季栽植可使根系在翌年春萌芽前有较长时间进行恢复和生长,为第2年春地上部发芽做好准备。春天发芽前进行栽植,离发芽期很近,根系没有较长时间恢复,生长一般不如秋季栽植的好。北方冬季严寒,土地封冻早,不便操作,也易冻伤苗木的根系,影响成活,宜在春季栽植。栽后如能埋土防寒,也可在秋季栽植。

5栽植要点

栽植前要进行整地。山地、丘陵在修建梯田和鱼鳞坑的同时挖定植穴,做到“大穴定植、深坑浅植”。平原地区在清除园地上杂物的同时进行平整土地,定植穴的大小和深度可以小些。定植穴要施足基肥并与表土混匀。栽植时,要多带宿土,将柿苗放入穴中央使根系自然舒展。柿苗要行列对齐,以便后期管理。填入表土,填土后踏实。不要把树埋得太深,否则会抑制果树的生长和结果;但也不能埋得太浅,以根茎交界处在土面以下约8cm为宜。多余的土在穴边修成土埂,做成树盘,以便灌水。栽苗后立即浇透水,等水渗入土中以后,再用一些干土覆在上面,将穴封好,防止蒸发。

6栽后管护

6.1初栽修剪。苗木出圃后会损伤根系,初栽时,须将地上部分适当修剪,减少水分蒸发,以利生长。修剪可结合整形进行。栽后立即定干,定干高度,成片柿林约为80cm,柿粮间作的可适当高些。

6.2及时浇水。苗期根系浅,不耐干旱,须在定植后经常检查土壤湿度,发现土壤过干应及时浇水,尤其在盛夏季节更需多加注意。

6.3整形修剪。幼龄树可选择3~4个合适枝做骨干枝,附近其余的弱枝、旺枝疏除;盛果期柿树修剪需调整好骨干枝角度,平衡树势,延长结果年限。

6.4注意防治病虫害。喷洒吡虫啉、阿维菌素、氧化乐果等防治介壳虫、柿蒂虫等;喷洒多菌灵、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等杀菌剂防治叶斑病。

6.5苗木防寒。寒冷地区进行秋季栽植时,定植后应在柿苗基部培土防寒;有风的地方要设立支柱,以防止苗木倒伏。

7柿粮间作

柿粮间作有提高土地利用率、充分利用光能、提高肥料使用率、保持水土、防风增产等优点,同时,柿树较其他果树容易管理,与粮食作物没有共同的病虫害,加强肥水管理后,能获得粮果双丰收。山地柿粮间作,可在梯田埂上栽培。平地柿粮间作,可适当栽植大规格的柿树,效果更好。

在正常情况下,10年生左右的柿树,即可进入盛果期。此时树体结构已基本形成,树势稳定,产量上升,树体向外扩展的速度日趋缓慢,角度也逐渐开张,分枝也越来越多;随着年龄的增长,内膛隐芽开始萌发新枝,出现自然更新现象。隐芽萌发后,易形成交叉和重叠,影响通风透光,导致下部枝条长势减弱,结果部位外移。此期的结果数量逐年增加,如肥水供应不足,管理技术跟不上,树势往往很快变弱,枝条纤细,叶片瘦小,难以连年丰产,而出现大小年结果现象。

盛果期柿树的修剪,应根据品种特性,树势强弱和管理水平的不同,采取相应的修剪措施。此期修剪的主要任务是,注意透风透光,培养内膛小枝,防止结果部位外移;疏缩结合,培养新枝,及时进行小更新,维持健壮树势,延长盛果年限。

由于柿树多以结果母枝顶芽和侧芽抽枝结果,所以,应以疏剪为主,短截为辅,适当缩剪的办法。着重疏除细弱、密挤、交叉、重叠和遭受病虫危害的枝条,以及过密的大枝。具体修剪时应注意:

(1)调整骨干枝角度,均衡树体长势 随着树龄的增加,盛果期柿树的枝条数量也逐渐增多,树冠内膛的光照逐年变劣,再加上生长势力外移,枝条逐渐下垂,内膛小枝生长细弱,结果数量减少,自枯现象严重。修剪时应注意调整骨干枝角度,均衡内外长势,对过多的大枝,分年疏除,改善内膛的光照条件,促进内膛小枝转旺、转壮并成花结果。

对各级骨干枝的延长枝头,以及主、侧枝上萌生的发育枝,可适当短截,促生分枝,增强长势,转化为结果母枝。

对大枝枝头可逐年回缩,同时扶持后部更新枝向外斜方向生长,逐渐代替原头,以利抬高主枝角度,并复壮其长势。

(2)疏、缩结合,培养内膛结果枝组 进入盛果期后,大枝后部逐渐光秃,结果部位外移,可适当回缩,促使基部萌发更新枝,但这些新萌发的更新枝,大多较为密集,宜去弱留强,适量疏剪,并适时短截,促其分枝,培养为结果枝组。

柿树壮枝结果多。结果母枝越粗壮,抽生的结果枝越多,坐果也多,果实也大。为使枝条粗壮,必须先培养健壮的结果母枝;粗壮的结果母枝,不但抽生的结果枝粗壮,而且抽生的结果母枝数量也多。结果母枝密挤时,应适当疏除,去弱留强,并使分布均匀;也可将过多的结果母枝,剪去混合芽,作为预备枝。所留结果母枝,以长10~30厘米、生长健壮、充实的为好。

结果母枝的剪留数量,因品种而不同。火柿、鸡心柿等小果型品种,可同时利用由结果母枝顶芽和侧芽抽生的结果枝结果。因此,可短截一部分结果母枝,去掉混合芽,培养为预备枝,作为第2年的结果母枝,使其交替结果;大果型品种,以及结果母枝顶芽有连续结果能力的品种,则需以顶芽结果为主,连续结果2~3年后,其结果部位外移,应及时回缩修剪,以保持结果母枝的健壮长势;对内膛枝组,应有缩有放,注意培养,对过高过长的老枝组,应及时回缩,促使下部萌发更新枝;对短而细弱的枝组,应先放后缩,增加枝量,促其复壮。对细弱、下垂、披散的多年生枝,或生长势力显著衰退的结果枝组,可在向上生长的、良好分枝处回缩,抬高枝头角度,复壮长势;对树冠内的焦梢枝和干枯枝,应及时疏除。

(3)利用徒长枝,培养新枝组 对树冠内膛抽生的徒长枝,在有生长空间的前提下,可及早摘心或短截,促生分枝,培养为结果枝组,填补树冠的空虚部位;由徒长枝培养的枝组,生长力强,结果能力也强,应注意利用。没有生长空间和着生位置不当的徒长枝,应及早从基部疏除。

短截预备枝,克服大小年。结果枝结果以后,一般长势变弱,多数不能在结果的当年,再形成结果母枝连年结果。可将结过果的枝条,或1/3的结果母枝进行短截,作为预备枝,使其隔年结果,对克服大小年有明显效果。短截的枝条,应选粗壮而且下部具有侧芽的,方可抽生新枝。

(4)及时更新,保持健壮树势 柿树发生更新枝的年限,比其他果树早,而且小枝的寿命短,结果2~3年后,即能衰弱或死亡,所以应及时进行更新。由于柿树隐芽寿命长而萌发力强,因而可多次更新,以保持树势经久不衰,延长盛果年限。

对主、侧枝的修剪,既要保持其从属关系,又要调节其均衡长势;对突出于树冠外围的新梢,应适当短截,一般可剪去1/3左右,以防过度延伸而扰乱树形,过密的可适当疏除。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js/5_65781234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