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业奇农业网 > 技术 >

如何抓好农业春耕生产工作

1、加强组织领导各有关单位、乡镇要高度重视春季农业生产的重要性,加强工作部署,加强跟踪调度,掌握春耕生产进展情况,发现问题及时、迅速2、注意药肥双控。农业部门和乡镇要结合绿色发展先锋工程,大力推进农药化肥减量增效,重点推广高效新型肥料、有机肥替代化肥等技术。推...3、加强活动的宣传宣传部门和乡镇要充分利用广播、电视、网络等媒体,大力宣传粮改、结构调整的效果等政策措施,营造良好的春耕社会。

如何抓好农业春耕生产工作

生物农药原料除虫菊的栽培,要注意什么?

在自然界中,一种生物被另一种生物捕食或寄生而死亡,后一种生物就是前一种生物的天敌。换言之,天敌是昆虫的生物性自然敌害。昆虫的天敌主要有3大类:一是病原微生物;二是寄生性或捕食性的昆虫(统称为天敌昆虫);三是捕食害虫的脊椎动物。过去,人们对天敌的灭虫作用缺乏足够重视,偏重于依赖化学农药杀虫,随着环境保护意识和生产无公害绿色农产品意识的增强,人们对保护天敌昆虫,发挥它们在农业综合防治中作用的认识逐步提高。那么,如何科学使用农药,达到保护害虫天敌,更好地发挥天敌的杀虫作用呢?

一、选用对害虫防效好,对天敌杀伤力小的农药品种

防治稻纵卷叶螟效果好的农药有杀虫双、呋喃虫酰肼、印楝素、氯虫苯甲酰胺等。防治二化螟较好的农药有杀虫环、杀虫双、杀螟松等。第一代二化螟防治期间,大部分农田正逢青蛙蝌蚪期,宜选用对青蛙毒性小的农药,如杀螟松、乐果等,而不应使用杀虫环等对青蛙毒性大的农药。防治褐飞虱效果好的农药有异丙威、混灭威、速灭威等,它们对农田蜘蛛的毒性小。一般来说,敌敌畏、辛硫磷等有机磷农药及其复配剂,甲氰菊酯和氯氰菊酯类农药对农田寄生蜂、捕食性蝽类、蜘蛛、蛙类等害虫天敌的杀伤力强,尽可能不用。应改用药效好,对天敌和环境影响较小的农药,如防治水稻后期飞虱可用吡虫啉等农药,辅以噻嗪酮;防治二化螟可选用氟虫腈、阿维菌素、苏云金杆菌乳剂等农药,防治稻纵卷叶螟可选用丁烯氟虫腈等农药。

二、避开天敌的敏感期用药

如二化螟卵寄生蜂一般在卵孵后6~7天羽化,若在卵孵高峰后3~5天打药,会杀死大量卵寄生蜂;若将施药时间调整到卵孵高峰后7~8天,大部分卵寄生蜂就能安全羽化。稻纵卷叶螟绒茧蜂通常在稻纵卷叶螟2龄幼虫期产卵,3龄末4龄初羽化,若在稻纵卷叶螟2龄幼虫高峰期用药,就会杀死大量害虫天敌绒茧蜂;若推迟到3~4龄打药,就保护了稻纵卷叶螟的天敌。在防治稻田的褐飞虱时,可调查田间蜘蛛量,结合调查,尽量避免在农田蜘蛛繁殖的高峰期施用化学农药,以保蛛治虫,发挥天敌控制稻飞虱的灭虫效果。

三、提供天敌的保护场所

蜘蛛是稻田重要的害虫天敌,1头长1厘米的拟环纹狼蛛,每天能捕食稻飞虱、稻叶蝉7~12头;1头粽管巢蛛每日捕食稻飞虱、稻叶蝉8~9头;体长3~4毫米的1头草间小黑蛛每日可捕食3~9头害虫。蜘蛛既耐高低温又怕高低温,喜荫蔽又需通风透气,根据这一特点,冬季的田埂不能搞“三光”除草,提倡田间种绿肥,不灌水泡田,田间开沟沥水的土坯要成块堆放不耙碎,为蜘蛛提供栖息的土缝裂隙。春耕时,当田面灌水尚未犁耙时,每块田分放一些草把,让蜘蛛爬到草把上,再轻轻将带蛛的草把移放到田埂上。铲草时只铲除田埂两边的杂草,保留田埂面上的杂草,让蜘蛛隐蔽。早稻插秧后,在田埂上种豆,当早稻收割时,豆株已长成,可为蜘蛛提供栖息的场所。没有种豆的田埂,于早稻收割前,在田埂上开挖蜘蛛保护坑或留草被让蜘蛛避暑,这样有利于蜘蛛的繁衍和生存。消灭田间杂草、锄地破坏蚂蚁巢穴、往棉田释放瓢虫前先喷一次药、加强棉苗管理促苗早发、调节田间小气候等措施,都可以提高瓢虫的利用效果。实行棉麦间作、棉油间作,也有利于瓢虫的繁殖。

