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茶和群体种的区别
菜茶,又叫做福建菜茶、武夷菜茶,属于中小叶晚生群体种,灌木类为主,小乔木也有。
这里面有几个要点:1、群体种,这意味菜茶是很多种茶树的统称,不单一,相当于一个庞大的基因库;
2、晚生种,所以也叫做不知春,一般是在清明之后采制,也有早于清明节的;
3、小叶种为主,分类也比较多,比如瓜子叶、小长叶、长叶、小圆叶、圆叶、紫芽等等;
4、这里讲的“武夷”,指的是武夷山脉,不是仅仅局限在武夷山市。比如白茶,群体种当地叫菜茶,对应的成品茶称之为贡眉、寿眉;分两类,一类是有性系品种,有性系品种又称“群体品种”。它是在一定的自然环境条件下,经过长期的自然选择和人工选择而形成的,对当地自然条件具有广泛的适应能力,由种子来繁殖的当地的比较久远的品种。群体种的主要特征是自然两性杂交,生长出来的茶树都各自有自己专属的个性特点,茶叶的大小也不一样,比如云南的乔木茶树和安化的群体云台大叶茶;无性系品种是从“群体种”单个基因中提取出来的,采用扦插或压条方式繁育、个体间性状相对一致的茶树品种。其特点是产量大且茶叶特征高度一致,优良特点鲜明,商品化程度高,比如龙井43和福鼎大白。
菜茶和群体种是两种不同的种植方式,它们有以下区别:
1. 种植方式:菜茶是一种单株种植方式,即每棵植物单独种植在一个盆或者土坛中。而群体种是一种集体种植方式,多个植物种植在同一个盆或者土坛中,形成一个群体。
2. 空间利用:菜茶种植方式相对独立,每棵植物占据一定的空间。而群体种植方式可以充分利用空间,多个植物共享同一个容器,可以更有效地利用有限的空间。
3. 养分和水分供给:菜茶种植方式中,每棵植物独立供给养分和水分,需要分别管理。而群体种植方式中,植物共享养分和水分,可以更方便地进行统一管理。
4. 生长环境:菜茶种植方式中,每棵植物的生长环境可以更加个性化地调整,以满足每棵植物的需求。而群体种植方式中,植物之间相互影响,需要更加综合考虑植物的生长环境。
总的来说,菜茶种植方式适合对每棵植物进行个别管理和调整,更加注重植物个体的需求。而群体种植方式适合在有限的空间内高效利用资源,进行统一管理和养护。选择种植方式应根据具体的需求和种植环境来决定。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js/5_65784078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