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业奇农业网 > 技术 >

在加拿大经营农场赚钱吗?

当坐在飞往萨省的班机上,你就可以看到各种肤色,操着各种口音的外省人、外国人“淘金者”,很像八年前的阿尔伯塔省。专家预测:今后十年,萨省是加拿大经济最活跃的地区。石油、矿山、农地等目前世界上最紧缺的资源性物产,萨省都应有尽有,尚且属开发初期,前景相当可观。我也是这群“淘金者”之一,没有买农地发横财的想法,但也没有赔着钱经营农场的愿望。除了看中萨省农地能增值的大趋势外,是想在自己农场里做些力所能及的种、养殖项目,自给自足略有盈余。在加拿大过一种“采菊东篱下,悠然望南山”的农妇生活。

在加拿大经营农场赚钱吗?

每个投资者首先要想明白你为什么买农场?是为了等土地增值伺机抛售赚钱,还是为了生产农产品购买农场经营挣钱,或者是喜欢做农场主的生活方式。加拿大各个省份的土地价格差别很大,政府管理要求也差别很大,你的动机将决定你应该在什么地区购买农场。当前萨省农地价格便宜,是因为萨省过去没有开放本省的农地市场。随着世界各国可耕种土地面积减少,国际粮食价格不断上涨,特别是近年来萨省农地市场的开放,吸引了大批投资者蜂拥而至。相信萨省农地将会直线上升,不管哪种思路,此时买农地都能赚到钱,只是多少不同罢了。

加拿大89%的国土属于公有土地, 其41% 由联邦所有,48%

由省(区)所有,余下的11%

才是由私人拥有。公有土地主要是原住民保留地、国家公园、省公园(相当于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共用地和政府用地等;私有土地主要是农田、牧场、工商业用地、民宅地等。

在加拿大投资农场,必须有专业知识和熟悉当地法律和政策,还需了解经营农场的门槛。很多农场有政府明确的生产与规划要求,相当部分农产品生产、销售由相应的“营销局”管控,有的还需要许可证乃至生产和销售配额(配额可以随农场一起转让或另行购买),才能生产或销售。如养奶牛、养鸡项目,政府根据市场需求批准生产量。养猪、养肉牛是自由定量生产,但仍要符合政府食品安全。还有,加拿大不缺水但对农业用水有明确规定,农场经营需要从地下取水或是从湖塘抽水,都必须符合规定。因此买地前,先要了解生产用水量和政府的要求是否一致。加拿大实行严格的环保政策,农场的排放物和农药使用都必须达到政府标准。如养鸡场、养猪场必须控制鸡粪、猪粪的污染与臭味。政府对农场中野生动物和树林保护也有相当严格要求。

投资农地经营农场大致有以下几种方式:

一是买块农地包给别人种收租金,这是最初级的投资方式。这类投资者自己不经营农场,只是投资农地获利,所以还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农场主。政府的农业扶持政策基本不惠及这一类土地所有者,而是扶持自己经营农场或者租地经营农场的真正农民。许多中国来的投资移民现金很多,在加拿大除了炒房子外又没有其它可以投资升值的项目,就看中某个区域农地有升值潜力,便投资买农地然后租给别人种。在萨省这种投资方式,投资农地者每年会有3-5%的土地出租收益,如果是贷款投资农地也就是持平而已,只能等待土地增值后出售才能获取收益。

二是合作经营农地者,就是一部分土地自己经营种、养殖项目,一部分土地出租给别人。比如:自己没有足够的农机具完成全部种植过程,就可以把一些生产程序(如耕地、喷施农药等)承包给别人,付别人费用。或者我有土地,你有农机具,咱们共同出资购买种子、化肥,共同出售粮食,按比例分成。这种合作者基于相互信任,等同于合伙经营方式。像我这种新来的农场主,对当地农业状况不了解,不能轻易去大量投资机械设备进行盲目生产。而是先和承包者合作,待逐渐了解农业行情和政府有关政策后,再考虑独自经营。

