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业奇农业网 > 技术 >

不知道这是什么香蕉?(附)

汉语名:香蕉 英文名: banana; 拉丁学名:Musa paradisiaca 马来语:pisang 别名: 甘蕉、芎蕉 科 属 域: 真核域 Eukarya 界: 植物界 Plantae 门: 被子植物门 Magnoliophyta 纲: 单子叶植物纲 Liliopsida 目: 姜目 Zingiberales 科: 芭蕉科 Musaceae 属: 芭蕉属 Musa 香蕉、菠萝、龙眼和荔枝号称“南国四大果品”。 香蕉树破土而出的较弱根出条被修剪去除,留下较强壮的生长成能结果的植株。栽培品种数百个,世界各地因同品种异名而出现一些混乱。食用香蕉的记载很早就见于希腊文、拉丁文和阿拉伯文著作。也许最重要的种类就是普通香蕉(M. sapientum, 圣者香蕉),该种有多个品种,最常种的是「大米歇尔」 (Gros Michel)。食用香蕉的记载很早就见於希腊文、拉丁文和阿拉伯文著作。亚历山大大帝远征印度时就见过香蕉。发现美洲后,香蕉从加那利群岛引入新大陆,先在伊斯帕尼奥拉(Hispaniola)岛栽培,不久扩展到其他岛屿和大陆。栽培面积不断扩大,在许多地区成为主食。19世纪香蕉出现於美国的市场上。 香蕉喜湿热气候,在土层深、土质疏松、排水良好的地里生长旺盛。在类似牙买加南部的半干旱地区灌溉栽培也已成功。可用吸根和假鳞茎分株栽培;第一次收获需10~15个月,之后几乎连续采收。 香蕉---层层开花,层层结果.需要频繁修剪以除去生长过多的新株,预防植株的拥挤。商业上理想的香蕉每束至少9串,重22~65公斤(49~143磅)。1公顷土地年产300多束,成熟果实碳水化合物含量高达22%,主要是糖分;含丰富的钾及维生素A、C,蛋白质和脂肪含量低。含水分75%。香蕉可鲜食,也可炸食或捣碎做馅饼或布丁。也可用於松饼、糕点、面包的调味。 大蕉是烹食品种,与其他香蕉不同之处是成熟果主要含淀粉而不甜,在热带广泛栽培食用并外销於大城市。美国进口香蕉最多,其次是英国及西欧国家。香蕉一般不到成熟就采收,即使在产地销售也是如此。供出口的香蕉,采收前的成熟度取决於市场的距离和运输方式。运达后用乙烯催熟。出口国与北美和欧洲的消费地之间有专用冷藏船运输。 世界主要生产基地有中美洲和西印度群岛的哥斯达黎加、洪都拉斯、危地马拉、墨西哥、巴拿马、多米尼加共和国、瓜德罗普(Guadeloupe)、牙买加和马提尼克(Martinique),南美的巴西、哥伦比亚和厄瓜多尔,非洲的加那利群岛、埃塞俄比亚、喀麦隆、几内亚和尼日利亚,中国的台湾岛、海南岛。 香蕉为芭蕉科植物甘蕉的果实。原产亚洲东南部,我国 海南、台湾、广东、广西、福建、四川、云南、贵州等也均有栽培,以台湾、广东最多。秋季果实成熟时采收,经处理脱涩后,洗净鲜用。我国栽培的有甘蕉,粉蕉两个品种。甘蕉果形短而稍圆,粉蕉果形小而微弯。其果肉香甜,除供生食外,还可制作多种加工品。 香蕉是人们喜爱的水果之一,欧洲人因它能解除忧郁而称它为“快乐水果”,而且香蕉还是女孩子们钟爱的减肥佳果。香蕉又被称为“智慧之果”,传说是因为佛祖释迦牟尼吃了香蕉而获得智慧。香蕉营养高、热量低,含有称为“智慧之盐”的磷,又有丰富的蛋白质、糖、钾、维生素A和C,同时膳食纤维也多,是相当好的营养食品.

不知道这是什么香蕉?(附)

