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温季节鱼病的生态防治法是什么,都有哪些方法?
1.养殖密度要科学、合理,使池塘的自净能力与有机质污染量基本平衡。
要按计划产量来放养鱼种,产量的设定要根据池塘条件、配套状况和技术水平而定,以控制在每667平方米700公斤~1000公斤为宜。
2.在整个养殖过程中,选择优质饲料,增加鱼体自身抵抗力,减少鱼类排泄物,促使鱼类健康生长。
一方面,应选择蛋白质适中、氨基酸平衡好、加工工艺优良、饲料系数低的优质饲料;另一方面,控制好投喂量,日常使鱼类摄食到八成饱即可。
3.在高温季节每月施二三次水美生物鱼肥,迅速消除水体中的硫化氢、氨氮、有机酸等有害物质,改善水体质量。同时水美生物鱼肥中的酵母菌、乳酸菌能在水产动物体内形成肠道屏障,抑制病菌繁殖,提高抗病能力,增强免疫力,减少发病及死亡。还可以促进浮游植物生长,效果良好。
4.在鱼类的主要生长季节,应在晴天中午开增氧机。通过增氧机旋转的作用,打破养殖水体热分层现象。将溶氧高的上层水送至下层,降低下层水的耗氧量,及时偿还氧债。虽然表层水的含氧量暂时减少,但还可以通过浮游植物的光合作用产生氧气,使上层水的溶氧达到饱和。提高整个养殖水体的含氧量,减小硫化氢、氨、亚硝酸盐、有机酸等有毒物质的产生。
5.在高温季节每月施二三次水美生物鱼肥迅速消除水体中的硫化氢、氨氮、有机酸等有害物质,改善水体质量。同时水美生物鱼肥中的酵母菌、乳酸菌能在水产动物体内形成肠道屏障,抑制病菌繁殖,提高抗病能力,增强免疫力,减少发病及死亡。
磷不仅是池塘中一切藻类都必需的一种大量营养元素.也是养殖水体内较常见的限制初级生产力的营养元素,是维持池塘良好的藻相及水环境一个不可或缺的营养元素,对水产品种的生产影响很大。
?磷作为浮游植物生长的限制性营养元素之一,高温期投喂量达到最高,剩余饲料或是粪便增加,水体中氮源来源增加,因此氮的补充可以较少。但由于自然界中存在的含磷化合物,溶解性及移动性比含氮化合物低得多,自然补给数量及速度也比氮少得多,所以磷对水体初级生产力的限制作用往往比氮更强,这也就是为什么池塘中在高温期时候经常补磷而不经常补氮的原因。
磷肥在水产养殖实际应用注意事项:1、少量多次补充磷肥
?浮游植物的生长速率随着磷浓度的升高而提高,当可溶性磷浓度达到0.02mg/L?时,生长速率达到最大值,此后生长速率不再随着磷浓度的升高而提高,同时又由于磷容易沉淀,沉淀的磷肥基本是不可逆的,因此每次使用量不可一次施加过多,造成不必要的浪费,可以适量多次,分批泼洒,确保池塘对磷使用率最高,按照磷的特性及藻类对磷的需求,建议5-7天进行一次补磷操作。
2、注意补磷的时机控制
? 市场上很多养户习惯是等到水瘦下来了,或是水体变浑浊了才想到补磷,补肥,这是个非常不正确的补肥习惯,正确的做法是待水体还有一定肥度的时候适当补肥进行追肥,这样补肥效果最佳,水体环境最稳定,而磷肥的补充更是要遵守这个原则,否则瘦水池塘由于悬浮颗粒较多,容易将磷肥吸附形成颗粒磷而失去作用,因此养殖水体补肥,补磷需要定期以追肥形式补充,才能确保效果最佳。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js/5_65783289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