三是独立经营农地者,也就是自己经营农场。这种方式在中小型家庭农场较多见,有种植经验的老农场主,有上千英亩土地,有所需的机械设备多采用这种方式。但近年来发展起来的中青年农场主们往往是复合型的。比如:前面介绍过的当地出名的农场主皮特,他是农业机械师,拥有配套的大型农机具,除了耕种自己的农地外,还租种其他农场的土地来消化多余的机械力。地主挣土地钱,租地者挣种植收益,两全其美,互惠互利。家庭农场是加拿大农业生产最基本单位,既有利的一面也有弊端,这种家族式农场经营在一定程度上也制约了加拿大农业的规模化发展。

现代化农业促使越来越多的农场主走上合资、合作成立农业公司的道路,进行规模化的农业生产和经营。这种模式接受新科技快,抗风险能力强,经济效益显著。我们新近成立的羊业和种业公司就是这种生产经营模式,发挥团体合作的优势,相信在较短时间内就能使养羊业迅速上规模。

总之,在加拿大种地基本没有风险,只是辛苦,但也没有暴利。至于种地有多少利润?虽然不能和国内炒房子收益相比较,但加拿大农业专家认为,以100万加元投资于农场开发经营,获得15-20%的年收益率是完全可以达到的。加拿大的农民比一般中上城市居民富裕也是不争的事实。

加拿大一支黄花是什么物种?为何武汉全城围剿,看到就要上报呢?

2004年5月17日,联合国在挪威首都奥斯陆通过的一个公约将可能成为世界环保和人类生活的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公约,因为这个公约把12种严重危害人类、生物和环境的化学物质如同毒品一样列为禁用化学物质。这个公约被称为“禁用化学药物黑名单”或“肮脏的12种化学物”,其中就包括上世纪70年代就被欧美大多数国家禁用的DDT。

由于这些物质对人、生物和环境具有长久的毒性,又被称作持久性有机污染物(POPs),这个公约也称为POPs公约。不幸的是,在这个星球上生活的所有人体内都或多或少含有POPs。比如,欧盟环境专员、49岁的瑞典人玛格特·沃尔斯特龙说,她2003年查了包括POPs在内的77种有毒物质,她的体内就含有28种,包括DDT和多氯联苯,只不过这些物质的含量低于平均水平。她怀疑自己的两个儿子曾通过哺乳吸收了这些有害物质。

对此公约,最欢迎的当属加拿大和北极周围的因纽特人,因为许多有毒化学物通过海洋和气流最终流到他们的生存环境中,有毒物质的浓度最大。

在2001年关于POPs的斯德哥尔摩会议上,所有代表就确认,如果禁用这些有害化学物的条约获得50个国家的批准就可以正式生效。POPs包括多种杀虫剂(阿尔德林、氯丹、DDT等)、二恶英和多氯联苯等。

但是,对于这些化学物质能否完全禁止,人们却普遍怀疑。最为典型的莫过于DDT。1948年瑞士化学家保罗·米勒因发明了对人和动物有剧毒的有机氯杀虫剂DDT而获诺贝尔生理学和医学奖。最初DDT确实呈现了巨大的功效。二次大战末期,各国士兵用DDT来杀灭虱子,以阻止斑疹伤寒的传播。而斑疹伤寒是影响部队实力的严重疾病,甚至影响到拿破伦的军队于1812年远赴莫斯科的征战。在1948年的诺贝尔奖授奖大会上,瑞典的G·费希尔兴奋地说,“出人意料地、戏剧性地突发转机,DDT成为力挽狂澜的角色。”

