苹果套袋的原理
苹果套袋
通过对苹果套袋,使苹果果实长期在全遮光条件下生长,抑制了叶绿素的形成,并逐渐消退,类胡萝卜素的黄色逐渐显现出来,从而使果皮底色变浅。摘袋后果实突遇阳光的照射,有利于花青苷的充分显现,使果实在白色或黄白色底色的基础上,显现出鲜红的色泽,从而促进红色品种全面着色。
果实袋的遮光作用越强,消隐叶绿素的作用越好,摘袋后促进全面着色的效果越好。
这就要求我们在选择果实袋时,要根据苹果着色的难易度来选择不同的果实袋。对于容易着色的红色品种,如新红星等可选用内面黑色的复合型单层纸袋或原色木浆纸单层袋。
对于难着色的红色品种,如红富士、乔纳金等一般应选用外层袋内面为黑色、内层袋为红色或黑色的双层纸袋。
除果实袋种类外,套袋时间对于着色效果也至关重要。
套袋过早,虽然抑制果皮叶绿素生成的效果好,但是由于幼果太娇嫩,环境的改变会影响到幼果的膨大,若遇高温干旱则会造成大量落果。
2019年前期高温干旱,就导致了很多落果情况的发生。
果实套袋据史料记载,在几百年前我国徽洲的雪梨就开始套桐油纸袋,而苹果套袋仅有百余年的历史,套袋技术在不同时期目的不同。
建国初期我国烟台果农为了防治苹果食心虫等食果害虫,曾给苹果套书纸袋和报纸袋。
20世纪60年代后期,随着DDT、666、1059等农药的广泛使用,虫害基本得到控制,套袋中止。
20世纪80年代末到90年代初期为了生产可供出口的红星、红富士苹果在外商的要求下,我国从日本等国引进该项技术,进口双层纸袋在苹果上应用。
主要选择树上部分果实套袋,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特别是近10年来,套袋技术在我国推广和应用越来越普遍、研究也不断深入,随即也兴起了许多套袋厂家,促使了果实套袋技术的发展。
目前在我国山东、陕西、河北、山西等地大量运用,套袋果实已由北方的苹果、梨、葡萄、桃推广到方的洋桃、荔枝、芒果、枇杷、石榴等多种水果。其中以苹果、梨应用最多。
苹果套袋原理即在苹果幼果时期,用特制的袋子将果实包起来,让其在后续的生长发育期内避开虫害、光照、药害等方面的刺激。苹果套袋一般在其成熟前摘除,可以有效提高果实的品质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js/5_65785281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