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业奇农业网 > 技术 >

六堡茶的讲究,你知道多少?

Q 六堡茶产自哪里?

六堡茶的讲究,你知道多少?

A 六堡茶,产于广西梧州苍梧县的六堡镇。与龙井一样,六堡茶也是因产地而得名。梧州市地形独特,有“八山一水一分田”的说法。加上温暖湿润的气候,使得这里成为了茶树生长的天堂。与中国其他名茶一样,六堡茶颇为讲究地域性。离开苍梧县六堡镇,就做不出上等六堡茶。因此,这种茶也仅有这一处产地而已。

Q 六堡算是什么茶?

A 按六大茶类的标准来划分,六堡茶算作黑茶。比起湖南茯砖、湖北青砖等种类的黑茶,六堡选料更为精细,做工也更为考究。如果说它是黑茶中的贵族,也不算是过分。因为是后发酵茶,所以六堡口感十分柔滑。不管是女士还是小朋友,都不用担心饮用后会刺激肠胃。相反,由于特殊的工艺,六堡茶还有健脾养胃的功效。而且,这种茶没有提神的作用。即使晚饭之后,都可以放心饮用。

Q 六堡茶制作有什么独到之处?

A 1957年6月广西供销合作社编印的《茶叶采制方法》一书中记载:“六堡茶原产于苍梧县六堡乡,炒制比较特别,既不是红茶,也不是青茶,是我省特有的特产,所以就以产地命名叫做六堡茶。主要的特点是杀青、揉捻之后,堆放几点钟进行后发酵后,再行干燥…”。这里说的堆放几个小时的后发酵工艺,被称之为“渥堆”。这是形成六堡茶独特品质的关键性工序。其目的是透过渥堆的湿热作用,促进茶中内含物质的转换。减除苦涩味道,使茶汤滋味变得醇和。也正因为有了这道工艺,六堡的茶汤才能做到丝滑柔顺毫无刺激感。

Q 六堡茶口感怎么那么像熟普?

A 其实应该说,不是六堡像熟普,而是熟普像六堡。原来在解放前后,六堡茶畅销香港。茶楼里的客人非常喜爱这种味道陈香、汤色红褐的茶品。而当时的普洱茶,还只有制作生茶的工艺。为了适应市场需求,一些香港茶商想办法。他们开始利用地窖、仓库等特殊温湿环境,让刚做出来的生普洱加速转化。其实,客观上模拟了六堡茶制作的工艺。解放之后,云南省到广西梧州茶厂学习渥堆工艺。最终,云南省茶叶公司在1974年成功研制出了普洱熟茶。从此,普洱茶才有了生熟之分。由于普洱熟茶就是仿照六堡制作工艺而来,所以两者的口感汤色才会十分相似。只是后来普洱名气大了,反倒是六堡鲜有人知了。

Q 怎么以前没听说过六堡茶?

A 六堡茶,起源于何时很难说清了。起码在清朝嘉庆年间,六堡茶已经位列二十四大名茶之一了。当时两广地区,很多老百姓下南洋讨生活。六堡茶,既是他们的日常饮品也是居家良药。再加上梧州是中国海上丝绸之路的起始站之一,货运十分发达。以至于,六堡茶大量出口南洋。1935年,从梧州出口的六堡茶就达到了1100吨。因此,六堡茶是中国最大的侨销茶。墙内开花墙外香,以至于内地对六堡茶反而知之甚少。

Q 六堡茶对身体有什么功效?

A 六堡茶,祛暑除湿效果极佳。它能够畅销马来西亚、新加坡百余年,也全靠着这招杀手锏。当年马来西亚的采矿工人,饱受井下高温高湿环境的困扰。六堡茶,成为了他们的福音。左手提饭菜右手六堡茶,是当时南洋华工的标配。现代都市的桑拿天,也是以高温高湿而著称。这时最适宜浓泡一杯六堡茶,来排除体内的暑气和湿热。现代科学研究表明,六堡茶解腻化油的功效也十分明显。因此,这种茶也是如今撸串爱好者的不二选择。

Q 六堡茶可以保存多久?

A 作为黑茶的一种,六堡茶可以长期保存。在资深茶人眼中,刚刚制成两三年的六堡茶只能算是半成品。由于内含物质转化不够,导致口感欠佳。这就像刚摘下树的香蕉,青涩的难以入口。经过一段时间的存放,味道则变得饱满甜美了。大致五年以上的六堡,才能达到品饮的级别。当然,随着时间的沉淀,六堡茶汤风味会越加醇厚。真正十年以上的老茶,则是可遇不可求了。

Q 上等六堡茶有什么标准?

A 一款上等的六堡茶,讲究“红浓陈醇”四个字。红,值得是汤色要红润透亮。浓,说的是口感要饱满粘稠。有时候发挥超常,甚至能喝出米汤般绵糯的口感。陈,说的是六堡要喝老茶。至于醇,则说的是它厚重的口感了。

Q 六堡茶应该怎么冲泡?