然而1962年,美国女生态学家莱切尔·卡逊出版的《寂静的春天》却使得DDT臭名昭著———DDT作为剧毒化学物质杀死了大量生物,而且对人和环境也产生了难以估量的严重危害:作为美国象征的白头海雕因DDT和其他杀虫剂的毒杀濒临灭绝,世界许多地方的青蛙因DDT污染而致畸形,DDT使用较多的地方导致鸟类减少甚至灭绝,DDT使鸟蛋的蛋壳变薄而使幼鸟大量死亡。DDT不仅抑制人和生物的免疫系统,损害神经和生殖系统,而且有致癌作用。

于是,DDT成为最早禁用的化学物质之一。然而直到今天,DDT并没有寿终正寝,许多发展中国家还在使用它,使用目的是杀灭病虫害,如今南非、埃塞俄比亚等国都在广泛使用DDT以抗御疟疾,而疟疾每年造成100万人死亡。

DDT现在仍然大有市场,它“大小是一个角儿”,这一点,连联合国环境规划署(UNEP)也不得不承认。联合国的统计表明,如果不使用DDT灭蚊,疟疾每30秒钟就会夺去一名非洲儿童的生命。疟疾不仅是非洲人健康和生命的大敌,也阻碍了经济的发展。

对于非洲和亚洲一些国家的人们来说,还存在着DDT无毒或对健康与环境无损的看法,在南非,人们在屋檐下和土屋内喷洒DDT,而且也只在蚊子抵抗力最弱的8至10月份。喷洒时工人会穿上防护服。所以南非人认为联合国把DDT与其他11种POPs列为禁用物是太过分了。

但联合国环境规划署认为,大量事实证明每年由人类释放到环境中的污染物中,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的毒性是最大的。全球应当寻找替代DDT的控制疟疾的药物,避免再继续使用DDT。

目前,在世界各个国家的人体和生物体内都发现了二恶英、阿尔德林、氯丹等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它们蓄积于体内脂肪组织中。北极因纽特人体内和北极熊、海豹体内这些持久性有机污染物蓄集浓度最高。比如,在因纽特人的乳汁中发现了高浓度的POPs,这些有毒物质也损害了雌性北极熊的生殖器官,使它们看起来像雌雄同体。由于人类所用的POPs最终排泄到海中,全球海洋中鲸类的体内脂肪中犹如蓄积了成千上万吨POPs,并通过鲸的游动性带到世界各地。

由于洋流和气流的移动,又把这些持久性有机污染物送到最为原始的没有受到污染的北极。所以,居住在北极的人和使用DDT地区的人产生了不可调和的矛盾。调查发现,北极的DDT主要来自俄罗斯,该国还在使用DDT,主要用于农作物杀虫。尽管俄罗斯在POPs公约上签了字,但在其国内并未批准,所以使用DDT并未受限制。中国也是在继续使用DDT的国家。

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希望人类最终能抛弃DDT,这可能还需要几十年时间。防治疟疾不一定要用DDT,而是有多种可供选择的有效方法,比如,清洁死水以阻止蚊子的繁殖,晚上睡觉用蚊帐防蚊,选用专门杀蚊的杀虫剂并研制新的抗疟疾新药等。比如墨西哥已经停用DDT,同时该国的疟疾发病率也在下降。

当然,对人类、生物和环境有剧毒的并不仅仅是POPs公约所列的12种化学物质,许多专家认为这个黑名单太短,还有很多剧毒化学物质也应列在其中,比如对于人类最危险的新污染物溴燃阻剂(brominatedflameretardants),这种化学物质广泛用于沙发、服装和电视机中,它也可能会列入禁用名单。

随着全球变暖,还会有越来越多的POPs释放到环境中。因为气温升高会使已经沉积在冰川中的POPs融解出来,洪灾也会将深埋在土壤和水下的POPs释放出来。人类如果不限制有毒化学物质的生产与消费,最后吞下苦果的还是人类自己。

