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益万亩茶园是买的还是租的啊
租的。大益是普洱茶行业的第一品牌,是茶行业唯一进入中国五百强品牌价值的企业,前不久获得了全国十大特产产品称号,它是中华老字号,它的工艺获得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等等,它成绩骄人、光环满身。
本轮普洱茶牛市行情中,大益更是一枝独秀,它深受普洱茶消费者和投资者的喜爱。但回顾这十几年大益普洱茶的起落,发展的波波折折,站在要将大益做大做强的长远发展角度,站在要将大益培育成有世界影响力的中国茶品牌企业及站在以中国茶品牌崛起复兴中华民族茶产业的高度,我们需要好好探讨一下大益普洱茶进与退的问题。
近十年来大益普洱茶的市场占有率从12%下降到2015的7、8%,总产值在几个亿到二十个亿之间起落,2013年年产值达到21亿元,2016年下跌到8亿元。总的来说就是总量不大,市场占有率偏小,还是处于国内茶业普遍的小(产值小、规模小)、散(市场占有率小、分散)状态,在国内尚未算“大”与“强”,放到全球比就可能无从谈起了。
近日大益掌舵人吴总说要将大益普洱茶打造成中国的奢侈品,就是大益要做强的目标,即质优、高端、高品位的茶品。近两年大益推出的主流茶品1701金大益、天地一流、山韵、兰韵、珍藏孔雀、老树圆茶、群峰之上、皇茶一号、大益传世等等都是高端、经典产品,激活了市场人气,推动了市场销售,掀起了一轮轮抢购大益产品的热潮,这证明大益这两三年力推高端、重现经典的策略是成功的,一扫前几年市场传言大益无高端茶的阴霾,强化了茶人与消费者的信心,值得继续发挥与推进,这就是大益茶“进”的一个点。
另外,其他可圈的“进”点很多,包括稳定的产品配方,无论标杆产品7542、7532、7572、7262,还是经典产品7742、金色韵象、老树圆茶等;无论是转制前的产品,还是转制后的产品,选料、配方、工艺保持不变,标准一致,建立了一个“勐海味”的大益产品体系,大益对产品质量的严控,对产品标准的坚持从不夸夸其谈,从不忽悠茶人。经历转制后十多年的时间验证,经历市场的起起落落,大益普洱茶的认受性、认同感已产生社会共鸣,这又是一个"进”点。
大益2009起在全国布点专营店,建立销售终端体系,虽然曾被质疑过快扩张、行情不好大批门店关门倒闭的现象,但最终还是建立起正品大益销售渠道,堵塞了假货满天飞的漏洞,让消费者简单地、放心地买到大益正品,假货再不能滥竽充数、鱼目混珠了,假冒大益现象大幅减少,在这方面大益专营店体系起到了决定性作用。
当然现在创建了“益友会”淘宝旗舰店”等线上正品销售体系很有必要,但专营店是推广宣传大益茶的基地,是品饮体验大益味的最重要平台,只要好好提升他们的专业水平,摆正服务大益与消费者的心态,建立好新旧大益茶产品系列,对其生存发展作适当的扶持,让其扎根地方建立客户群、茶友圈,大益所倡导“寻找真正的消费者”策略就能落地了。
大益集团有两个万亩的茶园基地,布朗山基地与巴达山基地,这两个基地是八十年代国营勐海茶厂开垦种植的茶园,现在已到盛产期,它们属于名茶山区,海拔高,生态好,品种优良,行家说“高山台地不亚于百年古树”,这些优质基地茶料的供给,使大益普洱茶产品标准稳定,“勐海味或大益味”深入人心,起到了保障作用,也是大益茶立于不败之地的一个支撑点。
但转制以来这种茶园基地没有扩大或新布,是资金(租山种植、收购茶山等需要大资本)、时间(开垦种植茶园小则需要十几年才盛产)、切入时机(抓住茶价起落周期)等原因,或是……
我想全世界大多数的食品知名企业,他们都有自己的原料基地或是稳定的供应基地(对原料生产品质与供应链有掌控权)。英国立顿茶公司在斯里兰卡、肯尼亚有十六万亩茶园基地,还有长期稳定的茶农合作社,立顿茶能称霸天下,与这些优质稳定的原料供应有关吧。