[编辑本段]品种分类

香蕉的品种 在4种类型的香蕉中,作为香蕉的主栽品种都不少。有人统计,全世界香蕉品种约有300多个,我国台湾省有80个,大陆诸省区有30余个。我国以栽培香牙蕉类为最普遍,也有小面积栽培大蕉、粉蕉和龙牙蕉。 1.大种高把 大种高把香蕉属高干型香牙蕉,又称青身高把、高把香牙蕉,福建称高种天宝蕉,为广东省东莞市的优良品种。植株高大健壮,假茎高260~360厘米,假茎茎部周长85~95厘米;叶片长大,叶鞘距较疏,叶背主脉披白粉;果穗长75~85厘米,果梳数9~11梳,果指长19.5~20厘米;果肉柔滑、味甜而香,可溶性固形物20%~30%;在一般情况下单株正造产量为20~25千克,最高可达60千克。该品种产量高、品质好、耐旱和耐寒能力都较强,受寒害后恢复生长快,但易受风害。 2.高脚顿地雷 高脚顿地雷属高干型香牙蕉,为广东省高州市优良品种之一。植株最高大,假茎高300~400厘米,周长70~80厘米,假茎下粗上细明显;叶片窄长,叶柄细长,叶色淡黄绿色,叶鞘距疏;果穗中等长大,果梳及果指数均较少但单果长且重;果指长20~24厘米,单果重150克以上,可溶性固形物为20%~22%,品质中等;在一般栽培条件下单株产量达25~30千克,高产者可达70千克。该品种果形长大、产量高,品质也较好,但对肥、水、温的要求较高,在珠江三角洲经济性状表现不甚理想,抗风能力极差、受霜冻后恢复能力低,也易感染香蕉束顶病。 3.齐尾 齐尾属高干型香牙蕉,主要分布在广东高州市,为高州市的优良品种。植株假干高300~360厘米,茎周65~80厘米,茎干上下较均匀,皮色淡绿;叶片较直立向上伸长,叶片窄长,叶柄较细长、叶鞘距疏、叶片密集成束尤其在抽蕾前后甚明显,故名;正造果穗较长大,一般情况下果穗梳数及果数与高脚顿地雷相似。平均果穗梳数为8~10梳,果指长18~22厘米,单果重130~140克,可溶性固形物19%~20%,品质中上;在正常的情况下单株产量可达25~30千克,最高可达50千克。该品种产量高,果指长,是出口及适于北运的品种之一,但抗风力较差、抗寒和抗病能力弱,要求水肥条件较高。该品种有高脚齐尾和矮脚齐尾两个品系。 4.河口高把香蕉 河口高把香蕉属高干型香牙蕉,为云南河口县主要栽培品种。植株高大、假茎高260~300厘米,梳形整齐、果指数较多,通常每果穗有果10梳,果指200多个,果指长15~21厘米;果实品质柔滑香甜。品质好;在一般栽培条件下单株产量为20~40千克,个别高产单株达50千克。该品种产量高,品质好十分适宜高温多湿及肥水充足的地区栽种。 5.仙人蕉 仙人蕉属高干型香牙蕉,是从台湾省北蕉的突变中选育出来的,其综合性状极似北蕉,为台湾省的主栽品种。植株瘦高,假茎高270~320厘米,叶片较北蕉稍长而宽、色较淡绿;果实含糖量高但品质较北蕉稍差,因果皮较厚。果实较耐贮运;株产优于北蕉;对束顶病的抵抗力强,适于较瘦瘠的山地粗放栽培,但生育期比北蕉长15~30天,抗风能力也较差。 此外,油蕉、云南高脚蕉、广西高型香蕉、波约(也称台湾青皮)、巴西蕉等均属高干型香牙蕉。 6.矮脚顿地雷 矮脚顿地雷属中干型香牙蕉,为广东高州市等地的主栽良种之一。植株假茎高250~280厘米,生势粗壮,叶片长大,叶柄较短;果穗较长、梳距密。小果多而大,果指长18~22厘米,可溶性固形物20%~22%,品质和风味优于高脚顿地雷及齐尾,品质中上;一般单株产量为20~28千克,个别可达50千克。该品种产量稳定,适应性强,抗风力中等,耐寒力较强,遭霜冻后恢复较快。 7.威廉斯 威廉斯属中干型香牙蕉,从澳大利亚引入。植株假于高250~280厘米、周长47~58厘米;叶片较长达175~193厘米,叶片稍直立生长;果穗长65~80厘米,梳形较好,果指排列紧密、果指直,梳数也较多为8~10梳。果数稍少;果指较长。果指为19~23厘米,品质中等。该品种果形商品性状好,但抗风力较差,也较易感叶斑病。在我国各产区性状表现不一,反映也不同。 8.广东香蕉2号(原63-1)原名63-1,属中干型香牙蕉,由广东省农业科学院果树研究所从引入的越南香蕉中芽变选育而成。植株假茎高200~265厘米,叶片长203~213厘米,叶柄长38厘米,叶片稍短阔;果穗较长大为70~85厘米,果穗梳数及果指数较多,分别为10~11梳。165~210个,果指稍细长为18~23厘米,单果重125~145克,全糖含量19.8%,品质中上;一般单株产量为22~32千克,抗风力较强近似矮干香蕉,抗寒抗病中等,耐贮性中等,受冻后恢复生长较快。该品种丰产、果型好、品质较好、适应性强,适宜各地种植,但对水分、土壤要求较高。 9.广东香蕉1号 原名74-1,属矮至中干型香牙蕉,由广东省农业科学院果树研究所于1974年从高州市的高州矮香蕉中芽变选育而成。植株假茎高200~240厘米,假茎粗壮。上下较均匀;叶长200厘米、叶柄长36厘米,叶片较短阔;果穗中等长大,穗长68~76.3厘米,果梳数较多为10~11梳,果数较多为190~208个,果指长17~22厘米,单果重100~130克,全糖含量19.4%,品质中上;一般单株产量为18~27千克,抗风、抗寒、抗叶斑病较强,耐贮性中等。该品种丰产、稳产、抗逆能力强,受寒后恢复生长快,是十分适合在华南地区特别是沿海多台风地区栽培的新品种。但在栽培上对土壤、肥水条件要求较高,要注意疏松土壤、适当排灌。 此外,广东大种矮把、东莞中把、中山牙蕉、台湾的北蕉、云南河口中把、广西龙州中把等品种均属中干型香牙蕉。 10.高州矮香蕉 高州矮香蕉属矮干型香牙蕉,是高州市地方品种之一。植株假茎矮而粗壮,假茎高150~170厘米;叶宽大、叶柄短、叶鞘距密;果槽短,果梳距密、果指数多、果型稍小、果指长16~20厘米,果实品质较优良;一般栽培情况下,单株产量13~18千克。最高可达28千克;抗风力强、抗寒力也强,受寒害后恢复较快,也较耐瘦瘠土壤,适于矮化密植栽培但产量低、果形小、抗束顶病能力弱。 11.天宝蕉 天宝蕉属矮干型香牙蕉,又称矮脚蕉、本地蕉、度蕉,原产福建省天宝地区,现为福建闽南地区主要栽培品种之一。假茎高160~180厘米,叶片长椭圆形,叶片基部为卵圆形,先端纯平,叶柄粗短;果肉浅黄白色。肉质柔滑味甜、香味浓郁,品质甚佳;单株产量一般为10~15千克,抗风力强。该品种品质好、适宜密植、适应沿海地区栽种,为北运和外销最佳品种之一,但耐寒力较差、抗病力弱、品种存在退化现象,在栽培中应予注意。 12.广西矮香蕉 广西矮香蕉属矮干香牙蕉,又名浦北矮、白石水香蕉、谷平蕉等,为广西主栽香蕉品种。据刘荣光报道:广西矮香蕉植株假茎高150~175厘米、周长46~55厘米,叶长140~161厘米,叶宽65~78厘米,叶幅275~310厘米;果穗长50~56厘米,果梳9~12梳,果指数135~183个,果指长16.2~19.2厘米,品质上乘;单株产量一般为11~20千克,抗风和抗病能力强但果指较小。 此外,广西的那龙香蕉、云南红河矮蕉、从墨西哥引进的墨西哥香蕉等均属矮于香牙蕉。 13.畦头大蕉 畦头大蕉属大蕉类型,为广东新会的地方品种之一。据许林兵等报道:畦头大蕉植株假茎高350~400厘米,茎周85~99厘米。上下大小一致,果梳及果指数多,果指畏11~13.5厘米;可溶性固形物24%~25%,品质与其他大蕉相同;单株产量一般为15~27千克,抗风性好但生育期较长。 此外,广东顺德市的顺德中把大蕉、广西的牛角蕉、福建的柴蕉、四川的板蕉、云南的饭蕉等均后大蕉类型。 14.西贡蕉 西贡蕉属粉蕉类型,又名粉沙蕉、米蕉、糯米蕉、蛋蕉,约在1932年从越南引入,为广西南宁、龙州一带的主栽品种,各产区均有引种。植株假茎高400~500厘米,叶柄极长达70厘米,叶色淡而有红色斑纹。叶片背面密披蜡粉;果糟梳数多达14~18梳,果指数多,果形似龙牙蕉但较大,两端渐尖、饱满,果指长11~13.5厘米,果皮薄,皮色灰绿,成熟时为淡**且易变黑;果肉乳白色、肉质嫩滑味甚甜,可溶性固形物24%,最高达28%,香气稍淡;一般情况下单株产量15~20千克,抗风、耐寒耐旱适应性强。该品种产量中等、品质优、抗逆性强但皮薄易裂、不耐贮运,又易感染巴拿马枯萎病。 此外,1982年从孟加拉引入广东省农业科学院的孟加拉蕉、中山大粉蕉等均后粉蕉类型。 15.美蕉 美蕉属龙牙蕉类型,又名龙牙蕉或过山香蕉,为福建省的主栽品种。植株假茎高340~400厘米,色黄绿具少数褐色斑点;叶窄长,叶柄沟深;果形纹短而略弯。果指长13.0~16.5厘米、饱满、两端饨尖、果皮甚薄,成熟后皮色鲜黄美观、无斑点;果肉乳白色,果肉组织结实、肉质柔滑而香甜,可溶性固形物23%~26%;单株产量一般15~20千克,耐寒。该品种产量一般,但品质好、适应性强、抗风力弱,易感巴拿马枯萎病。 此外, 1984年从云南景洪引入广东省农业科学院果树研究所的云南孟加拉等也属龙牙蕉类型。 香蕉的分类 蕉类在植物学上属于单子叶纲,芭蕉目,芭蕉科,芭蕉属。香蕉有两个祖先,即尖叶蕉和长梗蕉。香蕉栽培种就是这两个原始野生蕉种内或种间杂交后代进化而成的。香蕉是一个统称,别名芎蕉(是因果指稍弯而得名),甘蕉(在古代已有此称),芭蕉,农蕉。我国习惯上依据香蕉的茎、叶、花、果的形态区分为香蕉、大蕉、龙牙蕉与粉蕉。1955年西蒙氏提出了香蕉标分分类法,20世纪80年代,广东省果树研究所等应用同工酶、染色体、果实性状与植物学形态,对国家果树种质广州香蕉圃保存种植的100多个品种品系进行分类,摸出了一些规律。 西蒙氏分类法. 西蒙氏分类法是用标分法以香蕉的15项性状作为标准,然后用与尖蕉、长梗蕉逐项比较,按其异同分别标分,凡香蕉性状与尖蕉同者,给予1分,与长梗蕉同者给予5分,性状介乎尖蕉、长梗蕉两者之间的,按其相同程度,分别给予2~4分,由得分多少来确定所受尖蕉与长梗蕉影响的大小,作为分类的依据(表5)。 表5 香蕉标分分类法的形态表征表 分类标志 尖叶蕉(简称M.A) 长梗蕉(简称M.B)

