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杂交水稻的两个里程碑
第一阶段:为了满足21世纪所有中国人的粮食需求,农业部于1996年提出超级杂交水稻培育计划。其中一季杂交稻的产量指标是:第一期(1996—2000年)700公斤/亩;第二期(2001—2005年)800公斤/亩。
2000年,我国培育的超级杂交水稻品种达到了第一阶段单次水稻产量标准,即每公顷产量超过了10.5吨,一些品种已用于商业生产。
第二阶段:被称为“杂交水稻之父”的中国工程院院士袁隆平介绍,2005年5月,他和同事们的努力集中在培育第二阶段的超级杂交水稻,并取得了良好的进展,其中最近开发出来的一些杂交水稻品种有每公顷13吨的潜力,最好的一个杂交水稻品种已连续两年都达到了每公顷12吨的水平。
科研人员已经取得了三个鼓舞人心的结果,即使用野生水稻中的优良基因、利用谷仓草中的DNA创造一个新的水稻来源、克隆玉米里相关基因并成功置入水稻里。正是基于这些技术进展,袁隆平等专家提出了第三阶段的超级杂交水稻计划的产量目标。
第三阶段:2012年9月24日,由袁隆平院士领衔的“超级杂交稻第三期亩产900公斤攻关”通过现场测产验收,以百亩片加权平均亩产917.72公斤的成绩突破攻关目标。标志着我国已成功实现该攻关目标。
第四阶段:2012年5月19日,“水稻之父”袁隆平提议研发第四阶段超级稻,目标为每公顷产量15吨。
2016年11月19日中午,在广东省梅州兴宁市龙田镇环陂村,“华南双季超级稻年亩产3000斤全程机械化绿色高效模式攻关”项目测产验收组测产后宣布:该项目年亩产量达到1537.78公斤,项目实验获得成功,并创造了水稻亩产量新的世界纪录。这次验收的项目是袁隆平科研团队培育的超级稻在全国38个百亩示范片中唯一一个双季稻科研攻关项目。
2018年10月29日袁隆平及其团队培育的超级杂交稻品种“湘两优900(超优千号)”再创亩产纪录:经第三方专家测产,该品种的水稻在试验田内亩产1203.36公斤。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js/5_65783125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