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业奇农业网 > 技术 >

玉米种植期间,该怎么防治病虫害?

从播种到收获,有许多种病虫害,对玉米的危害也很大。例如,有些地下害虫是蛴螬、蝼蛄、金针虫;有些地上害虫是蚜虫、刨花虫、玉米螟、军虫。地面上的病害有玉米枯萎病、锈病、鞘枯病、叶斑病、茎基腐病、头斑病等等。由于近年来秸秆禁烧、秸秆还田、气候等原因,上述病虫害逐年增多。提前采取病虫害防治措施是保证玉米高产稳产的重要手段。

玉米种植期间,该怎么防治病虫害?

主要措施有。选用抗病品种。抗性品种本身含有抗病虫基因,有针对性地选择适合当地生态条件的抗性品种,可以避免或降低病虫害发生的概率和程度。例如,辽丹352对玉米大斑病、头斑病、茎腐病等病害具有抗性。

种子在播种前会被涂抹或用化学品处理。例如,在玉米地下害虫经常发生的地区,可使用350倍的35%甲基异柳磷乳油进行化学拌种,或使用40%羧基氨基甲酸酯水乳剂285-400毫升/100公斤种子进行化学拌种。在玉米头疮严重的地区,可采用6%戊唑醇-福美双可湿性粉剂300-500克/100公斤种子或2%戊唑醇湿拌种400-600克/100公斤种子进行化学拌种,通过化学拌种可以很好地防治病虫害的发生和危害。

加强田间管理。适时播种,合理密植,培育壮苗;及时培土除草、疏苗;及时摘除病叶、老叶,改善通风透光条件;根据玉米生长和天气情况及时浇水施肥,促进玉米健康生长,提高玉米对病虫害的抵抗力。

及时喷药预防和治疗。玉米虫害一般在卵孵化高峰期至幼虫期进行喷药防治;玉米虫害一般在发病初期及时喷药防治。药剂应选择高效、低毒、低残留的农药。例如,鳞翅目害虫如玉米军虫、Spodoptera frugiperda可用氯氰菊酯、茚虫威、氨基甲酸酯等防治;玉米蚜虫可用吡虫啉、噻虫嗪防治 对于玉米大、小斑病的防治,可采用肟菌-戊唑醇、戊唑醇-唑螨酯、氮菌-戊唑醇等药剂进行防治。注意,这些药物是交替使用的。

玉米的种植是催芽拌种,管理技术上注意苗期管理。

1、种植:种植玉米时,需要选取籽粒饱满且无虫害的种子放入到清水中,再将漂浮在水面上的干瘪种子除去掉,然后把水面下的玉米种子放入到农药中进行搅拌混合,消灭种子表面的病菌,降低玉米的染病几率。

2、管理:苗期管理,拔节之前4-5片展开叶或7-8片可见叶。叶色浓绿,叶片宽厚呈壮苗,因此要蹲苗。保持土壤上干下湿,土壤水分占田间水量的60%,促进根系发育形成膨大的根系和深扎根,达到蹲苗促壮的目的,以利中后期深层吸水抗旱、保苗、保丰收。

玉米的施肥方法

玉米适宜生长在腐殖质丰富且疏松透气的土壤中,种植玉米时,需要深耕整细土地,使其更为松软,再往土壤表面泼洒一次腐熟的饼肥和草木灰,然后再翻耕一次土壤,使肥料均匀,有利于玉米旺盛生长。

施用玉米种肥主要是满足玉米生长初期对养分的需要,主要用在基肥用量不足的地块。基肥中没有施锌肥的田块,可用锌肥拌种,每公斤种子拌6-8克硫酸锌。化肥作种肥时,用量不宜过大,以免影响种子发芽。肥料要施在种子旁边,距种子4-5厘米的地方,穴施或条施均可。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js/5_65784415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