1.假茎色泽 或深或浅着有褐斑或黑点边 不显著或无

2.叶柄槽 缘直立或向外,下面具膜翼,不紧裹假茎 边缘向下,下部无叶翼,紧裹假茎

3.果轴 一般有茸毛或毛 光滑无毛

4.果梗 短 长

5.胚珠 每心室具两行整齐胚珠 每心室具四行不整齐胚珠

6.苞片肩 一般较高(苞片茎部至苞片最阔处之高与苞片高之比<0.28) 一般较低而宽(比例>0.30)

7.苞片卷曲程度 苞片展开向外弯曲且向上卷 苞片仅掀起,但不反卷

8.苞片的形成 披针形成长卵形 宽卵形

9.苞片尖端 锐尖 钝尖

10.苞片色泽 外部红、暗紫或**,内部粉红、暗紫或褐色 外部为明显的褐紫色,内部为鲜艳的绯红

11.苞片褪色 内部由上至下渐褪至** 内部均匀褪色

12.苞痕 突起 微突起

13.雄花游离瓣的形状 瓣尖下或多或少皱纹 罕有皱纹

14.雄花被瓣色泽 乳白色 或多或少有粉红色

15.柱头色泽 橙**,艳** 奶油色、浅**或粉红色

注:据Simmonds和Shepherd,1955年。 根据表列的性状标分,香蕉栽培种中标分15~23分的来源于尖叶蕉,标分26分或更多的为尖叶蕉与长梗蕉的杂交种。

