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业奇农业网 > 技术 >

三十而已里的茶园-魔都周边同款茶园推荐榜单

三十而已非常的火爆,三十而已中顾佳因为茶园被太太们所坑,离开了太太圈,那么三十而已顾佳的茶园在哪里呢?下面就让我为大家盘点魔都周边同款茶园吧,感兴趣的小伙伴们还在等什么,赶快来看一看吧。

三十而已里的茶园-魔都周边同款茶园推荐榜单

1.湖州妙西镇

妙西,至今已有1500多年的历史,茶圣陆羽曾在这里写就《茶经》,近代法学第一人沈家本心系妙西长眠于此。

霞幕山上看得见的茶园在那一带很有名,驱车在山林间穿梭,群山绵绵,林木葱茏,湖面浩渺,烟波迷濛水天一色,掩映之处皆是惹人疼爱的空灵之景。

选一个山间民宿,约上闺蜜、朋友拍摄小清新的夏日写真,听谷涧溪语,观茶园苍苍,品田园生趣,一眼瞥见江南山水。

2.湖州安吉溪龙万亩白茶园

安吉是民俗风雅的君子之乡,盛产竹与茶,被誉为中国白茶第一乡和东方大竹海,更是两山理论的发源地。

3.安吉

安吉县溪龙乡,取仙溪水曲折、蜿蜒似游龙之意得名。这里的民宿与茶山相互联通,依山而建,给人一种身居大自然之感。

夏日满目苍翠,护眼绿度假,在茶园中迎着夕阳奔跑,感受这份难得与大自然的亲密时刻。

在江浙沪,说起避暑,安吉一直都备受宠爱。

3.安吉度假村

开门见茶山,推窗眺竹海,自带2000亩茶园的安吉度假村,推开窗就能看到茶园。风吹过竹林,阵阵虫鸣,满眼的绿意让人瞬间进入度假状态。

这里还有一座具有二千余年历史沉淀的安吉递铺镇九龙山宋茗白茶山庄,茶山环绕下,筑起了无数人的归隐梦。

4.杭州龙坞茶镇

作为不可多得的世外桃源,龙坞茶镇隐逸于西湖西侧。这里是西湖龙井茶最大的产区,近七成的西湖龙井产于此,更被称为万担茶乡,如果你是茶文化爱好者,可千万不要错过!

远离市区,规避喧嚣,悠然自得,14000多亩茶园延绵似海,仿佛纯天然的大氧吧,让人忍不住大口呼吸。

茶镇最引人注意的莫过于万亩茶园,还没踏入,已是满眼绿意。修剪整齐的绵延茶山,带着独有的韵律,让人仿佛跌入仙境。

茶园与西山国家森林公园相连,120米海拔让其充满灵气,拾级而上,踏绿静静享受尘嚣之外的宁静。

5.常州溧阳

常州的溧阳,魔都周边难得的度假胜地,天目湖、南山竹海......景点众多。不管是隐居还是避暑,这里一直备受魔都人们的喜欢。

溧阳也是著名的茶叶之乡,在山野乡间有着上万亩的茶园。那些开在茶园附近的民宿,每年一到春夏之际就会美出新的高度。

入住森林树屋的美岕山野温泉度假村,每栋别墅都有私人泡池,能够多角度地观赏到茶园和竹林,远望过去,满目尽是苍翠。

6.新昌山巅茶园

新昌作为小众旅行目的地,是唐诗之路的起源。在这里学诗仙李白、旅行达人徐霞客留下笔墨,也是一件意义非凡的事。

远眺穿岩十九峰,韩妃江蜿蜒而过,成就了新昌的伟岸胸怀和开阔视野。这里有一家特别的民宿山中来信乡悦云端,堪称浙江天空之境,被这一望无际的高山茶田环抱,如一阵清风,令人心旷神怡。