A 冲泡六堡茶,一定要用沸水。至于冲泡手法,精髓在一个“焖”字。《红楼梦》里的贾宝玉吃多了,也要焖些普洱茶来喝。对待有年份的老六堡,只有焖泡才能激发茶中内含物质的充分释放。北京有句俗话,叫做“茶吃后来酽”。这句话用在六堡身上,再贴切不过了。起初一两道茶,它并不像绿茶、乌龙那样给人惊艳之感。但是越往后喝,六堡茶柔顺、丝滑、甜糯的口感便会慢慢释放出来。六堡茶和上了年纪的大叔一样,都需要用心品味。

第一章 总 则第一条 为了保护和传承六堡茶文化,提升六堡茶文化品牌价值,促进六堡茶文化可持续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等法律法规,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条例。第二条 本市行政区域内六堡茶文化的保护、传承、发展和利用,适用本条例。

本条例所称六堡茶文化,是指梧州市各族人民长期从事六堡茶生产经营活动形成的,具有独特地理人文特性和历史、科学、艺术价值的各类物质文化和非物质文化。第三条 六堡茶文化保护应当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遵循重点保护、活态传承、促进发展、合理利用的原则。第四条 市、县(市、区)人民政府领导本行政区域内六堡茶文化保护、传承、发展和利用工作,组织编制六堡茶文化保护规划。

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负责本辖区内六堡茶文化保护、传承、发展和利用工作。

村(居)民委员会协助开展六堡茶文化的保护、传承、发展和利用工作。第五条 文化主管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六堡茶文化保护工作,履行以下职责:

(一)宣传、组织实施六堡茶文化保护的法律法规;

(二)编制、实施六堡茶文化保护规划;

(三)指导、监督六堡茶文化保护工作;

(四)组织开展六堡茶文化调查、保存、研究、传承、传播、交流、利用等工作;

(五)编制、管理六堡茶文化保护名录;

(六)依照职权组织评审、推荐六堡茶文化申报各级文物保护单位、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认定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保护单位和代表性传承人;

(七)开展与六堡茶文化保护有关的其他工作。

农业农村、林业、水行政、市场监督管理、发展改革、教育、工业和信息化、民族宗教、财政、自然资源、生态环境、住房城乡建设、城市绿化、旅游等部门,按照各自职责依法做好本行政区域内六堡茶文化的保护、传承、发展和利用工作。第六条 市、县(市、区)人民政府应当将六堡茶文化保护经费列入本级财政预算,设立六堡茶文化保护专项资金,用于支持茶种植基地建设、种质资源保护、文化传承和品牌保护等工作。第七条 鼓励和支持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依法参与六堡茶文化的保护、传承、发展和利用工作。

鼓励和支持六堡茶行业协会、商会开展六堡茶文化交流活动,规范行业行为,推动行业自律和品牌建设。第八条 市、县(市、区)人民政府按照有关规定对在六堡茶文化保护工作中做出突出贡献的组织或者个人给予表彰、奖励。第二章 保护与传承第九条 苍梧县六堡镇为六堡茶文化核心保护区。第十条 六堡茶文化核心保护区的保护规划在国土空间规划的指导和约束下由苍梧县人民政府组织编制,报市人民政府审批,并向社会公布。第十一条 在六堡茶文化核心保护区内从事建设活动,应当符合国土空间规划和保护规划的要求,体现六堡茶文化地方特色和民族特色,不得破坏六堡茶原生态环境。第十二条 六堡茶文化核心保护区内禁止下列行为:

(一)擅自开山、采石、开矿、取土、毁林开荒等破坏传统格局和历史风貌的行为;

(二)擅自占用保护规划确定保留的林地、湿地、河湖水系、道路等;

(三)修建生产、储存爆炸性、放射性、毒害性、腐蚀性物品的工厂、仓库等;

(四)法律、法规禁止的其他行为。第十三条 其他六堡茶文化资源丰富、空间分布集中的区域,可以由市人民政府确定为六堡茶文化保护区。六堡茶文化保护区管理办法由市人民政府制定和公布。第十四条 文化主管部门应当定期会同农业农村、林业等部门对六堡茶文化资源进行普查、收集、整理、评估、认定。第十五条 文化主管部门发现濒临消失或者毁损的六堡茶文化资源,应当会同有关部门及时采取抢救性保护措施。第十六条 市文化主管部门应当组织编制六堡茶文化保护名录,将下列资源列入名录予以保护:

(一)六堡茶茶道、茶码头、茶园、茶厂、茶仓、茶行、茶亭、茶碑,以及风雨廊桥等其他与六堡茶相关的史迹、建筑;

(二)六堡茶相关种植、采茶、制茶、陈化、仓储、运茶、品茶技艺以及茶籍、茶礼服饰等作为历史文化载体的实物;

(三)六堡茶相关的诗词、美术、书法、歌舞、戏剧、曲艺和杂技等文化艺术作品;

(四)六堡茶文化活动、茶礼、行规等文化民俗;

(五)其他文化资源表现形式。

名录内资源属于文物或者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等有关规定。

六堡茶文化保护名录及其管理办法由市人民政府公布。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js/5_65782515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