[编辑本段]分布区域

原产于亚洲东南部热带、亚热带地区。 我国是世界上栽培香蕉的古老国家之一,目前国外主栽的香蕉品种大多由我国传去。香蕉分布在东、西、南半球南北纬度30°以内的热带、亚热带地区。世界上栽培香蕉的国家有130个,以中美洲产量最多,其次是亚洲。我国香蕉主要分布在广东、广西、福建、台湾、云南和海南,贵州、四川、重庆也有少量栽培。广东以湛江、茂名、中山、东莞、广州、潮州为主产区;广西以灵山、浦北、玉林、南宁、钦州为主产区,福建主要集中在漳浦、平和、南靖、长泰、诏安、华安、云霄、龙海、厦门、南安、莆田和仙游等县(市、区),台湾的香蕉以高雄、屏东为主栽区,其次是台中和台东等地。

[编辑本段]生长环境

1.温度 分布区大多年平均21℃以上,少数20℃左右,香蕉要求高温多湿,生长温度为20-35℃,最适宜为24-32℃,最低不宜低于l5. 5℃。香蕉怕低温、忌霜雪,耐寒性比大蕉、粉蕉弱.生长受抑制的临界温度10℃,降至5℃时叶片受冷害变黄,1-2℃叶片枯死。果实于12℃时即受冷害,催熟后果皮色泽灰黄,影响商品价值。 2.土壤与水分 香蕉根群细嫩,对土壤的选择较严,通气不良结构差的粘重土或排水不良,都极不利于根系的发育,以粘特含量<40%、地下水位在1m以下的砂壤士,尤以冲积壤土或腐殖质壤土为适宜。实践证明,如土壤物理性状不好,即使肥水供应十分充足,也难以促进香蕉正常生长。土壤pH值4. 5~7.5都适宜、以6. 0上为最好,因5.5以下土壤中镰刀菌繁殖迅速而凋萎病易于侵害。盐性环境香蕉虽不甚敏感,但土壤含可交换性钠离子若超过300mg/L.时也不适宜。降雨量以每月平均100mm最为适宜,低于50mm即属干燥季节,香蕉因缺水而抽蕾期延长、果指短、单产低。如蕉园积水或被淹,轻者叶片发黄、易诱发叶斑痫、产量大降,重者根群窒息腐烂以致植株死亡。 3.风 香蕉叶片大、假茎质脆、根浅生,容易遭受风害。风速25-30km/h叶片撕烂、叶柄吹折,65km/h.假茎折断或整株吹倒;100km/h能将整个蕉园摧毁。

