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业奇农业网 > 技术 >

请问专家杨梅的主产地是哪里?经济价值如何?栽培技术如何掌握?

杨梅原产中国浙江余姚

请问专家杨梅的主产地是哪里?经济价值如何?栽培技术如何掌握?

在中国华东和湖南、广东、广西、贵州等地区均有分布。

杨梅果实除鲜食外,还可加工成糖水杨梅罐头、果酱、蜜饯、果汁、果干、果酒等食品,其产品附加值成倍提高。杨梅鲜果或产品还空运到香港、新加坡、法国、俄罗斯等市场。在香港超级市场的东魁杨梅,每只售价高达1美元。2000年浙江青田东魁杨梅空运法国,每千克售价约人民币280元。

杨梅的播种方法

1.苗圃选择:杨梅苗圃地应选择交通方便、地势平坦的地段,如为坡地一般坡度不超过5°为宜,坡向尽可能选朝北或东北,土质以土壤肥沃、质地疏松、土层深厚的砂壤土为好。

2.种子采集:杨梅种子应从生长健壮的成年树上采集成熟的果实,果实在日光不直射的场所摊开堆积,堆积4-5天以后果肉腐烂后冲洗并除去上浮的瘪子,晾干表面待用。

3.整地施肥:杨梅播种前要整地深耕,耕后要晒白,每亩施猪、牛栏粪或堆肥3000-5000千克、过磷酸钙15-20千克、草木灰若干,水田地在四周深挖排水沟,山地注意防旱和防洪。

4.播种方法:杨梅播种前将种子用0.1%高锰酸钾液或40%甲基托布津800倍液浸泡10分钟,将种子均匀撒在畦面上,播后用木板轻轻将种子压入土中,上面覆一层细土后覆一层薄草。

5.苗期管理:杨梅一般在10月中下旬播种,于第2年1月份种子萌动,2月中旬破土出苗,出苗后要注意温度和湿度的控制,同时要注意防止日灼或猝倒病,通常至7月下旬即可移植。

杨梅的种植技术

1.移栽时间:杨梅小苗出土后达到10厘米左右高、长出4-5片叶子时可进行移植,移栽前苗圃要进行整地和施肥,同时每亩的畦面还要撒施25千克石灰或喷洒托布津600倍液。

2.移栽方法:杨梅按行距30-35厘米、株距8-10厘米的规格移栽小苗移栽小苗时要选择阴天或晴天的早晚进行,并要浇足定根水,每亩移栽1.2-1.4万株。

3.合理施肥:杨梅苗必须待根系恢复生长良好、长出4-5片新叶以后方可用稀释的人粪尿(1担水加人粪尿2勺、尿素0.25千克)浇施,以后每半个月浇1次2%的三元复合肥液或稀人粪尿液。

4.树体管理:杨梅定植后及时除去主干总长度1/2以下茎上的枝条,第2年可选出3个主枝等分在3个方位,第3年以后在主枝上选留副主枝使树冠形成自然开心形,高度控制在2.5-3米。

5.土壤管理:杨梅种植时要适时除草松土,增施石灰,调节土壤酸碱度,为树体补充钙素,同时林间套种豆类、花生等绿肥作物(忌植高杆、攀缘植物)以增加土壤生物覆盖。

6.控梢促花:杨梅树冠高达2.0-2.5米时采用控梢的方法促进形成花芽,达到早结果丰产,可采用拉枝、开张树冠、缓和树势或在10月上旬至12月下旬选用土施多效唑控梢促花。

7.疏花疏果:梅树结合春季修剪疏除多余的花枝,尤其是细弱花枝,多花大年树在花期可用杨梅疏花剂喷洒,谢花后20天左右根据树体挂果量进行合理疏果。

供参考

请评价

东魁杨梅为浙江特产良种,是目前我国乃至世界上果实最大的杨梅品种,是我国重要的杨梅品种资源之一。

东魁杨梅果实特大,在黄岩成熟期为6月下旬至7月上旬,平均单果重为25克,最大果重达5O克。果实圆球形,紫红色、肉厚、汁多、味浓,可食率为94.8%,可溶性固形物含量达ll.7%。成熟期不易落果,较耐贮运。果实鲜食制罐兼优,深受广大消费者的欢迎。l999年获中国国际农业博览会名牌产品称号。

管理措施须抓好以下几个技术环节:

(一)提高建国质量东魁杨梅和其它杨梅一样,喜湿耐阴,且生长势强、树冠大、根系分布广,宜选择土壤深厚,肥沃的园地。每亩栽植25株。栽植穴内预先施入腐熟厩肥lO-l5千克加上杂肥5-lO千克作基肥。采用深栽,覆上至苗接口上5公分处,并踏实。

(二)培土施肥杨梅根系较浅,表士易被雨水冲刷,管理上常结合施肥进行培土、覆草。具体应根据当地杨梅生长的土质、树龄及长势等情况,实行合理施肥。幼树施肥,以速效氮、磷、钾配合为佳。结果树年施肥2次,以钾肥为主,如土杂肥、硫酸钾等,并配施适量氮肥,控制磷肥用量。施肥方法,宜采取表面撒施和条施,再加上覆益,严禁开大穴或开环状沟施肥,以免伤根。

(三)整形修剪东魁杨梅的自然树型是圆头型。当树冠形成后,要有效地控制生长,促进形成花芽。结果后,应改善通风透光条件,达到内外上下立体结果,连年丰产。为此,对幼树要培养-干三主枝的自然开心形。修剪以春季萌芽前为主,夏季采果后修剪为辅。一般每年每株的修剪量不超过整体的3O%。

(四)控梢促花针对东魁杨梅幼树生长旺盛,不易形成花芽,投产较迟的问题,当树冠高达2.5米时,可采用控梢的方法,促进形成花芽,控梢一般可采用拉枝,开张树冠,缓和树势,或在lO-l2月进行土施多效唑,按每平方米树冠投影面积施O.4-O.6克多效唑。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js/5_65787844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