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蒜再生技术
青蒜即蒜苗,是以鲜嫩翠绿的蒜叶和洁白嫩脆的假茎作为蔬菜供应市场。
青蒜一年四季均可生产供应上市,因生产季节和上市时间不同,北方有立冬前上市的“早蒜苗”和早春上市的“晚蒜苗”;南方9月中、下旬上市的“火蒜苗”,10月下旬至12月份上市的“秋冬蒜苗”及1月至2月份上市的“春蒜苗”和4月至5月上市的“夏蒜苗”等类型。但随着品种和栽培技术及栽培设施条件的改善,生产时间并不严格,主要是依据市场需求。在青蒜生产上主要掌握以下技术关键:
(1)施足基肥
青蒜栽培密度大,需肥量大,且生长期短,即要求在较短的时间内长成较大的个体。因此,青蒜栽培需要充足的肥水条件,且速效肥与长效肥相结合,施足基肥,促其地上部快速生长,才能获得优质高产的青蒜。在耕翻之前,每667米2施腐熟厩肥4~5米3,或土杂肥5~6米3,或人畜粪3000~4000千克,饼肥100~150千克,碳酸氢铵15~20千克,钾肥5~7.5千克,或大蒜专用肥(或三元复合肥)20~30千克。
(2)适期播种
因青蒜上市时间不同,播期也有较大差异,一般北方地区国庆节至元旦上市的宜在7月下旬至8月上中旬播种,春节前后陆续上市的宜在9月上旬播种;南方地区国庆节前上市的宜在7月下旬8月上旬播种,元旦至春节上市的宜在9月下旬至10月上中旬播种,“五一”节前陆续上市的宜在2月上中旬播种。
(3)打破休眠
由于大蒜有生理休眠期,夏季常因休眠期未结束及高温影响,播后出苗困难,因此要采取措施,人为打破休眠。通常采用冷水浸泡法和低温催芽法。即播前15~20天将分级的种瓣放在清水中浸泡12~18小时,捞出沥干水后放在窑洞或地窖里,并保持洞(窖)内气温10~15℃,空气相对湿度85%左右。在冷凉湿润的条件下,经15~20天后,大部分蒜瓣上已发出白根,即可播种。有条件的也可将上述经浸泡过的种蒜放入冷库、冰柜(箱)里或用绳吊在土井里(水面以上),经0~5℃低温处理3~4周,即可打破休眠,促其生根发芽。在冷贮过程中要经常翻动或淋水,使温湿度均匀,播种后方能出苗整齐一致。
(4)科学播种
高温季节播种,先将畦面浇足水分,待表土疏松时即可播种,而且要求浅播以利出苗,第二天清晨再浇一次水,畦面撒一薄层细土,并盖一层厚3厘米左右的麦秸,搭架遮荫(有条件的可用遮阳网),保墒降温,减少蒸发,同时可防止大雨冲击,确保出苗和正常生长;晚播蒜宜开沟浅播,浇足底水后覆薄层熟土,再盖一层麦草,不需搭架遮阴。
(5)合理施肥浇水
早蒜苗播种出苗阶段正值高温季节,在播后出苗前每隔2天浇水一次,直至齐苗。浇水时应在每天早晚天气凉爽时进行,并尽量浇凉水,每次浇水要适量,不能使土壤过湿,避免高温烈日引起的烂种,使蒜苗发黄,影响青蒜的产量和品质。越冬蒜苗要浇越冬水,追施腊肥,如667米2追施腐熟厩肥2000~3000千克。开始返青时,及时浇返青水,每667米2追施腐熟稀粪水,促其返青生长。
(6)及时收获
一般青蒜播种后60~80天即可陆续上市。收获时可根据播种期先后和长势强弱,分期分批采收上市。收获有两种方式,一种是刀割青蒜,待伤口愈合后及时追肥,养好下茬青蒜;也可采用隔行或间株起刨青蒜,多数均采用分批分次连根刨起收获法。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js/5_65781301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