辣椒花果期管理技术要点?
花果期是辣椒一生中生长量最大的时期,此期高温多雨,又易干旱,而辣椒是喜温暖、怕高温,喜阳光、怕暴晒和连阴天,喜湿润、怕雨涝和干旱,喜肥沃、怕氮肥过多和地力瘠薄的作物。因此,能否获得高产优质,花果期管理尤为重要,管理技术有5个要点。
(1)浇水
花果期是辣椒营养生长与生殖生长并进时期,不能缺水。尤其遇伏旱,必须及时浇水。大雨之后应立即排水,并浇井水,以降温换气,保护根系不早衰。立秋之后,要保持地皮不干,一般应浇1~3次水。
(2)施肥
辣椒需磷钾肥较多,应增施有机肥和磷钾肥,适量用氮肥。此期是需肥水最多的时期,应亩施尿素10~15千克,或碳铵40~50千克,之后不再追肥。每采完一次果,可叶面补喷磷酸二氢钾加少量尿素,以防后期脱肥早衰。
(3)防止“三落”
辣椒“三落”(落叶、落花、落果)是影响高产的重要原因之一。盛花期“三落”主要是由高温干旱、高温多雨水涝、病虫危害,特别是病毒病的发生和流行引起的。防止“三落”在管理上以促根、保根、发根、壮根为中心,提高植株抗性,雨季做到及时浇水和排涝,合理施肥。防止温度过高引起的落花,可用生长调节剂处理,如用50毫克/千克的萘乙酸喷花,或用15~20毫克/千克的2,4-D蘸花等。
(4)防治病虫害
①辣椒疫病:叶片受害产生暗绿色病斑,果实从蒂部很快扩展全果,呈暗绿至暗褐色,潮湿时长出稀疏白霉。发病初期用58%雷多米尔锰锌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或傲霜1500倍液对植株茎基部和地表进行喷洒保护,5~7天一次,连喷2次可明显控制该病的发生。
②辣椒病毒病:发病后叶片凹凸不平、发黄,叶脉皱缩,叶片小而薄,花蕾少、不坐果。可用菌毒先锋1500倍液加金福牛25毫升全株喷雾,间隔两天再喷一次。
③辣椒炭疽病:叶片受害出现水渍状褪绿斑点,渐成圆形病斑,中央灰白;果实受害表现为病斑长圆形,病部凹陷,其上常有隆起状轮纹,密长黑色小粒点。高温高湿或高温多雨,窝风积水等条件下发病较重。发病初期喷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600倍液,20%炭疽清乳剂1500倍液,每7天一次,共2~3次。
④甜菜叶蛾:初孵幼虫会群集叶背,吐丝结网,在其内取食叶肉,留下表皮,成透明的小孔。3龄后可将叶片吃成孔洞或缺刻,严重时仅剩叶脉和叶柄。防治方法:一是于3龄前喷洒3.2%三除微乳剂1500倍液或2%甲维盐乳油2000倍液或雷暴(中科)1500倍液;二是采用生物防治法,喷每克含孢子100亿以上的绿农粉剂500~700倍液。
(5)催红采摘
8月份以后辣椒红熟时及时采摘出售,霜前半月用转红诱导素辣椒满株红1000倍液喷洒,可使成椒快速红熟,品质提高,而叶片不脱落。
辣椒种植与管理技术
辣椒是市场上最常见的水果和蔬菜类型之一,许多蔬菜种植者或多或少会在自己的蔬菜田中种植一些辣椒。但是,无论是露天种植的辣椒还是温室种植的辣椒,菜农都经常遇到辣椒的开花和结实率低或辣椒的花和果掉落频繁的问题。这对后来的辣椒生产有很大影响,并将大大减少农民的种植收入。
辣椒的开花率低,结实率低,经常坐在水果上失败以及花朵和水果掉落的原因是什么?如何全面防止菜农种植管理?让我与您谈谈辣椒开花和坐果的问题。
科学追肥
在施用plant肥的前提下,辣椒一般在初期不需要追肥,只需喷洒一些叶面肥,在生长期要追肥2-3次即可满足正常生长的需要。但是,如果氮肥和磷钾肥的局部施用不足,并且在中后期不进行补充肥料,则会导致辣椒植物生长或生长,从而导致花卉发育不良或花芽分化差。不仅开花减少,坐果困难,而且容易出现花朵和果实掉落的问题。
