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主要检疫的病害种类,害虫,有害植物有哪些
目前,大部分城市的城市森林遭受多种害虫严重危害,或者叶片被吃光,或是叶片被害脱落,嫩梢扭曲停止生长,或树干被蛀成千疮百孔,既影响美观又易折断伤人,甚至植株成片枯死。 (一)局部成灾种类:在某一小的局部区域内危害较重,但附近其他区域则无或危害很轻的害虫种类。如食叶类的黄杨绢野螟、大叶黄杨斑蛾、国槐尺蠖、大叶黄杨金星尺蠖;刺吸类的日本龟蜡蚧、红蜡蚧、梧桐木虱、月季白轮盾蚧等。 (二)普遍成灾种类:在城市森林比较大的区域造成危害。这一类害虫的数量正在随着城市森林面积的扩大而增加,危害程度也越来越重。刺蛾类对纸质阔叶树危害严重,且由于其身上毒毛会引起人体不适,因此危害更重。蚜虫、粉虱可危害多种绿化植物,危害严重,盛夏干旱会加重其大发生。螨类危害的寄主与蚜虫相似,但其爆发和危害程度超过蚜虫。刺桐姬小蜂主要危害刺桐属观花植物,一年发生多个世代,繁殖力强。天牛类主要危害柳树、桃花、樱花、悬铃木、黄杨、火棘、紫薇、海棠、杨树等多种绿化植物,中等偏重发生,易引起树木枯死、风折,既危害景观又会伤人。红火蚁可危害多种花草种子,食性杂,往往对入侵地带来严重的生态灾难,对人也具有极强的伤害性。二、城市森林害虫成灾原因。 城市森林害虫对周围环境有很强的依赖性,特别是城市中人类活动的干扰,加上绿化植物种植结构失调,城市树木生长的地下和地面空间狭窄,以及管理不善所引起的生长环境恶化,均可直接导致害虫的猖獗。 (一)树种及结构单一。城市绿化多年来盲目追求大色块和景观的一致性,使得植物物种单一,或虽物种较多但生态位重叠,破坏了森林本应具有的复合生态结构,导致绿地群落的抗逆性和稳定性下降。在树种(草种)单一的情况下,病虫害极易传播蔓延,难以控制。 (二)化学农药的大量使用。化学农药的大量使用和流失,容易引起害虫爆发。首先,有益生物被杀伤。或害虫大量死亡后,其天敌因缺乏寄主而难以生存,破坏了生态平衡,引起害虫再猖獗,使害虫的发生频次增加。其次,化学农药的长期使用使害虫抗药性增强。 (三)城市大气的严重污染。首先,一些废气妨碍树木生长,导致树木长势衰弱,最终害虫成灾。其次,城市废气污染对某些害虫有促进生长作用。如二氧化硫和氟化氢对蚜虫、介壳虫和粉虱等刺吸式口器害虫的繁殖有刺激增强作用;低浓度臭氧不但促进豆蚜大量发生,还对舞毒蛾等咀嚼式口器害虫繁殖有利。另外有些废气在对树木造成危害的同时对天敌也有抑制作用。如汽车尾气中的含铅微粒积累在植物组织中对天敌的杀伤作用往往大于对植食性害虫的杀伤作用;叶片上的尘埃既影响光合作用又阻碍寄生蜂在寄主植物体表的产卵活动。 (四)市政规划不合理。以前的很多市政规划,很少把绿地系统考虑在内或考虑不够,未预留相应的绿化用地,总是在道路建成以后,根据现有的地形地况进行绿化施工,一些埋设地下管线的地方使树木无立足之地,这些地方树木根系无法伸展,严重影响树势,给害虫成灾留下隐患。 (五)其他人为活动对害虫发生的影响。首先,高楼大厦的大量建立,局部小气候恶化,影响昆虫的生活习性而加快其繁育速度,促使害虫暴发成灾。日本龟蜡蚧和红蜘蛛等多出现在人群活动频繁的场所。市区行道树、小区内绿化树、酒楼宾馆内的花木等,因为植物叶面布满灰尘,活力降低,再加上温度偏高增加了害虫适生能力而受害。其次,人为携带是外来种类害虫爆发的主要途径。主要以苗木携带为主。由于苗木大多是由外地甚至境外调入,而国内植物检疫技术手段还有待完善,因此很容易使外来害虫随苗木入侵。这些害虫随苗木定植且天敌较少的情况下就会成灾。一些木材制品的人为调运也成为重要的害虫传播途径,如松材线虫病等。三、治理对策。 (一)丰富城市森林植物多样性。在选择绿化植物品种时,应根据各类植物生态适应性和生态位,适地适树地选择适生植物。按照地带性自然森林演替群落的种类组成和结构规律,构建乔、灌及地被植物复合群落,建立和谐的生态结构,促进有益生物的寄生和繁衍,发挥森林群落植物的抗逆性功能,提高绿地的稳定性,增强森林的城市社会效应。