四、改善天敌的生活环境

改造生态环境,加强自然天敌种群,调整作物的品种布局,都可以创造出有利于天敌生存活动和越冬的场所。如在棉田周围栽培高粱和晚玉米,引诱棉田中的玉米螟和蚜虫,为保护和繁殖赤眼蜂、蚜茧蜂与瓢虫等天敌提供有利条件。线虫是稻飞虱的重要寄生性天敌之一,它以受精雌成虫在土壤中越冬,次年以幼虫在田面游动,碰上飞虱若虫时,侵入其体内而寄生。干裂的稻田比湿润的稻田线虫寄生率下降43.9%,稻田宽黾蝽也有这种特性,其成虫和若虫都捕食飞虱和叶蝉,但它们的活动全靠在水面上滑行,如果田内缺水,特别在田地干裂时,就行动不便,常常潜伏在低洼的小水坑中,或者群集在稻丛基部,等待雨水的来临。因此,稻田管水时,应采用干干湿湿的露田技术,不宜采用过度的晒田措施,以使线虫和宽黾蝽等害虫天敌有自由活动的条件,提高它们的寄生率和攻击力。人工饲养害虫天敌,重点抓好瓢虫、赤眼蜂的人工繁殖,如早春可将瓢虫从野外捕回,在室内精心喂养,喂给新鲜蚜虫,让其正常产卵,育出幼虫后放入棉田;有柞蚕茧的地方,可用柞蚕卵作寄主卵,大量繁殖赤眼蜂。

(作者联系地址:湖南省沅江市农村办 邮编:413100)

生物农药原料除虫菊的栽培,要注意什么?

一、种植技术关键点:

选址翻耕:宜挑选清凉、干燥、自然通风、土层松散的中性化或微碱怀土壤层栽种。一般低丘陵地形山区地带、平原区均可栽种,江苏、浙江、山东等省种植较多,而湖北的郧阳、湖北恩施及鄂东南方等重酸性土的山区地带不适合栽种,过黏或低尘地也不适合栽种。

种植应在秋农作物收种后立即翻地,耕深约0.33米,制成宽1-1.33米、沟宽0.33米的畦。每667平米(1亩)施足50-70KG复混肥作基肥,耙匀待播。

2.预苗:春耕除虫菊,当初不可以开花,冬播要到第三年春天才可以开花,秋播第二年就可以开花,因而以秋播为好。秋播是减少生产周期、提升社会经济效益的重要。实际栽种时间:春耕2-4月份,秋播8-11月份。种前1周,将种籽用浸水5-6钟头,待吸湿膨胀后内泥巴路催牙5-6天,

约有20%的种子发芽时加上适当细土翻拌栽种,播后撒一层泥灰,用木工板挤压一遍,上边用麦草遮盖,常常撒水,维持地内潮湿,旱灾时节预苗必须搭棚,大白天盖紧,夜里撕去。育苗的种籽需求量为每667平米50克,能够1.33公亩(20亩)地移栽,一般15天之后就可以出芽。

3.移栽:苗高6.6-10公分就可以移栽,移栽要稳步发展,施足底肥。移栽前将苗期淋透水,幼苗多带土壤,便于存活。栽时按株行间距0.33-0.5米开穴,施入磷肥和焦泥灰(草灰也可),每穴栽1株,填土不适合过厚,便于抽穗芽生长发育,除虫菊栽后第一总产量略低,

第二、三、四年为生产量高峰期年,第五年后生产量降低,必须升级。升级方式除栽培法外,还可采用纤插法,即在9-10月间的下雨天,将母株分为4-5株,按每穴1株种植。还可以采用插枝法,即在3-4月间,挑选生长发育2-3年的母株,把茎断开后插入土内,顶盖麦草,并要常常浇灌,直到萌根存活。

4.上肥:移栽后10天上下施农家肥一次,隔十几天再施一次,每一次每667平方米使用1000KG,促进快速提苗生长发育。之后每一年上肥三次,小寒前应施足肥,每667平米施磷肥20KG,钙镁磷肥15KG,泥灰(草灰、土饼肥)1000KG。春分后施一次抽薹肥,每667平米施人和动物大粪1500KG,并且用磷酸二氢钾100克,尿素溶液500克,兑水50KG,在离根6.6公分处打穴施下,不能立即施入根处。在采完花后需再施一次肥。

5.松土与间种:移栽存活后应浅松土一次,之后每一年3、4、7月上中旬和冬天各松土除草一次。7月松土前要把老茎杆在离路面3.3公分处割下。栽种除虫菊的地快第一、二年内空闲地总面积较多,可间种苞米等农作物,以提升复种指数。

6.害虫防治:除虫菊没有病虫害,病虫害也较少。温度高、环境湿度大或上肥太多时可引起锈叶病和菌核病,一旦产生病虫害,可拔掉病株并且用50%托布津粉或生石灰粉开展病穴消毒杀菌。

7.采花生产加工:5-6月间,当舌状花冠并未全进行、筒状花冠已渐进行时,花中合理除虫成分成分最大,为采摘的最适合时间。除虫菊的花一般在10余天内对外开放结束,故应挑选大晴天赶紧采摘。收开花期是小满到芒种,要依据花的开启水平分次适度采收。采收时要平蒂采收,

没有花茎。采后立即晾干,如遇下雨天可以用55-60℃的温度烘干处理或吹干,使水分含量降低到6%-12%。狼把草在秋冬季采摘,晾干预留。除虫菊花所含除虫成分非常容易水解反应无效,因而需要完全干燥和防水遮光存储。一般不耐久度贮,如储藏一年,除虫法律效力则降低一半。

二、经济收益剖析:

除虫菊一次栽种可持续获得7年之上,一般产花高峰期年,667平米产花束数百KG,干叶茎300-500KG,收益在2000-3000元。除虫菊种植管理方法简单,低成本,盈利高,但规模性发展趋势,需和相关化工厂、蚊香片厂及回收单位签合同后,即可实施。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js/5_65782813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