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用补益脾胃药
临床发现,不论进行任何治疗时都应首先考虑到脾胃功能问题,遣药组方上要注意不伤正气,不碍脾胃。对久病体虚之人,尤应用药轻灵,最忌克伐无度,忌寒凉伤脾。
胃气乃生命之本,是人体后天赖以生存的主要动力。《景岳全书·脾胃》曰:“凡欲察病者,必须先察胃气;凡欲治病者,必须常顾胃气。胃气无损,诸可无虑。”
临证方药以补益脾胃药与和胃醒脾药配伍组成,常用的补益脾胃药有党参、白术等药,使脾胃之气恢复,纳谷增加;
和胃醒脾药常选用陈皮、砂仁、木香等,使中焦气机畅达,升降协调,又能防止补益之品滋腻碍胃,呆滞中焦。
名称党参
别名上党人参、防风党参、黄参、防党参、上党参、狮头参、中灵草
性味味甘;性平
功能主治健脾补肺、益气生津。主脾胃虚弱、食少便溏、四肢乏力、肺虚喘咳、气短自汗、气微两亏诸证
归经归脾;肺经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6-15g;或熬膏、入丸、散。生津、养血宜生用;补脾益肺宜炙用。
出处《中华本草》
名称白术
别名山蓟、杨
性味味苦;甘;性温
功能主治健脾益气;燥湿利水;止汗;安胎。主脾气虚弱;神疲乏力;食少少腹胀;大便溏薄;水饮内停;小便不利;水肿;痰饮眩晕;温痹酸痛;气虚自汗;胎动不安
归经归脾;胃经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15g;或熬膏;或入丸、散。
出处《中华本草》
名称陈皮
别名橘皮
性味苦、辛,温。
功能主治理气健脾,燥湿化痰。用于胸脘胀满,食少吐泻,咳嗽痰多。
归经归肺、脾经。
用法用量3~9g。
出处《中国药典》
名称砂仁
别名缩沙蜜、缩砂仁、缩砂密
性味味辛;性温
功能主治化湿开胃;行气宽中温脾止泻安胎。主湿阻气滞;脘腹胀满;不思饮食;恶心呕吐;腹痛泄泻妊娠恶阻;胎动不安
归经脾;胃;肾经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6g,后下;或入丸、散。
出处《中华本草》
名称木香
别名蜜香、青木香、五香、五木香、南木香、广木香
性味辛味辛;苦;性温
功能主治行气止痛;调中导滞。主胞胁胀满足 ;脘腹胀痛;哎吐泄泻;痢疾后重。
归经归脾;胃;肚;肺经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10g;或入丸、散。
出处《中华本草》
? 小结:
补益脾胃:党参、白术,
使脾胃之气恢复,纳谷增加;
和胃醒脾:陈皮、砂仁、木香,
使中焦气机畅达,升降协调,又能防止补益之品滋腻碍胃,呆滞中焦。
胃脾被誉为人体食物加工厂,胃脾调理的基本原则都有哪些?
单味药人参切成薄片,放口内含至无参味后嚼碎咽下,每日噙化1~3克。有补元气、益脾肺的作用,适用于身体虚弱、脾胃功能减退者。
太子参10克,用开水浸泡半小时后饮用。有益气养阴、健脾益肺的作用,适用于病后体虚、脾胃虚弱、乏力自汗、饮食减少者。
党参10克,白术12克,茯苓10克,炙甘草5克,水煎服。有益气补中、健脾养胃的作用,适用于脾胃虚弱所致的四肢无力、食少纳呆、脘腹胀满、面色萎白等。
人参6克,大枣10枚,水煎服。有益气健脾、养血安神的作用,适用于脾虚血亏所致的神疲乏力、食欲不振、面色苍白、失眠多梦等。
白术12克,山药、茯苓、白扁豆各10克,水煎服。有健脾益气、渗湿止泻的作用,适用于中年人脾虚清阳不升所致的腹胀泄泻者。
黄芪10克,人参9克,白术2克,甘草3克,水煎服。有益气补虚健脾的作用,适用于脾虚胃弱所致体倦乏力、食欲不佳、脘腹满闷等。
常用中成药人参健脾丸。有健脾和胃、消食化积的作用,适用于脾胃虚弱所致的脘闷饱胀、饮食无味、脾虚泄泻等。
参苍白术散。有健脾益气、和胃渗湿的作用,适用于脾胃气虚挟湿所致的面色萎黄、四肢无力、饮食不化、大便溏泄等。
开胃健脾丸。有补脾健胃、益气和中的作用,适用于脾胃虚寒所致的食欲不振、面黄肌瘦、大便溏泄等。
香砂六君子丸。有健脾和胃、理气止痛的作用,适用于脾胃虚寒所致的脘腹胀满疼痛、食欲不振、嗳气呕吐泄泻等。
参术健脾冲剂。有健脾和胃的作用,适用于脾胃虚弱所致的消化不良、腹胀痞满、神疲乏力等。
理中丸。有温中散寒、补气健脾的作用,适用于中焦虚寒所致的脘腹冷痛、食欲不振、肢体倦怠等。
胃是人体的消化系统中很重要的器官之一,它不仅可以储存食物,还可以分泌胃液,促进食物的消化和吸收。脾在西医中是作为免疫器官的,与食物加工仿佛不存在任何联系,但是它在中医中却常常与食物的消化联系在一起,这是因为在中医里脾没有固定的位置,也不是一个很明确的人体器官,因此在中医里脾胃通常不分开,都与食物的消化加工有关系。但是不论是中医还是西医,对脾胃的调理和对其能引发的疾病的预防措施是一样的。
首先,脾胃畏寒,“十个胃病九个寒”,一定要注重胃部的保暖。在初春时节和初秋时候尤其注意,这两段时间内的气候变化大,身体保暖很容易被忽视。另外,需要注意的是夏季。夏季天气热,人们容易贪凉,冷饮和空调房使得人们体内湿气大,脾胃也特别容易受凉。
其次,要保证自己情绪上的稳定,有一个积极向上、开心乐观的心态。在五行论中,脾胃属土,肝属木,木克土,一旦我们心情不好,肝火旺,就容易胃疼、胃胀,感觉不舒服。所以我们一定要有一个良好的心态。
最后,一定要养成一个良好的饮食习惯。一个良好的饮食习惯能够给我们的脾胃营造一个良好的消化食物的环境。每天要定时定量的进食,一定不能忘记吃早饭,每餐要做到荤素搭配,不要一直吃细粮,要适当多吃粗粮,这样才能加强脾胃的消化能力。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js/5_65786469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