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口蹄疫怎样治疗
本病是口蹄疫病毒所引起的偶蹄动物的烈性传染病,传播快,发病率高,主要危害牛、猪、羊等,是世界上危害最严重的家畜传染病之一。病的潜伏期为1~2天。
发病猪一般体温不高或稍高(40~41℃),主要症状是跛行,蹄部初期蹄冠、趾间红肿,不久逐渐出现米粒大、蚕豆大充满灰白色或灰**液体的水疱,水疱破裂后表面出血,形成暗红色糜烂。如无细菌感染,一周左右痊愈。如有继发感染,严重者侵害蹄叶、蹄壳脱落,患肢不能着地,常卧地不起。疗程稍长者也可见到口腔及面上有水疱和糜烂。哺乳母猪乳头的皮肤常见有水疱、烂斑,吃奶仔猪,通常呈急性胃肠炎和心肌炎而突然死亡,死亡率可达60%~80%。
剖检除口腔、蹄部的水疱和烂斑外,在咽喉、气管、支气管和胃黏膜有时可出现圆形烂斑和溃疡,上盖有黑棕色痂块。心肌病变具有重要的诊断意义,心包膜有弥散性及点状出血,心肌切面有灰白色或淡**斑点或条纹,好似老虎身上的斑纹,所以称为“虎斑心”。此项病变尤以突然死亡的仔猪明显。
本病易与水疱病、猪水疱疹、水疱性口炎混淆,单从症状与病理变化,不能做出判断,只有从自然感染家畜的情况和水疱液接种小动物的观察结果才能予以鉴别。
[防治措施]
(1)当猪场有疑似口蹄疫发生时,除及时进行诊断外,应向上级有关部门报告疫情。同时在疫场(或疫区)严格实施封锁、隔离、消毒、治疗等综合性措施。在最后一头病猪痊愈后15天,经过全面大消毒,方可解除“封锁”。
(2)对猪场的健康猪,应立即注射口蹄疫灭活疫苗(不能用弱毒疫苗),每猪5毫升,颈部皮下注射。注射后14天产生免疫力,免疫期为2个月。
牛口蹄病的特效药是?
(1)口蹄疫病毒的VP1蛋白对于动物体而言是外来物,在免疫反应中作为抗原.
(2)口蹄疫病毒的遗传物质为RNA,当病毒侵入受体细胞中,可以用逆转录途径合成DNA,提取DNA,用限制性核酸内切酶切割,这样可获得VP1基因.
(3)过程⑥是再分化,所用的固体培养基含有无机成分(水和无机盐)、有机营养成分、激素、琼脂等成分.决定植物脱分化和再分化的关键因素是植物激素的种类和比例,特别是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的协同作用在组织培养过程中非常重要.获得的植株是否含有重组质粒,可根据标记基因的检测,在培养基中加入卡那霉素,如果能够存活的话,说明含有;如果不能存活,说明不含有.
(4)每半个月注射一次,三次后检测豚鼠血液内产生的特异性抗体的数量,数量越多,说明VP1蛋白免疫效力越高.但要考虑番茄叶片提取液是否影响,所以需要做一组对照实验,分别注射向动物体未转基因的番茄叶片提取液和弱毒疫苗,从而对照排除.
(5)体液免疫中,抗原进入机体,首先被巨噬细胞进行处理并呈递给T细胞,在呈递给B细胞,被激活B细胞将大量增殖并分化为浆细胞和记忆细胞,浆细胞产生抗体,与抗原特异性结合.
故答案为:
(1)抗原
(2)逆转录限制性核酸内切酶
(3)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卡那霉素
(4)特异性抗体未转基因的番茄叶片提取液弱毒疫苗
(5)巨噬细胞浆细胞(效应B细胞)记忆B细胞
牛口蹄疫治疗时用东方牛疫健,每吨饲料添加本品1000g-2000g混合均匀进行饲喂。
全面替代牛口蹄疫“血清抗体”的新一代饲料添加剂。用药12小时降低死亡,有效预防心肌炎!预防和治疗牛口蹄疫病毒的产品。平时要积极预防、加强捡疫,常发地区要定期注射口蹄疫疫苗。常用的疫苗有口蹄疫弱毒疫苗。
口蹄疫亚单位苗和基因工程苗,牛在注射疫苗后14天产生免疫力,免疫力可维持4~6个月。一旦发病,则应及时报告疫情,同时在疫区严格实施封锁、隔离、消毒、紧急接种及治疗等综合措施;
扩展资料:
牛口蹄疫介绍如下:
对牛口蹄疫引起的口腔,鼻,舌,乳房和蹄部等出现水泡,局部露出鲜红糜烂面,体温升高40-41℃,精神沉郁,食欲减退,脉搏和呼吸加快等症状有特效,并且可以有效预防心肌炎的发生。
疫苗前后使用,可以提高抗体水平,填补免疫空白期,延长牛口蹄疫,牛胸膜肺炎等疫苗的保护时间。也可与疫苗同时使用,增强免疫效果,用药3-5天可预防多种病毒性疾病。
人民网-朝鲜发生禽流感和牛口蹄疫疫情 呈蔓延之势
新华网-新疆哈密市查获一起输入型牛O型口蹄疫疫情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js/5_65783279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