首先,应加强乡土植物资源的保存和利用。在特定的城市生态环境下,应将抗旱、耐土壤贫瘠、抗污吸污、抗病虫害、耐粗放管理等作为植物选择的标准。其次,增加城市绿化苗木种类。根据现有绿化树种的实际情况开展引种工作,严格按照引种程序,丰富本地绿化树种。以华东的江南地区来说,适生的绿化树种就较为丰富。防护林带耐瘠薄、抗干旱、抗污染品种主要有雪松、旱柳、池杉、白杨、女贞、臭椿等;绿化乔木树种有悬铃木(少果)、雪松、女贞、槐树、银杏、枫香、杂交马褂木、棕榈、枫杨、落羽杉、梧桐等;灌木有枸骨、红花杞木、杜鹃等。只要真正把环境放在第一位,做到乔木、灌木、地被植物相结合,相生植被相结合,常绿、落叶及针阔叶树、彩叶树种、花草配置得当,完全能形成较为丰富的城市森林系统,增强城市森林的生态功能与观赏价值,提高对虫害的自控能力。 (二)农药使用对策。(1)做好有害生物的测报工作,确定最适防治期,制定喷药指标,优先使用生物农药,注意选用高效低毒污染轻的农药, 并注意药剂混用和兼治。如红蜡蚧、吹绵蚧等初孵的蚧虫在植物表面寻找合适部位寄生,此时,蚧虫尚未分泌蜡质和固定,均在植物表面活动,此时防治可大大减少施药次数和用药量。(2)应用无害化施药技术,减少农药对环境的负面影响。如利用触破式微胶囊剂防治蛀干害虫的成虫(如天牛)。树干注药技术,特别适用于居民区高大树木的害虫防治。(3)生物防治措施的应用。要充分利用天敌,捕食性天敌种类较多而应用较广。蛛形纲的蜘蛛;天敌昆虫如草蛉、瓢虫、益蝽、蚂蚁等;脊椎动物如青蛙、蜥蜴、鸟类等。寄生性天敌如小蜂总科的不少种类已被广泛而有效地用于控制多种害虫。生物农药多对害虫有特异性,因此应用前景广阔。如BT病毒治虫,白僵菌防治松材线虫病传媒天牛,灭幼脲防治食叶害虫等均应推广应用。(4)利用植物本身的防虫作用。植物毒杀作用如大黑金龟子等嗜食蓖麻叶之后不久麻痹,大多不能复活。忌避作用如苦楝、香茅油可以驱避很多食叶害虫。利用植物提取物来防治害虫,如烟草水、除虫菊、苦楝素等的植物性制剂来防治蚜虫、介壳虫、蝽及螨类等。植物源农药对大多数天敌伤害不大,对人畜安全,易分解,环境污染小。对花卉等观赏植物的害虫防治和高大乔木的注干防治有很高的使用价值和广阔的应用前景。(5)其它方法的应用。利用昆虫的趋光、趋化等趋性进行诱杀是防虫的有效方法之一,特别是鳞翅目、鞘翅目害虫诱集率极高。发动群众人工挖蛹,捉虫,采摘虫叶、虫包、卵块,可减少化学药物使用次数而又达到较好防治效果的目的。(三)加强植物检疫,杜绝虫害人为传播。实施林业植物检疫是保护城市森林资源与生态安全的重要手段。林业植物检疫部门要完善各项检疫制度,认真履行检疫职责,不断提高检疫技术水平,杜绝危险性有害生物随苗木、木材的调运而入侵。(四)做好城市规划管理。科学规划城市的可持续发展非常重要。要有严格而长远的城市规划,把我们能预见的问题尽量避免。在建筑规划时,要预留足够的绿化建设用地。将一些污染比较重的企业搬离城区,减少大气污染,减小城区局部小气候特化程度,控制有助于害虫成灾的条件。
栽培无公害大葱,就是采用蔬菜无公害栽培技术规程进行大葱生产,控制因农事操作造成的人为污染。栽培无公害大葱,对栽培环境的气体状况、土壤条件、灌溉用水质量、肥料、农药使用标准等都有明确要求。
(1)对气、土、水的要求 无公害大葱生产对产地环境的要求必须符合NY 5010《无公害蔬菜产地环境标准》的规定。NY5010对大气、土壤、水源等都作了详细具体的规定。
无公害蔬菜产地环境空气质量应符合表2的规定。
表2 环境空气质量指标
注1:日平均指任何一日的平均浓度。
注2:1小时平均指任何1小时的平均浓度。
无公害蔬菜产地灌溉水质应符合表3的规定。
表3 灌溉水质量指标
表3 灌溉水质量指标(续)-1
表4 土壤环境质量指标
注:以上项目均按元素量计,适用于阳离子交换量>5厘摩尔(+)/千克的土壤,若≤5厘摩尔(+)/千克,其标准值为表内数值的半数。