[编辑本段]价值意义

香蕉果实香甜味美,富含碳水化合物,营养丰富,据分析,每100克果肉中含碳水化合物20克、蛋白质1.23克、脂肪0.66克、粗纤维0.9克、无机盐0.7克,水分占70%,并含有维生素A原(胡萝卜素)、维生素B1、维生素B2、维生素C以及维生素U等多种维生素,此外,还有人体所需要的钙、磷和铁等矿物质。 其中香蕉含有相当多的钾(一条中等大小的香蕉含有451mg的钾)和镁。钾能防止血压上升及肌肉痉挛;而镁则具有消除疲劳的效果。香蕉也是一种天然的制酸剂。由於香蕉对消化、吸收相当良好,因此从小孩、到老年人,都能安心地食用,并补给均衡的营养。 香蕉果实除作水果外,非洲、亚洲、美洲热带地区也作为粮食。香蕉果实除鲜食外,还可以制成各种加工制品和提取香精原料;香蕉植株具有高的药用价值:果实性寒,能滑大肠、通便,润肺;茎、叶可利尿,能治水肿、脚气;根捣碎后可治疮毒、结热和痢疾;花和花苞可治吐血和便血。新鲜的干茎、吸芽和雄芽也含丰富的营养物质,粉碎后可作猪饲料。假茎的纤维可制绳索、麻袋和造纸。总之,香蕉作为水果、粮食能满足消费者的需要,对于南方农村起着脱贫致富的作用。 1.香蕉的营养价值 香蕉属高热量水果,据分析每100克果肉的发热量达378焦耳。在一些热带地区香蕉还作为主要粮食。香蕉果肉营养价值颇高,每100克果肉含碳水化合物20克、蛋白质1.2克、脂肪0.6克;此外,还含多种微量元素和维生素。其中维生素A能促进生长,增强对疾病的抵抗力,是维持正常的生殖力和视力所必需;硫胺素能抗脚气病,促进食欲、助消化,保护神经系统;核黄素能促进人体正常生长和发育。 2.香蕉的用途 香蕉果实除作鲜果食用外,还可用于加工,如熟香蕉可制成香蕉粉,用于制糕饼及面包;果实经发酵后可酿造香蕉酒或提取酒精;成熟果实可加工制罐、果脯、香蕉干、果汁、香精等。香蕉的假茎、吸芽、花蕾都含有大量的营养物质,是很好的青饲料,可用于喂猪。假茎与叶富含纤维素,可制作绳、编织物和造纸;假茎的汁液可提制出一种食品防腐剂和染料的固定剂,假茎的灰分含碱量很高,可用于制碱水。假茎、叶的钾含量较高,切碎后回田有增加土壤有机质和疏松土壤的作用,同时还增加了土壤的钾。 3.经济意义 香蕉是广西的重要热带水果,在广西水果生产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栽培面积1990年为1万余公顷,占全自治区水果栽培总面积的3.29%;1991年则达15333公顷,占4.45%; 1992年达23406公顷,占5.96%。产量1990~1992 年分别达179600吨、327000吨和494800吨,在全自治区水果总产量中分别占17.02%、26.78%和33.21%。香蕉总产值(按市场收购价计算)1990年为14368万元,1991年为26160万元,1992年为39584万元。香蕉生产带来的社会效益(如采后处理、包装、装卸、流通中的运费、各种税收等)按产值计算,分别达1.4亿元、2.6亿元和3.9亿元;广西香蕉生产总的经济效益分别为2.87亿元、5.23亿元和7.91亿元。世界香蕉年贸易量约为1000万吨,1990年世界香蕉港口交货价:德国汉堡(由中美洲各国供货)为750美元/吨、纽约(由中美和南美洲各国供货)为566美元/吨、日本(由菲律宾供货)为537美元/吨、法国(由马提尼克供货)为944美元/吨;1991年上述口岸交货价分别为665美元/吨、572美元/吨、567美元/吨和1064美元/吨。我国香蕉出口主要是台湾省,大部分销往日本;大陆各省由于栽培技术较落后和不规范,采后处理、包装、贮运及销售也非常落后,因而二三十年来极少有出口,今后在栽培上如能分期种植、早断蕾套袋、重视肥水管理与病虫害防治,采收时,重视轻采垫放、田间落梳、防腐处理、割梳和纸箱包装,贮运时在低温(15℃)条件下进行,预计是可以达到出口标准,冲出国门,挤进国际市场。 食用价值 从营养角度看,香蕉是淀粉质丰富的有益水果,(因此不宜多吃,容易发胖)而从中医学角度去分析,香蕉味甘性寒,可清热润肠,促进肠胃蠕动,但脾虚泄泻者却不宜。凡事总有合理解释,香蕉性寒,根据「热者寒之」的原理,最适合燥热人士享用。痔疮出血者、因燥热而致胎动不安者,都可生吃蕉肉。 不过,正因为香蕉性寒,体质偏于虚寒者,最好避之则吉。例如胃寒(口淡胃胀)、虚寒(泄泻、易晕)、肾炎(也属虚寒)、怀孕期脚肿者,最好不要生吃香蕉。除非蕉肉经过蒸煮,寒性减退后才可进食。至于寒咳本不应吃香蕉,但将香蕉蒸熟再吃,则可接受。 民间验方更有用香蕉炖冰糖,医治久咳;用香蕉煮酒,作为食疗。近代医学建议,用香蕉可治高血压,因它含钾量丰富,可平衡钠的不良作用,并促进细胞及组织生长。用香蕉可治疗便秘,因它能促进肠胃蠕动。最有趣的,莫过于德国研究人员表示,用香蕉可治抑郁和情绪不安,因它能促进大脑分泌内啡化学物质。 总之,身体燥热者大可一日一香蕉,但如害怕香蕉性寒,可选吃大蕉(通便力更强)、皇帝蕉等其它品种。 中医的角度香蕉的价值 林立行中医师说,香蕉性寒味甘,远古书籍中早有记载其营养价值,功效包括清热解毒、润肠通便、润肺止咳、降低血压和滋补作用等,属于优质水果,真正价廉物美。 不过,香蕉性质偏寒,胃痛腹凉、脾胃虚寒的人应少吃。 香蕉对身体的几大奇效 香蕉是热带水果中的“平民”,价格便宜又香甜可口,是百姓水果盘中的“常客”,香蕉还有哪些功效你了解吗?今天,我们一起来听听营养师的说法。 运动场上,特别是一些“耗时”的体育竞赛,如网球赛等,时而看到选手在小休时,剥香蕉来吃,是为填饱肚子,还是补充精力? 运动时,不适合吃太饱,半途吃香蕉,主要目的是补足身体迅速流失的能量。 营养师说,足球、网球运动员喜欢在上场前吃香蕉,这有助于临场表现。从营养的角度来分析,香蕉的糖分可迅速转化为葡萄糖,立刻被人体吸收,是一种快速的能量来源。 香蕉属于高钾食品,钾离子可强化肌力及肌耐力,因此特别受运动员的喜爱。 香蕉有助降低血压 营养师说,钾对人体的钠具有抑制作用,多吃香蕉,可降低血压,预防高血压和心血管疾病。研究显示,每天吃两条香蕉,可有效降低10%血压。 很多母亲喜欢在孩子便秘时,给孩子吃香蕉,这也绝对正确。营养师说,香蕉内含丰富的可溶性纤维,也就是果胶,可帮助消化,调整肠胃机能。

浦北县有多少个乡镇

(一)香蕉类

我国香蕉品种属Musa AAA类群,Dwarf cavendish亚群(香芽蕉),栽培品种十分丰富,约几十个,可归纳为矮秆香芽蕉;中秆香芽蕉;高秆香芽蕪三大类别,八大株型品种(矮秆矮脚、矮秆中脚、矮秆高脚,中秆矮脚、中秆中脚、中秆高脚,高秆矮脚、高秆高脚)。

1.矮秆香芽蕉

茎秆矮粗,上、下茎粗较均匀,茎高115~200cm,叶柄、叶片短,叶距、果梳梳距密。果穗细小,单株产量低,果指短小、弯度大,果梳不太整齐,三层果多。全糖量偏低,果实风味中等,唯独香味较浓。抗风性强,耐寒、耐病性差(冬期花蕾抽出困难,易感香蕉束顶病和叶斑病)。主要栽培品种有:

(1)天宝矮蕉

矮秆中脚品种,原产福建天宝,为闽南主栽品种,茎高140~175cm,茎粗47~58cm。果穗长45~65cm,果指数145~185只,果指长15.8~19cm。果弯月型,果实含糖量较低,香味较浓,品质中等。一般株产11~20kg,单产(按1/15hm2计算,下同)1600kg,高产2600kg。抗风力强(10级风力倒株率少于4%),抗病性较差,低温下抽蕾困难,适于沿海地区栽培。因单产低、果指短小,栽培面积有逐年缩小的趋势。

属矮秆中脚栽培品种还有:广西浦北矮、广东阳江矮、海南文昌矮、云南红河矮等,其品种性状与天宝矮蕉十分相似。

(2)赤龙高身矮蕉

矮秆高脚品种,原产海南横流,为海南西南部主栽品种。茎高165~200cm,茎粗54~62cm。果穗长53~78cm,果指数155~205只,果指长16.8~19.8cm。果形弯月,果实品质中等。一般株产13.5~22kg,单产1800~2800kg。抗风力强,耐寒、抗病性较差,在海南栽培表现较好,为矮秆蕉优良品种,适于华南沿海地区推广应用。

