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下旬:猪价即将下跌?粮价上涨!一次性补贴月底前到账!
时间过得飞快,2022年一转眼已经来到10月中旬!最近一段时间,南北各地猪价迎来持续性上涨,基层猪价的大幅上涨,让很多养猪户们喜出望外!进入到四季度之后,国内猪价屡创新高,这与今年的一季度形成鲜明对比!随着肉类季节性消费旺季正式开始,很多养殖户也很看好,未来猪价走势!
可是问题来了,如果猪价一直涨下去,对于我们养猪户们来说真的全是利好吗?根据猪财神了解到的最新猪粮比情况来看,现在基层猪粮比维持在9.32:1的水平,养猪户们的生猪饲养收益大幅提高!不过这也进一步加大了国家针对猪价的调控概率!毕竟之前国家发改委制定的猪价调控天花板为9:1的猪粮比!而且在猪价大幅上涨的过程中,有两个危险越来越强烈!
危险1:猪价持续上涨,越来越多的养猪户选择二次育肥,这为以后猪价的大幅震荡埋下伏笔!一旦猪价发生震荡,养殖端集中抛售卖猪,生猪价格很有可能会再次一落千丈!行情大起大落,最后吃亏的还是我们养猪户!
危险2:最近一段时间,多个饲料企业发布涨价通知!玉米、大豆等饲料原料价格迎来高位上涨,这也进一步加大了养猪户们的生猪饲养风险!特别是对一直捂栏扛价的养猪户们来说,心态上也在面临新考验!
现在根据国家发改委发布的相关消息来看,国家发改部门已经明确指出将会同有关部门密切收藏猪价,未来会继续启动储备肉投放,避免猪价出现大起大落的风险!从调控的角度判断,在10月下旬国内猪价很有可能就会迎来新一轮的寒潮下跌!希望咱们养猪家人们也能提前做好心理准备,千万不要盲目地赌行情、赌后市!
国家动真格了!粮价上涨,一次性补贴即将打卡!
猪财神说:除了关于猪价的相关行情研判之外,涉及到粮价方面也是我们广大种养殖户们最关心的!随着秋收的全面启动,新季玉米、大豆等主粮作物开始集中上市,基层粮食深加工企业也已经正式启动了新的收购计划!按照目前基层粮价市场最新收购价情况来看,玉米、大豆等主粮作物收购价已经开始迎来上涨变化!有两件事希望大家有所了解!
第1件事:今年深加工企业在玉米、大豆的收购方面非常积极!一方面是受到外部大环境粮食价格持续上涨的影响,另外一个方面也跟国内日益增强的饲用消费需求有关系!由此可见,今年玉米、大豆价格还有进一步上探的空间!
第2件事:在今年因为种地成本过高的问题,很多农民的种地投入大幅提高!这在一定程度地加大了农民的种地风险!现在国务院已经明确指出,将在现有300亿元的农资化肥补贴基础上,再次追加100亿元的农资化肥补贴!随着一次性补贴的连续追加,我们农民种地成本过高的问题也将得到改善!预计这项补贴将在10月底之前,完成打卡到账!希望咱们农民兄弟能够注意查看农民补贴一卡通、一卡通的到账消息!
通过以上两件事来看,进入到今年的四季度,粮价、粮补再次适应重大利好!现在在国家的各项调控政策、补贴政策的推进下,我们种地农民的相关收益一定不会差!对于咱们养猪户们来说,猪财神建议大家还要理性看待猪价走势变化,趁着猪价行情表现上佳,结合生猪饲养实际情况有序卖猪才是明智的选择!
2022年作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关键之年,农业农村已经迎来了全新变化!我们农民的日子越来越红火,在国家各项惠农政策的保障下,我们农民的生活幸福感越来越强!在这里老道也要恳请广大的农民兄弟,一起行动点击文末右下角在看,为国家的乡村振兴战略、三农扶持政策点个赞
国家对那些养殖业提供了优惠政策
农业部印发的《全国生猪生产发展规划(2016-2020年)》,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首席个生猪生产发展规划,也是“十三五”期间生猪生产发展的指导性文件。那么,这对于从事养殖的朋友来说,有哪些利好?未来几年,养殖业又将呈现出什么样的趋势呢?
养猪区域如何划分?
农业部的生猪生产发展规划严厉落实国家环境保护法的请求,合理划定了限养和禁养区域:
重点发展区
河北、山东、河南、重庆、广西、四川、海南。
该区域养殖总量大、调出量大,在满意本区域需求的同时,还要供应上海、江苏、浙江和广东等沿海省份。预计养殖总量年均增长1%左右,将成为稳定我国猪肉供赠的核心区域。
拘束发展区
北京、天津、上海等大城市和江苏、浙江、福建、安徽、江西、湖北、湖南、广东等南方水网地区。
该区域受资源环境条件限制,生猪生产发展空间受限,未来区域养殖总量将保持稳定。
潜力增长区
东北4省(辽宁、吉林、黑龙江和内蒙古)和云南、贵州2省。
该区域发展环境好,增长潜力大,一批龙头企业在此建立了生产和加工基地,在满意本区域需求的同时可重点满意京津等大中城市供赠。预计年均增长1%-2%,将成为我国猪肉产量增添的主要区域。
养猪有啥补贴政策?