根据以上对环境条件的具体要求,在选择无公害大葱产地时一定要注意:产地及其周围不能有大气污染;地表水水源及上游支流没有易对水体造成污染的电镀厂、印染厂、制药厂、造纸厂、化工厂等,不得使用未经处理的工业废水、生活污水及粪便污水,高氟地区水质含氟量超标不宜种植蔬菜;不能选用土壤中有害元素超标的地块。
同时还要注意,要选择地势平坦、排灌方便、肥沃疏松、通气性好、2~3年内未种过葱蒜类蔬菜的壤土地块。
(2)农药使用标准 无公害大葱对农药的要求是:优先使用生物农药、植物源农药;其次采用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严禁使用高毒、高残留农药和“三致”(致癌、致畸、致突变)农药。
禁止使用的农药品种:有机胂类杀菌剂福美胂(高残留),有机氯类杀虫剂六六六、滴滴涕(高残留)、三氯杀螨醇(含滴滴涕),有机磷类杀虫剂甲拌磷、乙拌磷、久效磷、对硫磷、甲基对硫磺、甲胺磷、甲基异硫磷、氧化乐果(均属高毒),氨基甲酸酯类杀虫剂克百威、涕灭威、灭多威(均属高毒);二甲基甲脒类杀虫杀螨剂杀虫脒(慢性中毒、致癌)等。
提倡使用的农药品种:微生物源杀虫、杀菌剂,如Bt、白僵菌、阿维菌素、中生菌素、多氧霉素、农抗120等;植物源杀虫剂,如烟碱、苦参碱、印楝素、除虫菊、鱼藤、茴蒿素、松脂合剂等;昆虫生长调节剂,如灭幼脲、除虫脲、卡死克、扑虱灵等;矿物源杀虫、杀菌剂,如腐必清以及由硫酸铜和硫磺分别配制的多种药剂等;低毒、低残留化学农药,如吡虫啉、马拉硫磷、辛硫磷、敌百虫、双甲脒、尼索朗、克螨特、螨死净、菌毒清、代森锰锌类(喷克、大生M-45)、新星、甲基托布津、多菌灵、扑海因、粉锈宁、甲霜灵、百菌清等。
有限制地使用中等毒性农药:主要品种有乐斯本(中国允许使用,但是日本对乐斯本的残留量要求较严,最好不要使用)、抗蚜威、敌敌畏、杀螟硫磷、灭扫利、功夫、歼灭、杀灭菊酯、氰戊菊酯、高效氯氰菊酯等。
为了减少农药的污染,除了注意选用农药品种以外,还要严格控制农药的施用量,应在有效浓度范围内,尽量用低浓度进行防治,喷药次数要根据药剂的残效期和病虫害发生程度来定。不要随意提高用药剂量、浓度和次数,应从改进施药方法和喷药质量方面来提高药剂的防治效果。另外,在采收前20天应停止喷洒农药,以保证产品中无残留,或残留不超标。
(3)肥料使用标准 施肥的原则是:要将充足的有机物肥料和一定数量的化学肥料施入土壤,以保持和增加土壤肥力,改善土壤结构及生物活性,同时要避免肥料中的有害物质进入土壤,从而达到控制污染、保护环境的目的。生产无公害大葱的施肥标准可根据大葱的特点、肥料性质,并参考《生产绿色食品的肥料使用准则》,因地制宜地进行施肥操作。
允许使用的肥料种类:有机肥料如堆肥、厩肥、沤肥、沼气肥、饼肥、绿肥、作物秸秆等有机肥;腐殖酸类肥料如泥炭、褐煤、风化煤等;微生物肥料如根瘤菌、固氮菌、磷细菌、硅酸盐细菌、复合菌等;有机复合肥;无机(矿质)肥料如矿物钾肥、硫酸钾、矿物磷肥(磷矿粉)、钙镁磷肥、石灰石(酸性土壤使用)、粉状磷肥(碱性土壤使用);叶面肥料如微量元素肥料、植物生长辅助物质肥料;其他有机肥料。凡是堆肥,均需经50℃以上发酵5~7天,以杀灭病菌、虫卵和杂草种子,去除有害气体和有机酸,并充分腐熟后方可施用。
限制使用化学肥料:生产无公害大葱不是绝对不用化学肥料(硝态氮肥要禁用),而是在大量施用有机肥料的基础上,根据大葱的需肥规律,科学合理地使用化肥,并要限量使用。原则上化学肥料要与有机肥料、微生物肥料配合使用,用化肥作追肥应在采收前30天停用。
慎用城市垃圾肥料:城市垃圾成分极为复杂,必须清除金属、橡胶、塑料及砖瓦、石块等杂物,并不得含重金属和有害毒物,经无害化处理达到国家标准后方可使用。每年每公顷用量黏土地不得超过45000千克,沙土地不得超过30000千克。
合格肥料才可使用:商品肥料和新型肥料必须是经国家有关部门批准登记和生产的品种才能使用。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js/5_65783108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