对于辣椒施肥管理,通常必须分阶段施用plant肥和追肥。基本肥料应主要分解为有机肥料,并辅以氮,磷和钾肥,以保持均衡的养分供应,并满足辣椒开花,坐果和扩果的营养需求。辣椒开花结实后,进行施肥,形成门和反胡椒。初种可在种苗后约25天或辣椒的幼果期进行。每亩施用8千克氮肥+ 5千克磷酸二铵+硫酸。5千克钾可促进果实结实和辣椒溶胀;第二次追肥可在种植后约35天或在出果期进行,每亩施用10千克氮肥+ 5千克磷酸二铵+ 10千克硫酸钾。满足辣椒大量生产所需的营养;第三次追肥可在辣椒收获后或摘果后进行,每亩可追肥10公斤磷酸二氢铵+分解的人类粪便。施肥的具体数量和施肥频率应根据水分和植物条件灵活控制,不得复制。
但是,对于长满的辣椒,应合理合理地减少肥料用量,特别是应控制氮肥的用量。对于辣椒生长缓慢或出现去肥和过早老化的现象,应及早追施肥料或适当增加肥料用量。每次施肥后,应及时浇水,或结合浇水冲洗肥料。
合理的叶子喷雾
胡椒的生长周期长,果实量大,收获时间长。它对营养物质的需求相对较大。它不仅容易缺乏营养(特别是钙肥和硼肥),而且容易生长旺盛(特别是氮肥)。 ),将导致辣椒的坐果困难,甚至导致花朵和水果掉落的问题,因此有必要进行合理的叶面喷施养分以补充营养或控制植物的生长以改善开花和开花。植物的坐果率,避免落花落果的问题。
辣椒种植技术:选土整地、播种育苗;管理技术:苗床管理、定植管理。
辣椒种植技术:
1、选土整地
由于辣椒的根系较弱,种植园地需挑选在光照充足、中性或者是弱碱性、排水条件好、土力肥沃的土壤层上栽植。若是土壤较偏酸性,可通过撒放石灰粉进行中和;碱性较高的话,可掺和煤渣进行中和。种植需轮作的耕种,不宜与西红柿、土豆等的同科作物同耕。
2、播种育苗
在播种前,需先对种子做进一步的处理。暴晒后的种子,发芽率较高,一定程度上起到杀菌作用。光照较弱的种植区,可用稀释或者是高锰酸钾药液,浸泡种子进行杀菌。后再用温水浸泡至半天便可。播种时将种子均匀的撒在苗床上,覆土厚度2cm左右便可,最后较足水分使种植土壤湿润。
管理技术:
1、苗床管理
出苗后,需定时的掀盖上薄膜,保持生长环境通风换气。若是苗床缺水,会造成秧苗萎焉。适当的浇水,较利于幼苗生长发育,使秧苗的生长状况一致,后期好管理。不宜湿度过大,会导致床温降低,较易发生病虫害。适时进行排苗,使秧苗能够生长更粗壮,根系生长发育发达。边排边浇水,一定程度上可防止秧苗出现萎焉。
2、定植管理
辣椒植株的根系生长较弱,通常定植时,主要是以沟栽或者是平栽进行栽植为主,初定植时,不宜过度的深埋,覆土厚度把控得当,待成长中期时再逐渐进行培土。由于辣椒的株型较紧凑,可适当的密植,提高种植面积内的产量。一般植株间的间距,保持在30cm-40cm,行距的话50cm-60cm之间便可。
辣椒的习性
辣椒属于无限生长类型,边现蕾,边开花,边结果。辣椒生长期长,喜温、喜光、但根系不发达,根量少,入土浅,不耐旱、不耐涝,且需肥量较多,耐肥能力较强。
辣椒生育初为发芽期,催芽播种后一般5-8天左右出土,15天左右出现第一片真叶,到花蕾显露为幼苗期。第一花穗到门椒坐主为开花期。坐果后到拔秧为结果期。辣椒适宜的温度在15-34度之间。种子发芽适宜温度25-30度,发芽需要5-7天,低于15度或高于35度时种子不发芽。
辣椒根量较少,扎入土层较浅,再生能力比番茄和茄子弱,主要分布在15~20cm土层内,既不耐旱也不耐涝,因此栽培过程中要掌握浇水的次数。辣椒对温度的适应能力比番茄和茄子都强。但苗期要求温度较高,一般25~30°C,有利于壮苗的培育。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js/5_65782508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