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业奇农业网 > 技术 >

郭守敬的主要贡献

1276年郭守敬修订新历法,经4年时间制订出《授时历》,通行360多年。是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一种历法。

郭守敬的主要贡献

郭守敬编撰的天文历法著作有《推步》、《立成》、《历议拟稿》、《仪象法式》、《上中下三历注式》和《修历源流》等十四种,共105卷。

扩展资料:

郭守敬在天文、历法、水利和数学等方面都取得了卓越的成就。自至元十三年(1276年)起,奉命修订新历法,历时四年,制订出了通行三百六十多年的《授时历》,成为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一种历法。

为修订历法,郭守敬还改制、发明了简仪、高表等十二种新仪器。至元元年(1264年),郭守敬奉命修浚西夏境内的古渠,更立闸堰,使当地农田得到灌溉。

至元二十八年(1291年),郭守敬任都水监,负责修治元大都至通州的运河,耗时一年,完成了全部工程,定名通惠河,发展了南北交通和漕运事业。

1970年,国际天文学会以郭守敬的名字为月球上的一座环形山命名为“郭守敬环形山”。1977年3月,国际小行星中心将小行星2012命名为“郭守敬小行星”。

中科院国家天文台也将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LAMOST望远镜命名为“郭守敬天文望远镜”。

在离堆上游修筑了分水堤和湃水坝,把岷江分为内江和外江两支,并筑有水门调节两江水量,从此把岷江的水流分散,既可免除泛滥的水灾,又便利了航运和灌溉,修成了具有防洪、灌溉、航运多种效益的综合水利工程。

都江堰水利工程,保证了大约三百万亩良田的灌溉,使成都平原成为旱涝保收的“天府之国”。至今都江堰水利工程仍然灌溉着成都平原,是世界上保留至今仍然在服务的水利工程。能够服务到今天,都是因为最精华的六个字——深淘滩,低作堰。

扩展资料

人文环境

都江堰灌区是四川省经济最发达的地区,也是四川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地带。“物华天宝,地杰人灵”,历史上有“天府之国”的美誉。灌区内自然景观,人文景观,都市华彩及城镇风光,异彩纷呈,美不胜收。灌区水利,星罗密布,各展风韵,各具特色,

令人赏心悦目,“人民渠、东风渠、三合堰、通济堰,碧水荡伯;黑龙滩、三岔湖、鲁班水库,湖光涟滟;龙泉洞穿,天工开物,灵水泉涌”。全灌区呈现出“长龙地上走,银河天际流;彩虹起深谷,高峡出平湖”的壮丽图景。

百度百科——都江堰水利工程

百度百科——深淘滩,低作堰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js/5_65782712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