7.丽水松阳

丽水被誉为 浙江绿谷,生态环境质量浙江省第一。丽水的松阳县,也被国家地理杂志称为,最后的江南秘境,风光绝佳,有山有水有人家。

松阳是茶乡,茶叶的历史在三国时期即已形成规模,如今的松阳茶园也是随处可见。

大木山是松阳茶园的典范,连片茶园面积8万亩,茶园核心景区面积2300余亩,被誉为中国最大的茶园。茶园里面的道路非常适合骑行,选一个休息日,来一场茶园骑行之旅吧~

丽水松阳的历史

茶叶种植地理环境以丘陵为主,排水条件要好。降水充沛,年温差小、日夜温差大,无霜期长,光照条件好,这样的气候条件适宜各种类型的茶树生长,尤其适合大叶种茶树生长。

冬末至夏初日照比较多,夏秋雨多雾大(云南茶区),日照较少利于茶树越冬和养分积累,利于夏秋茶的品质。砖红壤、砖红壤性红壤、山地红壤或山地黄壤、棕色森林土,这些土壤发育程度较深,结构良好,适合茶树生长。

扩展资料:

茶叶的保存技巧:

1、有条件的可将装入铁罐内的茶叶用抽气机抽去罐内空气,再焊好封口,如此可贮藏茶叶二三年,如条件不够,可用热水瓶胆贮藏,因为水瓶胆与外界空气隔绝,茶叶装入胆内,加塞盖严后,以白蜡封口,外包胶布,简单易行,易于家庭保管。

2、普通的瓶、罐等保管茶叶,用设有内外双层盖或以口小腹大的陶罐为好,可以减少容器内的空气接触,容器盖要与容器身结合严密,以防止湿气进入。

3、茶叶的包装材料要求无异味,盛茶容器和使用方法上要尽可能密闭,有良好的防潮性能,减少与空气接触,要求存放在干燥、清洁、无异味的地方。

4、利用冷藏室或电冰箱贮藏,贮藏时注意将茶叶密封后再放入。

5、用生石灰或高级干燥剂,如硅胶吸收茶叶中的水分,保藏效果较好。

百度百科—茶叶

东汉建安四年(199年)分章安县地置松阳县。隋开皇九年(589年)析松阳东乡地置括苍县。唐武德四年(621年)改置松州。八年废州复县;同年,省遂昌县入松阳县。景元二年(711年)遂昌从松阳析出。乾元二年(759年)析南乡地置龙泉县,至此,县域基本稳定。唐贞元间,县治由古市迁今址。五代后梁开平四年(910年)易名长松县;后晋天福四年(939年)改称白龙县。宋咸平二年(999年)复名松阳县。1958年11月撤松阳县并入遂昌县。1982年1月复置松阳县。

地处浙南、瓯江上游的松阳县,建县于东汉建安四年(199),是丽水市建置最早的县份。其境山水形胜,物产丰饶,层峦叠翠,竹木森秀,松阴如带,小港奔瀑。中部有丽水市最大的开阔盆地——松古平原。松古盆地宛如金瓯玉盆,置身于群山环抱之间,阡陌纵横,良田千顷,一年三熟,素有“处州粮仓”之美誉。全县总人口23万,总面积1406平方公里。

松阳县自然资源丰富。矿产资源有高岭土、紫砂土、莹石、膨润土和铁、铜、银、金等26个金属和非金属矿种,其中高岭土、紫砂土等储量尤其丰富,品质优良,高岭土矿质量列全省之冠。林业资源具有相当优势,为浙江8大林区县之一。可开发树种百余种,林产、森工工业潜力巨大。烟、桑、茶“三张叶子”享有盛誉。松阳晒红烟曾获国际博览会金奖,现为中国晒红烟出口基地之一;茶叶种植广泛,松阳银猴、松阳玉峰、万寿等优质名茶多次获奖。此外,柑橘、柿子、板栗、食用菌、食用笋、松阳大红袍、赤豆、蚕豌豆、高山蔬菜等异军突起,享誉八方。地域不广、人口不多却名声远播的松阳,曾先后被授予“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全国水利建设先进县”等荣誉称号。

松阳县历史悠久,是省历史文化名城,境内山水秀丽、景色迷人。有韵味依存的松阳十景;有石仓清代民居群,为省历史文化保护区;有建于北宋年间的浙江第一塔——延庆寺塔;有国内罕见的猴头杜鹃林和浙南原始森林——箬寮岘景观;有瓯越古崖墓地、地下陶瓷库、道教天师叶法善遗迹等多处名胜古迹和奇观景点。松阳还是革命老区县,粟裕领导的中国工农红军挺进师曾长期在此战斗,留有多处革命遗址。