“十三五”规划中,生猪产业重点工程与政策包括:良种工程项目、废弃物综合利用工程项目、良种补贴政策、调出大县奖励政策、标准化养殖项目、生猪育种补助政策、生猪养殖保险政策、监测预警体系建设等。
以标准化养殖项目为例,要是是规模养殖场、农民合作社,证件齐全且存栏量在0.5万头至5万头的,就可向畜牧局申报。补助资金额度在25万元至100万元之间。
1、良种工程项目与相关补贴
良种工程项目,属于贾伢重点工程与政策之一。项目准备突出“育、保、测、繁”四大环节,着力提升育种创新、种质资源保护、品种测定和制种能力,改善育种科研、生产设施、疫病防控、种业监管等基础设施条件。在尽成该项目的同时,农业部还准备实行良种补贴政策,在天津、河北等省市和黑龙江农垦、广东农垦实施生猪良种补贴政策,中央财政对使用优良种猪精液进行品种改良的养殖场户赠予补贴,每头能繁母猪按照每年使用4份精液进行补贴。
2、调出大县奖励政策与相关补贴
生猪调出大县维持“引导生产、多调多奖、直拨到县、专项使用”的原则,主要以统计系统公开辟布的分县分年数据为基础,对统计数据达到规定标准的县予以奖励。统计数据主要涉及生猪调出量、存栏量和出栏量,奖励资金由县级有关部门统筹调度用于支持生猪生产和流通发展。
《生猪调出大县奖励资金管理主意》规定,每个县的奖励资金原则上不少于100万元,主要用于规模化生猪养殖场的猪舍改造、良种引进、粪污管理的支出,养殖大户购买种公猪、母猪、仔猪和饲料等的贷款贴息和保险保费补助支出,生猪防疫服务费用支出等。
3、标准化养殖项目
标准化养殖项目准备在生猪主产区采取“以奖代补”方式,支持适度规模生猪养殖场进行标准化改扩建,包括节水设施、节料设备、清粪设施、漏逢地板等改造,实施自动化环境控制等。同时,选择部分省份开展财政促进金融支农创新试点,采用信贷担保、贴息等方式引导和带动金融资本,放大财政资金使用效应。
标准化畜禽养殖示范场创建成功后,可以获得一定的补贴,每个改建、扩建项目单位补助资金规模在50万元~100万元之间不等。
4、生猪育种补助政策
生猪育种补助政策的主要目的是支持国家生猪核心育种场开展联合育种,对生产性能测定、遗传物质交流、遗传评估、大数据平台建设赠予补贴。并设立全基因组选择育种科技专项,支持构建全基因组选择育种参考群体,制定基因组育种综合选择指数,为企业开展全基因组选择育种搭建平台。
5、生猪养殖保险政策
早在2007年,国务院就已经印发《关于促进生猪生产发展稳定市场供应的建议》(国发200722号)和《关于进一步搀扶生猪生产稳定市场供应的通知》(国办发明电200753号),在其中明确规划推出多项促进生猪生产发展的政策措施,其中就有一项“母猪政策性保险”。
在此之后,各地政府绿澍制定了多种生猪保险险种,例如能繁母猪保险、育肥猪保险、生猪价格指数险。这些险种都被纳入政策性农业保险的范围内,作为惠农政策的一部分,帮助参保的养殖户在遭遇疾病、自然灾害、行情剧烈波动时挽归部分损失。
6、废弃物综合处理项目
要做大做强生猪废弃物综合利用产业,建立与猪肉产量、废弃物综合利用率和无害化处理率相挂钩的财政补助机制。尽善有机肥生产、使用补贴政策,潞傍实施畜禽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试点项目,支持规模养殖场配套建设粪便无害化处理设施设备,引导形成规模适度、农牧结合的废弃物综合利用机制。加强病死猪无害化处理设施建设,落实病死猪无害化处理财政补助政策。
国家提供了优惠政策的养殖业有:奶牛养殖,猪的养殖,鸡的养殖,畜牧业养殖。
国家对养殖业的政策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1、养殖业用地按种植业用地对待。
2、养殖业用水用电按种植业计算征收费用。
3、金融部门对养殖业小额贷款要放开,加大信贷力度,可以实行联户担保。
4、对各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种畜禽生产企业、优势畜产品产区、奶牛养殖小区和各类规模养殖场,有不同的项目支持,但需要申报。
5、2007年将给予20个300头以上新建标准化高产奶牛养殖小区每个25万元的资金作为补贴。对于养猪户,每头能繁母猪补贴50元,补贴款由中央和各级政府承担。能繁母猪的保险保费为60元,由中央和各级政府承担80%,20%由养猪户承担。因发生重大疫病而捕杀的按有关规定将给予补偿。
扩展资料:
养殖业特点:
养殖业是指用放牧、圈养或者二者结合的方式,饲养畜禽以取得动物产品 或役畜的生产部门。它包括牲畜饲牧、 家禽饲养、经济兽类驯养等。养殖业的主要特点和要求是:
(1)它的扩大再生产同各类畜禽内部的公畜、母畜、仔畜、幼畜的比例有十分密切关系。因此,保持合理的畜群结构,对加快养殖业的发展十分重要。
(2)饲料是养殖业的基础,只有不断解决好饲料问题,才能加快养殖业发展。
(3)养殖业的商品性很高,而产品又不便于运输而且易于腐坏。因此,要求收购、加工、贮藏、运输等方面密切 配合。
(4)养殖业对于自然条件和经济条件有较大的适应性,即可以放牧,又可以舍饲。
由于存在这些特点和要求,因此,发展养殖业必须根据各地的自然经济条件,因地制宜,发挥优势。
百度百科-养殖业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js/5_65782537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