我国的茶园(茶树)绝大部份都分散到茶农手上,特色就是小而散,茶农各自为政,眼前利益、短期行为,个别甚至采摘茶叶混杂参假等,使茶料质量、农残安全较难保障,很难做好大范围的生态环境和有机种植等茶园高标准管理要求。即制茶原料难以保障,再讲工艺如何好、产品如何好还有何底气。因此大益是否下重本,进一步扩大、新布各名山茶园基地,通过二、三十年耕耘,打造多于现有茶园面积十数倍的各名茶区基地(或合作社基地),统筹掌控名优茶料的供给,加上大益卓越的加工工艺及拼配技术,扩大生产规模,增加市场占有率就有了源头保障,做大做强的百年大计可图,这或许是又一大“进”点。
茶树的种植、茶品的生产制作、茶品的陈化(储存)是决定普洱茶品质的三大环节,大益在生产制作茶品方面已无与伦比,成绩斐然,但对茶品的陈化方面并没有太多的顾及,并没有将陈化产业作为大益的战略合作伙伴,有时还将旧茶、新茶对立起来看,旧茶的销售阻碍了新茶上市,有人还臆想旧茶的倾销会令茶市崩盘……
事实并非如是,越陈越香是普洱茶的独特魅力所在在,它的陈放过程是品质提升过程,要想将普洱茶特长发挥到极致,成为茶中极品,足够的时间陈化是必须,专业的优良仓储是必须。饮老茶,藏新茶已成为普洱茶界共识,新茶通过市场进入茶仓,陈放转化后通过市场,售卖给茶油们消费品饮,形成良性循环。但普洱茶陈化时间长,与有些人心理准备不足,或急于求成的国人心态有了冲突,各种不淡定就会时常浮现。
大益茶行情起起伏伏,第三季度的下跌是对上半年较快上升的调整,这是市场的力量在起作用,并不是什么“家”能主宰的,当然包括厂家、庄家、炒家、藏家。慢生长、慢转化才是普洱茶的规律,慢牛行情才更有利于普洱茶的发展。建筑好茶农、茶园、茶厂、茶商、茶藏家、茶油的“一带一路”共同体,就会迎来大益普洱茶的大发展,这一切在于“大姨”的进退之间。
大益茶已是茶油们心中的“奢侈品”,期待慢慢会成为国人的“常饮”,成为充满中国味的东方“特饮”。
中国十大名茶排名及产地是西湖龙井产于浙江,洞庭碧螺春产于江苏,黄山毛峰产于安徽,六安瓜片产于安徽,君山银针产于湖南,庐山云雾产于江西,安溪铁观音产于福建,祁门红茶产于安徽,蒙顶甘露产于四川,白毫银针产于福建。
1、西湖龙井产于浙江:西湖龙井产于浙江省杭州市西湖区龙井村的狮峰、翁家山、虎跑、梅家坞、云栖、灵隐一带,此地自然条件优越,有利于茶树的生长发育。
2、洞庭碧螺春产于江苏:洞庭碧螺春产于江苏省苏州市吴中区东洞庭山及西洞庭山地区,那里是中国著名的茶果间作区,茶树和众多果木和花卉交错种植,形成了花香果味的天然品质。
3、黄山毛峰产于安徽:黄山毛峰产于安徽省黄山市徽州区富溪乡,此地由于海拔高、土质好、气候温暖湿润、云雾缥缈的缘故,非常适合茶树生长。
4、六安瓜片产于安徽:六安瓜片产于安徽省六安市大别山,其中以蝙蝠洞茶场产的瓜片最为正宗,除此之外裕安区、金寨县、霍山县也产六安瓜片。
5、君山银针产于湖南:君山银针产于湖南省岳阳市君山区洞庭湖君山地区,此地土壤肥沃,多为砂质土壤,相对湿度较大,云雾弥漫,适宜茶树生长。
6、庐山云雾产于江西:庐山云雾产于江西省九江市庐山地区,此地北临长江,南倚鄱阳湖,环境群峰挺秀、雾气蒸腾,所产茶叶素有“色香幽细比兰花”之喻。
7、安溪铁观音产于福建:安溪铁观音产于福建省泉州市安溪县西坪镇尧阳山麓,主产区位于西部的“内安溪”,此地群山环抱、云雾缭绕,土质大部分为酸性红壤。
8、祁门红茶产于安徽:祁门红茶产于安徽省黄山市祁门县、黟县,池州市贵池区、东至县、石台县,以及江西省景德镇市浮梁县等地,这些地区自然条件优越,茶叶营养丰富。
9、蒙顶甘露产于四川:蒙顶甘露产于四川省雅安市名山区蒙顶山,此地位于邛崃山脉之中,东有峨眉山,南有大相岭,西靠夹金山,北邻成都盆地,是名副其实的产茶圣地。
10、白毫银针产于福建:白毫银针产于福建省宁德市福鼎市和柘荣县,南平市建阳区、政和县、松溪县地区,这些地区海拔均处于500~800m地带,土壤以红壤和黄壤为主。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js/5_65784419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