松阳县近年来经济发展迅速,基础设施建设获得更大进展。为接轨上海、融入“长三角”,松阳县委、县政府注重“软环境”建设,千方百计创造更优惠的投资环境,组建更优良的服务体系,形成更优越的工作氛围,提供更广阔的发展空间,充分发挥自身优势,挥写接轨“长三角”的精彩篇章。

道人晓出西屏山,来施点茶三味手。忽惊午盏兔毫斑,打作春瓮鹅儿酒。天台乳花世不见,玉川凤液今何有?东坡有意续茶经,要使祖谦名不朽。

这是北宋伟大文学家苏轼与居松阳祖谦禅师饮琼品茗所留下的脍炙人口的千古传诵诗篇,也道出了松阳悠久的产茶历史。松阳这一被北宋状元沈晦誉为“桃花源”的国家生态示范区县,自古出好茶,唐代“卯山仙茶”被列为贡品,南宋“横山茶”、“下街茶”饮誉一方;1929年西湖博览会,松阳茶叶荣获一等奖。现今的“松阳银猴”,更是传承了松阳一千八百余年历史和文化,成为茶中之佳品。该茶“条索卷曲似坐猴,白毫特色披银霜”,汤色明亮、滋味鲜醇,是不可多得的高山生态云雾茶,已多年出口欧洲。以其为主的名优茶产业带动了一方经济的发展。

近年来,松阳县委、县政府大力调整农业生产结构,抓住松阳被列为国家级生态示范区建设这一契机,把茶叶作为农业支柱产业,使以“松阳银猴”为主的名优茶产业迅速发展,成为全县农村经济的一个新的增长点。通过引进良种、嫁接改造、改植换种等措施,依托良好的生态环境,建设高标准茶叶基地,现在全县茶园面积达到5.7万亩,其中以“松阳银猴”为主的无性系良种密植茶园4.6万亩,良种覆盖率81%,处于全国前列,全省第一,成为“浙江省良种茶之乡”。为了更好地接轨国内外市场,满足人们对健康、安全食品的需要,松阳县利用地处浙西南山区、土层深厚、酸碱适宜、生态环境甚佳、基本无工业污染的优势,启动无公害茶叶生产。首期实施建设了2万亩无公害茶叶基地,并有2万亩低农药残留茶生产基地被列入农业部“丰收计划”,去年抽检的7个茶样,经有关质量部门测检,全部达到无公害农残标准。目前,松阳的“绿谷青帝”和“观音露”茶叶已通过中茶所有机茶论证,“松阳银猴”通过国家级绿色食品论证。同时,松阳县重视标准化体系建设,制定了“松阳银猴”等系列产品的地方生产标准,规范苗木、栽培、鲜叶与加工、商品茶的生产技术。

“松阳银猴”名优茶的发展,为全县小康建设注入了活力。去年,全县茶叶总产量3015吨,产值1.2亿元,其中以“松阳银猴”为主的名优茶产量达2450吨,产值1.02亿元,名优茶亩均纯收入达3000多元,成为松阳农民增加收入的重要途径之一。依托茶叶产业优势,培育了“浙南茶叶市场”。进场交易的不仅有本地名优茶,还有外地名优茶,由于茶叶种类丰富,吸引了内蒙古、山东、黑龙江和我省各地200多位茶商常年驻扎在市场交易,通过市场将茶叶销往20余个省、市、自治区,还远销到欧洲各国。2002年,市场交易量达8000吨,产值3.02亿元,名列全省第二,成为省级重点农业龙头企业。同时,赤寿茶青市场、新兴茶青市场等一批茶叶专业批发市场应运而生,并出现了茶叶加工户1100余户,茶叶初制厂92个,年生产各类干茶3200吨。今年,松阳县将建设10个茶叶标准化生产示范基地和10个“松阳银猴”加工企业。

投巨资打造“松阳银猴”品牌。近年松阳县投入上百万资金,在杭州、济南等大中城市,举办了规模较大的“松阳银猴”品牌推介活动,着力将其打造为浙江省农产品著名品牌。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js/5_65784443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