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业奇农业网 > 技术 >

枇杷树如何施肥,枇杷树的施肥技术要点

枇杷树如何施肥,枇杷树的施肥技术要点:

枇杷树如何施肥,枇杷树的施肥技术要点

1.枇杷树如何施肥,枇杷树的施肥技术要点之幼树施肥:

幼龄枇杷树的施肥,要求薄肥勤施,在生长季节施4~5次追肥,在肥料以腐熟的人畜粪尿配合碳补饱微生物菌肥施用为好。

(2)壮果肥:时间在在果实膨大期施用,目的是结合疏果措施,促使果实长大,提高品质。施肥量占全年的10%。以氮、磷为主。可在采果前后期施用。

(3)采果肥:时间为5月下旬至6月下旬,于采前或采后施下。目的是使结果树迅速恢复树势,促进夏梢抽生和花芽分化。这是全年重要的一次施肥。施肥量占全年的50%,复合肥为主,氮、磷、钾配合,一般为3:2:2。挂果树多施。

(4)花前肥:在9月上旬至10月上旬进行。目的是增强树势、提高抗寒力,使开花和结果良好。施肥量为全年的20%。以迟效、速效相结合,施堆肥、厩肥、再拌生石灰和速效氮、磷、钾肥。

枇杷树如何施肥,枇杷树的施肥管理技术

采果肥:枇杷的夏梢是优良的结果母枝,及时施肥,培养大量的枇杷健壮夏梢,是确保枇杷年年优质丰产的关健。采果肥在5--6月枇杷采果后施下,有利于迅速恢复树势,集中抽发大量大而整齐的健壮夏梢、充实结果母枝,促进花芽的良好分化。应以长效有机肥绿肥、饼肥、堆肥等与速效氮肥磷肥等配合施用,沿树冠滴水线外围挖环状沟深施,先将有机肥、磷肥等埋入底层,化肥施于上层,最后将施肥沟用泥土覆盖。施肥量占全年施肥总量的50%。

促花肥:于9--10月枇杷开花前施入,以满足枇杷树开花结果的需要,它不仅能促进枇杷开花良好,花器发育正常,充实,着果率高,而且还能提高枇杷幼果越冬能力。此次施肥,是防止枇杷大小年结果,确保年年丰产稳产的一项十分重要的增产措施。以迟效的人畜粪水加磷钾肥为主,施肥量占全年施肥总量的20%左右。

壮果肥(又名春梢肥):于2--3月定果后施入。此期间施肥,不但能及时促发大量充实春梢,促进和加粗枝干的生长,增强树势,而且还能大大提高着果率,促进幼果的迅速膨大,减酸增甜,提高品质和产量。此次施肥以速效化肥为主,并重施钾肥。施肥量占全年施肥总量的30%左右。根外追肥:为了更有效地改善树体营养状况,增强树势,在实施土壤施肥的同时,用适量的植物生长调节剂、营养添加剂等,每半月左右进行1次根外追肥。其配方可选用0.3%的尿素+0.3%的磷酸二氢钾+叶宝或用0.3%的磷酸二氢钾+0.3%尿素+绿旺一号等。

施采果肥

枇杷成熟后,树体营养水平相对较低,采果后必须及时施足肥料,要求有机肥和复合肥施用,施肥量应占全年的50%左右。特别是丰产园更要加大施肥量,每亩可施农家厩肥1000—1500公斤,速效复合肥50公斤、饼肥(油枯)100—150公斤。

施肥以树冠滴水为界环状沟施,必须在采果后一周施完,并及时灌水,以利根系吸收营养,早促夏梢的萌发。

夏季修剪

夏季修剪必须以通风透光,增强树势为前提条件。修剪疏密生枝交叉枝、重叠枝、病虫枝、枯枝。

对结果枝则要短截:对衰弱结果枝要进行更新,对已萌芽的春梢侧枝,保留1—2个枝梢,疏除过多的弱枝:对徒长枝,则视树冠的空间大小酌情间疏,短截或拉枝保留:对伤口过大的主枝要及时用石硫合剂涂抹伤口、以防伤口被病菌侵染影响树势的生长。

病虫害

1 腐烂病的防治

腐烂病是枇杷种植过程中常见的病患, 通常会发生在枇杷树的主干根颈上, 出现在侧枝的情况较少, 当枇杷树的树干皮开裂、起翘、剥落或者流胶现象时, 主干根颈就会产生软腐现象。此种现象经常会出现在郁闭潮湿的枇杷园子中。

主要的应对措施, 将枇杷树身上的病斑刮掉, 消除掉树皮上的病菌后立即将树皮烧毁, 并且用病必清、2%农抗10~20倍液或5%菌毒清水剂30~50倍液等涂抹病斑伤口, 辅助树干伤口的愈合。同时要增强树势, 加大肥料和水源的供应, 加大培育力度, 让枇杷树茁壮成长, 增强对病菌和病毒的抵抗力。

2 叶斑病的防治

在侵染性病害中叶斑病是防治的重点之一, 其中包含了斑点病、角斑病和灰斑病。该病害对枇杷树的危害较大, 病情较轻的病害会影响到枇杷树的生长态势, 严重的病害将直接对枇杷树造成损伤, 导致枇杷树出现落叶、枯枝、叶片僵化和减产等严重问题。

针对该病症的防治主要是要提高枇杷树本身的生长和抗病能力, 增强树木生长态势, 提高果园的管理水平和质量。

孕蕾前, 为了防止果树患病, 适当的为其补充一些铜元素和钙元素等, 例如可以选择采用0.3~0.5的石硫合剂, 也可以利用甲基托布津600倍液进行药物喷射, 除了采用上述方式外, 还有一种较为简便的方式就是采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800倍液进行喷射, 有效的消除枇杷树的叶斑病。

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枇杷树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js/5_65782422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