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碗村委会火龙果种植
气温不适宜吧
整碗村委会,属于坝区。距离村委会0.00公里,距离镇1.00公里, 国土面积83.76平方公里,海拔1312.00米,年平均气温17.80℃,年降水量1524.00毫米,适宜种植水稻、玉米等农作物。
有耕地4500.00亩,其中人均耕地0.95亩;有林地101800.00亩。
全村辖23个村民小组,有农户932户,有乡村人口3440人,其中农业人口3440人,劳动力2156人,其中从事第一产业人数1660人。
2012年全村经济总收入2469.91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5822.00元。?
农民收入主要以种植业、畜牧业、为主。?
火龙果耐0℃低温和40℃高温,生长的最适温度为25-35℃。
火龙果可适应多种土壤,但以含腐殖质多,保水保肥的中性土壤和弱酸性土壤为好。
火龙果之乡的影响
荔枝、龙眼、芒果、香蕉、火龙果、橙(柑、桔)可以在南方种植。
荔枝栽培技术
土壤
该植物大部分是种在丘陵、坡地,这些土壤通常有机质含量较少,土层较浅,保水保肥能力差,如不注意土壤管理,该植物的生长将受到严重影响。
施肥
定植后一个月即可开始施肥。两三年内以增加根量、促梢、壮梢为主。掌握“一梢两肥”或“一梢三肥”,即枝梢顶芽萌动时施入以氮肥为主的速效肥,促使新梢迅速生长和长叶;当新梢生长基本停止,叶色由红转绿时,施入第二次肥促使新梢迅速转绿,增粗枝干。新梢转绿之后施入第三次肥,以加速新梢老熟。定植后第一年根少树小,每株每次用复合肥25克,尿素约15克,氯化钾10克,过磷酸钙50克混合施用。幼树根系少,吸肥能力弱,每年可喷施叶面肥5至6次。
定植后1至2年生幼树的肥水管理,能促发根群和枝梢总叶面积。定植成活后的该植物幼树根系少而弱,吸收力也弱,因此不宜大肥大水。施肥以腐熟优质、以氮为主配合少量磷、钾肥、少而精、勤施薄施为原则。定植当年的幼树可以每月施稀薄的肥水1至2次。第二、三年以增加根量,促梢、壮梢为主。每次枝梢顶芽萌动施一次以氮肥为主的速效肥,促使新梢迅速生长;叶片由红转绿时施第二次肥,促使枝梢迅速转绿,提高光合效能,积累营养物质。也可在新梢转绿之后再施一次肥,以加速新梢老熟,缩短梢期。
施肥量,第一年每株每次可施尿素20克左右,或施复合肥30克左右,或稀薄的便肥中每担加入尿素200至250克或磷钾肥,每年每株1至2公斤。第二年起,施肥量应逐步提高,在前一年的基础上增加50至60%。施肥的方法,第一年幼树最好将化肥溶于水中,在树盘内泼施,第二年以后可在树冠外围土壤上开浅沟施,施后盖土,干旱时要及时灌水。
叶片对肥料的吸收快,吸收率高,因此,可在新梢转绿后进行根外施肥,以0.2%尿素,0.3至0.5%的磷酸二氢钾喷洒叶片,能促使枝梢迅速老熟。但使用浓度应特别注意,浓度过高易灼伤叶片。高温干旱时应适当降低浓度。幼龄该植物树根系弱,分布浅,易受表土水分变化的影响,在高温干旱的情况下,如土壤水分过少,将抑制枝梢的萌发生长,甚至植株干死。因此,旱季应注意灌溉保湿。雨季则要注意排除积水。
浇水
灌水、排水:水分是该植物树体的重要组成部分。该植物树苗根少且浅,受表土水分变化的影响大,在土壤干旱,大气干燥的条件下,应注意淋水保湿。雨季防止植穴积水,下沉植株宜适当抬高植位,以利正常生长。
除草
该植物菌根好气,除草、松土有助于土壤疏松通气,能促进根系的生长。幼龄树可结合间作物的管理进行除草松土。夏秋季高温多雨,杂草生长快,土壤也易板结,除草松土次数宜多;冬春气温低,干旱,杂草生长慢,除草松土次数较少。
幼树根浅,因此,根据范围内松土应浅,8至10厘米为宜,根际范围以外可深至15厘米左右。
间作
该植物幼龄果园有较大的空间和地面,充分利用土地间种、套种,有利于达到以园养园、以短养长、长短结合,增加收益的目的。并可通过对间种物的管理,防止水土流失,抑制杂草,防热保湿,促进微生物活动,加速土壤理化性质的改良。该植物幼龄期行间间种短期矮生作物,可充分利用土地,以短养长,增加收益,并可抑制杂草,防止水土流失,间作物的茎叶可作施肥和盖草材料,改良土壤。但切忌种植高杆作物、攀缘作物和吸肥力很强的作物,以免争夺该植物的养分水分和阳光。间作应加强施肥、灌溉,提高地力。
湛江市麻章区湖光镇云脚村是一个革命老区村庄,全村总人口476户2300多人,耕地面积2630亩,森林面积1100亩,其他面积300亩。耕地和森林面积比是2:1,村庄绿化覆盖率达36%。2008年,云脚村人均年收入5360元,比2007年的人均收入4300元,增长了1060元,是湖光镇农村经济增长较快的市级生态文明村。
云脚村在2000年前,全村农业生产以种水稻、番薯、甘蔗、花生为主,经济滞后,村民生活水平较低。2000年以来,云脚村两委班子把发展经济、改善村民生活做为头等大事来抓。村班子成员经过专题研究讨论经济工作,广泛征求村民代表意见,制定出调整农业结构的方案和措施。 其次,通过组织村民代表到外地参观考察,对照本村土地、气候和水源情况,村委干部大胆提出大面积种植火龙果,发展壮大经济的新思路。由于缺乏技术和经验,加上受台风的影响,20多户农民种植的火龙果几乎全部失收,经济损失30多万元。面对损失惨重的局面,村委干部不畏困难和挫折,深入农户做细致的思想工作,
同时聘请来广东海洋大学教授实地指导,总结经验教训,鼓励村民树立信心种好火龙果。累计火龙果收入18万元,种苗收入7万元。 他成功的种植技术和管理措施所带来的经济效益,使村民种植火龙果发展经济的积极性越来越高。据统计,云脚村种植火龙果从2000年开始的几户,几十户发展到2009年的430户,种植面积达到了2300多亩;由原来亩产的2000斤提高到5000斤,预计全村火龙果总收入达到2000多万元。村里迅速涌现出一批火龙果致富户,其中年总收入达到20万元以上的有20多户;10多万元的有近100户,村民生活水平逐步提高。
云脚村针对火龙果种植面积扩大后,产量也不断增长的情况,切实做好火龙果市场信息的调查了解。村里通过多渠道推介火龙果产品,多方联系各地客商开拓销路。
云脚村已成为湛江名符其实的“火龙果之乡”。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js/5_65785485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