棕包树的种植技术
品种选择目前供种植的品种有荆竹棕和苦竹棕两个,荆竹棕是目前人工栽培中应用最多的一个品种,它的树干粗壮且稍矮,棕叶短,棕衣短而宽,棕苞肥大且鲜嫩,产量高,味甘微苦,群众较喜欢食用;苦竹棕树干细而高,棕叶长,棕衣窄而长,棕苞瘦而小,味苦。
2.2育苗
2.2.1苗床准备选择肥力中上等,排灌方便的田块,亩施腐熟农家肥2000kg、复合肥60kg,深耕细耙后,以墒面1.5m开墒,要求墒平土细。
2.2.2播种播种季节可选择在春秋两季,以秋季播种应用较多。播种时将晒干的种子浸种48~72小时后均匀播种于墒面,亩播种量控制在20~25kg,每亩保证有3万株成苗,播种后用预先混合好的2∶1的细土与腐熟细粪盖于墒面上约3cm厚。
2.2.3盖网播种完毕后,搭拱盖上遮阳网,拱高要求不低于1.8m,便于在网下浇水、除草等作业。
2.2.4管理管理中主要是根据土壤墒情及时浇水,并做好前期除草工作。
2.3定植
2.3.1选地根据棕苞树的特征及生活习性,种植地块应选择在背风、遮荫、排水良好、土壤肥力中上的田边、地头、庭院周围种植,或与其他林地混种。
2.3.2打塘移栽前按所栽位置打塘,一般塘的长宽各为60cm,深约50cm。
2.3.3施肥每塘施腐熟农家肥20kg左右、复合肥1kg,施肥后复土5cm左右,避免移栽时根系直接接触肥料,导致烧根。
2.3.4移栽棕苞树须根甚多,盘结成泥垛状,移栽时只需将根垛掘起,定植于准备好的塘内,覆土压实后浇足定根活苗水。棕苞树栽种深浅应适宜,一般于根垛完全置于土平面之下为宜,过深易受水淹而烂根,过浅易倒伏。
2.4管理
2.4.1剥棕脚当树高达1~1.5m时(移栽后约6年),剥去基部叶鞘叫剥棕脚,以后每年剥棕衣一次,剥棕衣的多少根据长势情况决定,长势好的多剥,差的少剥,一般每次剥棕衣在10~20片之间,长期不剥就会被棕衣缢死。剥棕衣的时间为11月至次年4月。
2.4.2施肥与培土每年的3月上旬,将棕苞树周围的杂草铲除,每株施农家肥10~15kg、普钙1kg左右,然后培土。
2.4.3病虫害防治棕苞树的病虫害较少,蚂蚁对树根造成危害时,可选用适合的农药对水浇根进行防治。
2.5采收
棕苞采收时间的早晚,直接影响到棕苞的产量及品质,过早棕苞幼嫩但产量低,过晚则棕苞变绿,品质差,采收时以看见棕树的棕皮处明显膨大而棕苞未长出时为最佳采收期,一般在11月下旬至次年2月上旬。若需留种则在种子变黑时收获,一般在4~5月。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js/5_65783670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