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白菜种植技术与管理
大白菜对土壤的要求比较,适合在富含有机质、疏松肥沃的沙壤土或壤土中生长,每亩需要施入腐熟的有机肥5000-7000千克,同时可以搭配一些氮磷钾复合肥,再结合耕地,将肥料和土壤混合均匀,选种的时候要选择抗逆性强、耐寒力强、无病害的优良种子。
大白菜主要是在秋季的时候进行种植,因为秋季的温度比较适合它的生长,可以根据它的品种不同,播种的时间可以分开,早熟的品种在8月份的时候播种,而晚熟的品种在8月下旬的时候播种。
大白菜种植技术
1、土壤
大白菜对土壤的要求比较,适合在富含有机质、疏松肥沃的沙壤土或壤土中生长,每亩需要施入腐熟的有机肥5000-7000千克,同时可以搭配一些氮磷钾复合肥,再结合耕地,将肥料和土壤混合均匀。
2、播种
选种的时候要选择抗逆性强、耐寒力强、无病害的优良种子,在播种的时候,可以采用条播、穴播或者是机播,等待种子发芽后,要保持土壤的湿润性,加快出苗的速度。
大白菜管理方法
1、浇水
大白菜对水分的需求比较多,但是田间浇水过多的话,土壤容易出现板结的现象,不利于根系下扎,而且还会增加病害的发生机会。
2、追肥
大白菜在结球期的时候,要大水大肥,为了提高叶球的重量,在苗期的时候,长势比较弱,对肥料的需求比较少。
3、预防霜霉病和软腐病
如果在大白菜莲座期的时候浇水不当,会加重病害的发生,大白菜发生霜霉病的时候,在叶面上有着黄褐色病斑,背面有霉层。
春大白菜栽培技术_春播大白菜栽培技术
根据近年来植物学和园艺学的研究,把白菜系统作为十字花科芸薹属的一个种,即芸薹种。下面我们了解一下如何种植大白菜,了解一下大白菜的种植技术。
大白菜的种类(1)白菜亚种。包括普通白菜变种、乌塌菜变种、菜薹变种、紫菜薹变种、薹菜变种、马耳黑。
(2)大白菜亚种。包括散叶大白菜变种、半结球大白菜变种、花心大白菜变种、结球大白菜变种。其中结球大白菜变种又有卵圆形、平头形、直筒形之分。
大白菜发芽期对温度有什么要求
大白菜发芽的温度范围在4-35℃。种子在8-10℃即能缓慢发芽,但发芽势较弱。在20-25℃发芽迅速而幼芽强壮,出苗时间短,为发芽适温}温度达26-30℃时发芽更快但幼芽虚弱,高于40℃发芽率明显下降,而且发芽时间延长。
大白菜多数品种在2-5℃条件下,15 - 20天就可以通过春化形成花芽。在大白菜栽培过程中,如果以获得叶球为目的,要尽量避免萌动种子的春化条件,防止未熟抽薹;对以采种为目的的则可利用这一特性促进春化,进行小株采种。
大白菜对水分有哪些要求水分是大白菜生长发育所必需的,大白菜叶面积大,蒸腾量很大,需水量较多。大白菜体内的水分含水量约为95%,但不同品种及同一品种的不同部位有所不同。一般叶柄的含水量较高,为94%-96%;叶片的含水量较低,为91%-93%;根部的含水量最低,为80%-87%。
土壤水分的多少直接影响植株的光合作用,进而影响产量,适宜大白菜光合作用和生长的适宜土壤含水量为80%。
大白菜是喜凉爽气候的蔬菜,多在秋季栽培,供应冬春两季市场,号称“半年菜”,也是老百姓的当家菜。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保护地蔬菜突飞猛进的发展,瓜果类蔬菜基本达到周年供应。因此,冬、春季对大白菜的需求量下降,秋季大白菜生产面积呈现减少趋势,而夏、秋季对大白菜却有了一定的需求。针对这一现象,国内外有关科研人员专门培育出适合春、夏季生产的大白菜品种,以满足这一需求。
春播大白菜与秋播大白菜相比,生产上存在的主要问题有以下两个方面:
第一,春播大白菜整个生长期所经历的气候变化是温度由低到高逐渐上升,雨量由少到多;而秋播大白菜所经历的是温度由高到低逐渐下降,雨量由多到少;两者变化恰恰相反。就大白菜本身的生长发育规律而言,秋季的这种气候条件变化更适合其生长。苗期温度较高、雨量较多,有利于苗的生长并形成健壮的莲座叶,后期温度下降,气候凉爽,有利于形成结球。春播大白菜,苗期温度低而生长缓慢,后期温度升高,对结球不利。因此,必须选用适合春播的大白菜品种,不能随意选用秋播大白菜品种进行春播。
第二,大白菜在任何一个生长时期,如果经历一定时间的低温(0℃~10%,20天左右),加上长日照条件,就会抽薹开花。秋播大白菜直到生长后期才遇到低温条件,这时大白菜已经进入结球期,未到低温条件满足,结球已经形成,而且日照长度变短,不能满足抽薹开花的要求,因此秋播大白菜一般不会抽薹开花。而春季种植大白花,从种子发芽到幼苗期,外界温度都符合抽薹开花的要求,加上后期长日照,大白菜不等形成结球即抽薹开花。
