棕榈(棕榈科
Trachycarpus fortunei(Hook.f)H.Wendl.
棕榈是我国特有的经济树种,其主要产品棕皮是我国传统的出口商品之一。树干挺直,叶形如扇,清姿幽雅,成片种植,颇有南国风光,是暖温带地区城市绿化的优良树种。
[形态特征]
常绿乔木,树干圆柱形。叶簇生干顶,近圆形,径50~70厘米,掌状裂深达中下部,叶柄长,两侧细齿明显。雌雄异株,圆锥状肉穗花序腋生,花小而**,核果肾状球形,蓝褐色,被白粉,种子腹面有沟,花期4~5月,果期 10~11月(见彩图 3 1)。
[分布]
原产中国。在日本、印度、缅甸均有分布。我国主要分布于北起陕西南部,南到广州、柳州和云南,西至西藏边界,东达上海及浙江范围内。
[习性]
热带及亚热带树种,为棕榈科中最耐寒者之一,成年树可耐-7℃低温。耐阴能力强,幼苗尤耐阴。喜排水良好,湿润肥沃之中性、石灰性或微酸性的黏质壤土,耐轻盐碱土,较耐干旱及水湿。喜肥,对有毒气体抗性强。根系浅,须根发达,生长缓慢。
[繁殖与栽培养护]
播种繁殖,11月果熟后,连果穗剪下,阴干后脱粒,随采随播,或选高燥处混沙贮藏。春播宜早,播前用60~70℃温水浸一昼夜催芽,行条播,播种量750~1000千克/公顷,覆土2厘米,播后约50天发芽出土,苗期及时除草、松土,加强肥水管理。棕榈初期生长缓慢,当年苗高仅3厘米,翌年留床,第三年分栽培大,用于绿化的至少要7年以上。
棕榈在我国长江以南的城市中多作庭园绿化地栽,它适应性强,只要不低洼积水,并有1米深的土层都可栽种,以湿润肥沃的中性或微酸性土壤为好。不要栽在风口处,否则叶片会支离破碎。
起苗时多留须根,小苗可以裸根,大苗需带土球,栽种不宜过深,否则易引起烂心。大苗移栽时应剪除其叶片1/2,以减少水分蒸发,提高成活率。新叶发生,如老叶下垂时,应及时剪去,其他管理均较粗放。
在北方亦可盆栽,6年生以下的植株可盆栽,8~9年生植株应栽入木桶。20年生以上即生长势大大减退,老叶枯黄易失去观赏价值,应以淘汰。
棕榈的主要病虫害有:棕榈腐烂病、叶枯病、拟刺白轮盾蚧、褐软蚧、黑褐圆盾蚧、网纹绵蚧、东方片圆蚧、椰圆盾蚧等。防治方法:①防止冻害,适时剥棕,加强栽培管理,尚未见发病时,即要喷洒多菌灵或代森胺等药剂,要淋洗梢及心部。②介壳虫若虫期喷洒敌敌畏或敌百虫等药剂。
[观赏与应用]
棕榈树干挺直,叶形若扇,清姿幽雅,棕皮用途广泛,是园林结合生产的优良树种。适于对植、列植在庭前、路边、入口。或孤植、群植于池边、林缘、草坪边角、窗边,翠影婆娑,别具南国风韵,或以菠萝花、美人蕉、鸢尾等草本花卉搭配,尤为适宜。或营造棕榈纯林,则棵棵高耸,更是南国景色,堪可入画。棕榈对多种有害气体有抵抗和吸收能力,故可在污染区大面积栽植,美化净化环境。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js/5_65783670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