1

DDT的传播是通过食物链进行的

由于该种化学物质性质较为稳定 吸入少量对于动物体危害不是很大 因而能在动物体内长期存留

越高级的动物 就是食肉动物 体内聚集DDT的量越大

2

还有一部分是通过水循环实现的

加拿大一枝黄花,从名称就可以知晓是一种外来物种,原产于北美,因其开着类似铜钱眼大小的小黄花,所以又名麒麟草、黄莺。

加拿大一支黄花属于外来物种

它是一种长得很高的单株草本植物,除了光彩夺目的小黄花之外,貌似也没啥过人之处,只是再普通不过的一株植物罢了。爱美之心人皆有之,1935年被作为观赏植物引入我国,随后一直栽培于花园之中,当时也没有外来物种这样的概念,因开的小花细腻可爱,颜色鲜艳,所以常用于插花里的配花。

加拿大一枝黄花,来了中国之后,刚开始并没有大行其道,在花坛里“安分守己”了半个世纪之后,终于在上世纪80年代,它的生长轨迹开始了大的转变。一次意外出逃后,物种的野心开始膨胀,不再满足在小花坛里待着了,开始迅速扩散到了河滩、道路旁、荒地,没过多久,它的身影也频频出现在了当地的农田或园林绿化带中。

别看它外表长得柔弱,本质却是一个“狠角色”,所到之处,几乎可以让附近的其他植物退居二线,甚至枯萎凋零。其实,早在上世纪80年代,它就已经在浙江蠢蠢欲动了。

这种看似可爱的小黄花,也正式进入了大众的视线,同时它也有了一个更响亮的外号:生态杀手。一枝小黄花随后在2010年正式进入我国的外侵物种的大名单。

之所以在武汉被全城围剿,这一切都是因为它自己的基因太强大了。

主要体现在以下三点:

①繁殖能力特别强

不可否认,开出的星星点点**小花瓣,小巧别致,的确挺招人喜欢。顶端的小黄花密密麻麻,多得像成熟的稻穗,据有关数据统计,仅一株黄花就能结出2万颗的种子。这些种子为了更好地迁移,上面还长有一些绒毛,类似于蒲公英的种子,而风和鸟类是它最好的传播助手。除了种子可以繁殖外,它还可以依靠异常发达的根系繁殖,生长习性跟竹子差不多。

幼苗在生长初期的2~3年内,先在地里大范围地生根,有些根系最大直径可以达到1米左右,而后开始疯狂地面发芽、繁殖、生长。那么,到底长起来有多快?

②除了繁殖能力出众外,它还会对周围的植物“使坏”,这样的破坏力是不可逆转的。

在物种的竞争中,小黄花可以自主产生一种化学抑制剂,对同类没有影响,但对其他异类的植株,能够减缓和阻止它们发芽和生长。

这样的竞争模式,是不是太野蛮了一些,这也正是一枝黄花的可怕之处,所以它又有了一个别称:霸王花。

③没有天敌的制约

大自然本身也是一个相生相克的生态系统,但总会有一些生物游离在系统之外,特别是外来的入侵物种,从而打破当地整个生态链的平衡性。

小黄花这种植物耐旱、耐瘠薄,在空地上生长还不要说它,如果生长到了农田或果园里,这种破坏力是毁灭性的。

这样的野蛮掠夺,也注定了一枝黄花要被围剿的命运。

可以通过哪些方法把它彻底消灭掉呢?

加拿大一枝黄花是一种多年生长的草本植物,所以,要想彻底解决,必须因地制宜。

①人工清除

在4月份左右,它还是小幼苗的时候,最好进行人工清除,或者打农药,阻止它进一步生长,最好的办法还是连根铲除,然后集中起来焚烧。

②农药防治

在使用草甘膦等化学除草农药的时候,尽可能注意浓度的配比,因为过量的农药会对本土植物有影响,土壤也在一定程度上遭到破坏。

用人工清除的方法是最保护环境,把地面上的植株清除干净后,还要把根部一并挖出来,晒干后再进行统一焚烧处理,以绝后患,特别是它的种子。

所以,武汉才制定了这样的围剿计划,就是赶在种子完全成熟前,对它斩草除根。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js/5_65784098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