针对上述问题,必须采取相应的措施来解决未结球先抽薹问题,以达到获得结球的目的。
(一)选用适合春季栽培的品种
近几年,国内外一些育种单位陆续推出了一些适合春种的大白菜品种,国外的有“春大将”、“春夏王”等,国内的有青岛的“鲁春白一号”、河南的“豫春一号”等,可根据需要进行选用。据试验,天津的“津白56”在天津地区春种,已获得成功,可进行小面积试种。这些品种的共同特点是冬性强,也就是说它们抽薹开花所需要的低温时间较长,在春季种植不容易出现未结球先抽薹现象。
(二)适期播种
春种大白菜的播种期非常重要,播种过早,外界气温过低,不利于发芽出苗和幼苗生长,使幼苗长时间处在低温下,反而有利于抽薹。播种过晚,后期温度过高,对结球不利。因此,应根据当时的气候条件,严格掌握播种期。原则是在日平均气温达到13℃的日期前15天,即为适宜的播种期,也就是说,播种后,大白菜在日平均气温13℃以下生长的时间不超过15天,就不容易发生未结球先抽薹现象。东北地区的适宜播期在4月中下旬。
(三)播种方法
1.开深沟直播加盖地膜
为了改善田间小气候条件,提高地温,保持土壤湿度,有利于大白菜发芽、出土及幼苗生长,可采用下列方法播种:
(1)开沟:在翻耕整好的宽1米的畦上开条深15厘米的沟。如果土壤墒情好,则可以不浇水;否则,在沟内浇足底水。
(2)撒籽:在沟内均匀撒播种子,使种子尽量稀一些。播种量要少于秋播用种量,但要注意均匀,使出苗后长到3片~4片叶之前不必间苗,也不至于太密影响生长。撒籽后,在沟内覆盖1厘米厚的土,稍加拍打即可。
(3)盖地膜:在畦的两边开浅沟,覆盖地膜,用土压实,注意四周要绷紧,使大白菜出苗后处于类似小拱棚的环境中。
2.育苗移栽
为了避开外界低温的不良影响,有条件的可采用温室育苗的方法。也可采用阳畦育苗。温室育苗,温度可以人工控制,受外界温度影响较小,但定植以后仍然会受外界低温影响。因此应根据定植期来确定播种期,不可盲目提早。如果播种过早,苗长到可以定植的大小时,外界温度仍然较低,定植后,不仅影响生长,而且使大白菜经历一段时间的低温后早抽薹,所以,一定要严格掌握播种期。在温室条件下,从播种到长至5片~6片真叶时,需要30天左右。
阳畦育苗受外界温度影响较大,播种时期的确定除了考虑定植后会受到一段时间的低温影响外,还要考虑在阳畦育苗期间也会受到低温影响,这两个阶段处在13℃以下的累计时间也不要超过15天。阳畦育苗,从播种到长至5片~6片真叶。需要40天左右。应根据这些因素来确定播种期。
(四)定苗及定植
1.定苗
对于开沟直播的大白菜来讲,出苗后,经过一段时间的生长。幼苗就会显得太密,尤其是在播种量较大的情况下,这个问题会出现得更早。因此,这时需要做一次间苗,可以选晴天中午,将地膜一侧揭开,进行间苗,使株距在5厘米左右,间苗后,仍把地膜绷紧、压实。当苗长到上部叶缘接近地膜时,可在膜上扎孔放风,以防中午高温烤伤苗。经过5天~7天的放风锻炼,苗达到5片~6片叶时,可在中午将膜全部揭开,并进行定苗,株距因品种不同有所差异,一般在25厘米-30厘米。定苗时,注意拔除病苗、弱苗和杂苗。
2.定植
育苗移栽的大白菜在苗长到5片~6片叶时,经过炼苗即可定植,定植密度与直播的相同,即株距25厘米-30厘米,每畦2行。
(五)定植后的管理
在定苗和定植时,外界气温仍较低,浇定苗水或定植水时不可大水漫灌,以免降低地温。可小水轻浇,2天~3天后,可再轻浇一次,然后中耕保墒,提高地温,促进生长。
进入莲座期后,除了每公顷(15亩)施硫铵或尿素150千克~225千克外,应格外注意浇水方法,不宜过分蹲苗,抑制生长,因此春季雨量少,天气较干燥,土壤蒸发量较大。在经过一定时间的蹲苗后,要及时浇水,并做好中耕保墒工作。
进入结球期,生长量加大,需肥量多,要及时施肥,每公顷(15亩)追施300千克左右的尿素或硫铵,并及时浇水。这一时期,外界气温不断升高,应避免高温高湿引起软腐病流行,因此应格外注意浇水技术,可在较凉爽的早晨或傍晚开沟浇水,切忌大水漫灌,一般每2天~3天浇一次,这样既可满足结球对水分的需要,又可降低地温,同时还可避免软腐病的流行。
(六)病虫害防治
春播大白菜苗期处在低温条件下,病虫害较少,但也不能完全忽视,应注意观察,一旦发现隐患,要及时防治。生长后期,气温升高,有利于病虫害的发生,要特别注意预防。可每7天喷一次防病、杀虫农药,所用农药与秋播的相同。
(作者单位:161300黑龙江省讷河市二克浅镇农业站)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js/5_65783491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