属矮秆高脚栽培品种还有:广东高州矮、云南高身红河矮等,其品种性状与赤龙高身矮蕉无明显差异。

2.中秆香芽蕉

茎秆高度中等(185~330cm),茎粗大,上、下茎粗差异较小或较大,叶柄、叶片中等长或较长,叶距、果梳梳距中等或较疏。果穗中等或较长,果指中等或较长,果形较弯或微弯,果梳较整齐,三层果数中等或较小。全糖量中等或较高,果实风味中上或优良,抗风性较强或较差,耐寒性中等或较强,耐病性中等或较强,适应性较广。

(1)广东香蕉1号

中秆矮脚品种,是广东省果树研究所从高州矮品种的优良自然芽变单株选出育成。已在广东、海南、广西推广应用达2500余hm2。茎高185~235cm,茎粗55~63cm。果穗长57~85cm,果指数160~220只,果指长17.8~20.6cm。果形稍弯,果实品质中上。一般株产15.5~27.5kg,单产2200~3300kg。抗风力较强(10级风力倒株率13%),抗病性中等,耐寒性稍差。具有集抗风力强矮秆蕉株型与高产、果质中上中秆蕉优良性状于一体的特性,适于台风区栽培,近年成为广东湛江市、海南儋州市主载品种之一。

属中秆矮脚栽培品种还有:广东大种矮把、萝岗矮把、云南上允矮把、河口矮把、海南赤龙矮把等,其品种特性与广东香蕉1号近似,但产量与果质的表现差于或稍差于广东香蕉1号。

(2)东莞中把(又称黑脚芒)

中秆中脚品种,原产广东麻涌,为珠江三角洲主栽品种。茎高215~275cm,茎粗53~63cm。果穗长60~88cm,果指数156~215只,果指长17.8~20.8cm。果形稍弯,果实品质中上。一般株产15.5~28kg,单产1900~2900kg。抗风力、耐寒性中上,抗病性、适应性较强,适于我国各蕉区栽培。

(3)威廉斯-6号

中秆中脚品种,为威廉斯品种的优系,原产澳大利亚,近年在广东、广西、海南等省大面积推广应用。茎高230~285cm,茎粗52~62cm。果穗长65~100cm,果指数142~205只,果指长18.5~22cm。果形稍直较长,排列紧贴,梳型美观、便于包装,果实品质中上。一般株产16.5~30kg,单产2100~3200kg。抗风力、抗病性中等,耐寒性稍强,适于各蕉区栽培,可作外销生产品种。

(4)广东香蕉2号

属中秆中脚品种,是广东省果树研究所从越南chu?i tien品种的优良芽变单株选出育成。已在广东、海南、广西等省地推广应用达6000余hm2。茎高220~260cm,茎粗54~65cm。果穗长63~95cm,果指数158~215只,果指长18.3~22cm。果形微弯较长,全糖量较高,香味较浓,果实品质优良。一般株产17~31kg,单产2150~3250kg。抗风力中上(9级风力倒株率12.5%),适应性较强,唯独耐寒性稍差。集抗风力中上中秆中脚蕉株型与高产、优质高秆蕉优良性状于一体,适于沿海地区栽培,还可供外销生产推广应用。

属中秆中脚栽培品种还有:台湾北蕉、广东矮身矮脚屯地蕾、广西玉林中把等,其品种性状与东莞中把近似。

(5)高身矮脚屯地蕾

中秆高脚品种,原产广东高州,为广东粤西地区主栽品种之一。茎高250~300cm,茎粗52~63cm。果穗长62~95cm,果指数154~210只,果指长18.2~21.5cm。果形微弯,果实品质中上。一般株产16~29kg,单产1950~2950kg。抗风力中下,抗病、耐寒性中等,适应性较强,适于各蕉区栽培。

(6)大种高把(又称大种龙芽、大叶青)

中秆高脚品种,原产广东东莞麻涌,为珠江三角洲主栽品种之一。茎高255~310cm,茎粗53~64cm。果穗长64~98cm,果指数150~205只,果指长18.2~21.6cm。果形微弯,果实品质优良。一般株产16.5~29.5kg,单产2000~3000kg。抗风力中下,抗病、耐寒性中上,适应性较强,适于各蕉区栽培。

(7)台湾8号

中秆高脚品种,选自台湾蕉,为广东、海南、广西近年推广良种。茎高265~335cm,茎粗49~59cm。果穗长65~105cm,果指数145~205只,果指长18.6~22.3cm,果形稍直较长,梳型整齐美观,便于包装运输,果实品质中上。一般株产16.5~30.5kg,单产2050~3150kg。抗风力较差,抗病、耐寒性较好,适于台风较小地区栽培,可作外销生产品种。

属中秆高脚栽培品种还有:高身威廉斯、波约、广东的黄把头、白油身、潮安高把、云南河口高把、广西玉林高把、海南陵水台湾蕉等,其品种性状与大种高把基本相近,仅在茎秆色泽、粗度,叶片开张、果实腊质、果形或产量等性状上存在某些差别。如黄把头以茎秆、叶柄呈黄绿色、黑褐斑较小著称,白油身以果皮披蜡质呈油蜡状著称等。

3.高秆香芽蕉

茎秆高大,270~450cm,上茎细,下茎粗,差异大,叶柄、叶片长,叶距、果梳梳距疏。果穗长,果指长大,果形微弯或较直,果梳整齐、三层果少。全糖量较高,果实风味中上或上等,抗风力差,耐寒性中等或较强,耐病性中等或较强。

(1)仙人蕉

高秆矮脚品种,原产台湾,由台湾北蕉变异而来,为台湾主栽品种。茎高270~385cm,茎粗50~59cm。果穗长60~110cm,果指数140~200只,果指长18.6~22.3cm。果形较直长大,果实品质中上。一般株产16~30kg,单产1900~3050kg。抗风力差,抗病、耐寒性较好,适于台风较小地区栽培,可作外销生产品种。80年代,台湾香蕉研究所从该品种的组培苗选出抗黄叶病台蕉1号新品系。

属高秆矮脚栽培品种还有:广东高脚齐尾,企身高脚屯地蕾、广西玉林高脚,其品种性状表现与台湾仙人蕉近似。

(2)垂叶高脚屯地蕾

属高秆高脚品种,原产广东高州,为茂名市主栽品种,尤以高州栽培为多,是高脚屯地蕾一个优良品系。茎高290~465cm,茎粗51~59cm。果穗长68~115cm,果指数140~215只,果指长19~23cm。果形较直,长大、型好,含糖量较高(20%~21.5%)果实品质优良。一般株产18~34kg。抗风力差(9级风力倒株率80%),抗病、耐寒性较好,适于台风小的地区栽培,为优良外销生产品种。

属高秆高脚栽培品种还有:广西高型香蕉、云南高脚香蕉,其品种植株形态与垂叶高脚屯地蕾相近,但产量与果指质量不及垂叶高脚屯地蕾。

(二)大蕉(含灰蕉)类

(1)顺德中把大蕉(又称中脚大蕉)

原产广东顺德。茎高235~295cm,茎粗52~62cm。果穗长55~75cm,果指数100~155只,果指长13~17cm。果形直且起棱,后熟皮较厚,色淡黄或土黄,肉质软滑,甜带微酸,全糖量20%~23%,无香味。植株生势壮旺,对土壤、肥水要求没有香蕉严格。株产12~22.5kg,单产1650~2425kg。抗风力、耐寒、耐瘠、耐病、适应性均强,不论平原或山地、南部或北部均可栽培。

(2)灰蕉(又称粉大蕉、牛奶蕉)

茎高270~400cm,茎粗55~65cm。果形直且起棱,甚似大蕉,但果皮披白粉,皮厚。肉质软滑,乳白色,无香味,甜度较低,但无酸味。株产14~25kg。抗性与适应性近似大蕉,稍感黄叶病。

(三)粉蕉(包括龙芽蕉)类

(1)粉蕉(又称糯米蕉、米蕉、美蕉、旦蕉)

茎高250~380cm,茎粗50~62cm。果穗长45~85cm,果指数105~185只,果指长10~14cm。果形直间有微弯,棱不明显,果皮青绿披少量白粉,后熟皮薄,色淡黄或**,肉质滑,味甜,含糖高(23%~26%),微香(彩图12)。植株生势壮旺,对土壤、肥水要求不甚严格。株产10~22kg。抗风力较差,耐寒、耐病性(束顶病、叶斑病)较强,适应性较广,华南平原及丘陵、山地均可栽培,但易染黄叶病,卷叶虫为害较烈。

(2)西贡蕉(又称象芽蕉)

原产越南,为广西南宁、龙州、四川南部长江沿岸主栽品种,茎高290~430cm,茎粗54~66cm。果穗长55~95cm,果指长12~16cm。果实形态与粉蕉相同,仅是青果皮色较青绿,果实品质与粉蕉相同。株产12.5~25kg,植株高大粗壮,耐寒性、抗旱性较强,抗风、抗病性与适应性与粉蕉同。由于该品系果较大、高产,种植面积逐步扩大。

(3)中山龙芽蕉(又称过山香、沙香)

原产广东中山。茎高240~350cm,茎粗48~57cm。果穗长45~65cm,果指数90~150只,果指长9~14cm。果身近园略弯,后熟皮薄,色鲜黄,肉质粉滑,含糖较高(21%~24%),有特殊香味,品质优异。株产9~17kg。耐寒性介于香蕉与粉蕉之间,较耐花叶心腐病、叶斑病,但易染黄叶病,抗风、抗虫性(象鼻虫)较差。适于华南地区排水良好水田或坡地栽培。

浦北县隶属于广西壮族自治区钦州市,位于广西南部,钦州市东北部,东靠玉林市的博白县,南邻北海市的合浦县,北与南宁市的横县、贵港市和玉林市的兴业县接壤,县城距离首府南宁约210公里,距离沿海开放城市北海市约为120公里。

浦北县版图总面积2520平方公里,截至2014年末,下辖2个街道、14个镇,总人口92.06万人。

2014年,该县完成地区生产总值144.3亿元,比2013年增长14%。

泉水镇

泉水镇位于浦北县最南距县城部,南与合浦县交界,北跟张 *** 相连,东和石埇镇接壤,西同大成镇相邻。

泉水镇历史悠久,人杰地灵,是古越州府所在地。

泉水镇一直来都归钦州市浦北县管辖。

镇 *** 54公里,距北海港仅60公里。

境内有国道209线经过,是玉林、贵港、横县等地区通往北海、广东的便捷通道,再加上有南流江、张黄江两条比较大的河流,地理位置十分优越。

石埇镇

石埇镇隶属于广西壮族自治区浦北县,地处浦北县东南部,东接博白县菱角镇,南连合浦县曲樟镇,西与泉水镇相邻,北靠安石镇,北距浦北县城62公里、首府南宁城区252公里。

截至2012年,石埇镇下辖1个社区、7个行政村,总人口19878人;全镇总面积45.59平方千米,其中陆地44.59平方千米,占98.2%;水域1平方千米,占1.8% 。

2015年,该镇实现生产总值2.4亿元。

?

石埇镇属南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气候温暖,雨水充足,盛产甘蔗、香蕉、菠萝、花生等农产品;境内有越州古城遗址、香翰屏故居等名胜古迹。

安石镇

广西壮族自治区浦北县安石镇,位于广西浦北县南部,镇现有11个村委,230个村民小组,总人口为31531人,有25个党支部,党员905人,其中农村党支部12个,党员631人。

土地总面积130多平方公里。

全镇有林面积10万多亩,耕地面积19011亩,其中水田面积14360亩,属于农业生产镇。

张 ***

张 *** :位于钦州市东南部,濒临粤港澳,素有合浦中区、浦北南大门之称,全国重点镇,被列入广西第一批百镇建设示范工程,国家批准的《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发展规划》《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城镇群规划纲要》的区域性中心小城市。

大成镇

大成镇位于浦北县的最南端,东与本县张 *** 接壤,南和合浦县常乐镇相邻,西同灵山县文利镇隔江相望,北跟本县白石水交界。

全镇辖15个村委会,一个社区,192个村民小组,2002年年末总人口30394人,总面积184平方公里,耕地面积26707亩。

大成镇地处灵山、浦北、合浦三县交汇处,交通便利,209国道由东向西穿镇而过,成百水泥砼过境公路直达镇 *** 所在地大成圩。

金联至罗城三级公路由北向南贯通。

2000年实现了村村通四级公路。

随着改革开放步伐的加快,大成镇的经济建设飞速发展,基层设施和城镇化建设不断完善、教育事业循序渐进。

大成镇物阜民丰,人杰地灵,是广西著名的“香蕉之乡”。

白石水镇

白石水镇位于广西浦北县西南部,全镇现有烟花、食品、化肥、金属制品、加工等企业、厂约1150多家,其中个体私营企业1122家,国营企业4家,私营企业14家。

小型水电站1座。

2002年全镇实现企业总产值2.31亿元,总收入2.67亿元,税利1958万元。

北通镇

北通镇位于广西浦北县西南部,全镇辖14个村委会1个社区居委会,13985户,总人口58000多人。

该镇是一个农业大镇,被誉为"水果之乡",大宗企业以烟花炮竹和外贸编织为主。

该镇的福多堂村是全国文明村。

三合镇

三合镇隶属广西壮族自治区钦州市浦北县,位于浦北县城的西部,东与小江镇相邻,西与灵山县的新圩、佛子镇交界,南与北通镇毗邻,北与福旺镇接壤。

下辖9个村委会,1个居民小组。

全镇总面积88平方公里,总人口32428人。

龙门镇

龙门镇位于浦北县南部,东与樟家乡交界,南同张 *** 相邻,西跟北通接壤,北和江城镇相连,镇 *** 所在地距离浦北县城15公里。

全镇现有23个村委会,1个居委会,440个村民小组,总面积223.4公里。

福旺镇

福旺镇位于浦北县中部,距县城19公里,西邻灵山县佛子镇、平山林场,东、南、北分别与本县官垌、江城、寨圩等相邻。

全镇面积为231.48平方公里,管辖25个村委会及1个社区。

2002年末总人口7.1万多人。

邮编:535311。

寨圩镇

寨圩镇位于浦北县北部,省道20123线与20124线交汇点上,处于三市四县的交汇点,全镇现有21个村委会,1个社区居委会。

地理位置优越,自然资源丰富,本镇盛产松、杉、八角、玉桂、荔枝、柑橙、龙眼等林果。

乐民镇

乐民镇位于浦北县的西北部,距离县城55公里,东与寨圩镇毗邻,西南与灵山县石塘镇接壤,北与横县马山乡交界。

全镇总面积82平方公里,辖12个村委会,1个社区,93个自然村,218个生产队,2002年末总人口3.9万人。

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城镇基础设施完善。

乐民镇地处玉林、横县、灵山一市两县的交汇点,有玉林至钦州、乐民至横县两条二级公路过境,全镇实现村村通公路,交通便利。

圩镇街道规划合理,绿化、美化、排污等基础设施完善。

六硍镇

六硍镇, 距浦北县城62公里,距博白县城37公里, 东与玉林市福绵区樟木镇交界,东北分别与玉林市福绵区成均镇、兴业县城隍镇交界,南与本县平睦镇、博白县双凤镇、浪平镇接壤,西与本县寨圩镇、西南与官垌镇毗邻,系浦北县边远山区乡镇。

平睦镇

平睦镇位于浦北县东北面,六万山南麓,镇 *** 距县城38公里。

东南面分别与博白县浪平镇、双凤镇、永安镇等镇接壤;西北面分别与县内官垌镇、六硍镇相邻。

平睦镇下辖:平睦村、新丰村、六峰村、富足村、茂平村、良村、平安村、新塘村、官屋村、旺贵村、五峰村等11个行政村,211个村民小组。

距浦北县城39公里,距博白县城28公里。

官垌镇

官垌镇位于广西钦州市浦北县的东北部,地处六万山区,南临永安,北靠六硍,距浦北县城33公里,距博白县城50公里,是一个典型的山区乡镇。

全镇方圆199平方公里,镇境内山峦迭嶂,溪河纵流。

共有宜林山地23万亩,仅有耕地2.2万亩,是一个"八山一水一分田"的地方,官垌镇处于北纬22度20度以北,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土地肥沃。

全镇共17个村委,296个村民小组,4.5万多人。

扩展资料

浦北县隶属于广西壮族自治区钦州市,位于广西南部,钦州市东北部,东靠玉林市的博白县,南邻北海市的合浦县,北与南宁市的横县、贵港市和玉林市的兴业县接壤,县城距离首府南宁约210公里,距离沿海开放城市北海市约为120公里。

?

浦北县版图总面积2520平方公里,截至2014年末,下辖2个街道、14个镇,总人口92.06万人。

2014年,该县完成地区生产总值144.3亿元,比2013年增长14%。

浦北县地貌以丘陵为主,县境地势中部高,南、北低;地处低纬地区,光热充足,属南亚热带季风气候,盛产“香蕉”,是中国种蕉面积最大、总产量最高的县,被誉为“中国香蕉之乡”。

浦北县紧邻大西南出海通道的南端,地处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桥头堡? ,先后获全国农村教育综合改革先进县、全国先进文化县? 、全国体育达标先进县 、全国科普示范县 等荣誉称号。

2016年12月,列为第三批国家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地区。

2017年10月,被住建部命名为国家园林县城。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js/5_65786287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