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骨鱼怎样育苗
一、苗种培育
1.夏花培育 刚出膜的仔鱼长仅4.8~5.5毫米,鱼苗池最好用水泥池,水深0.3~0.5米即可,保持微流水,每立方米放苗1.5万~2万尾。黄颡鱼鱼苗卵黄囊较大,需要经过3~5天才能将卵黄囊消耗殆尽,卵黄囊消失后开始投饵,第一天先投喂少量蛋黄,第二天起投喂蛋黄、轮虫和水蚯蚓,投喂时做到少量多次。一周后可投喂碎鱼肉或碎蚌肉等,或将配合饲料做成糊状投喂。当鱼苗体长长至1厘米时,如继续在小池中培育,则应降低密度至每立方米3000~4000 尾。也可采用池塘培育,池塘要先消毒、施肥,培育浮游动物,做到肥水下塘。每亩可放鱼苗3万~5万尾。每天投喂两次,并保持较高的溶氧。一般经25天左右培育,鱼苗体长可长至3厘米,可分池进行鱼种培育。
2.鱼种培育 培育池面积以1~3亩为宜,水深1.0~1.2米。下塘前需彻底清塘、消毒,亩施腐熟的粪肥300千克,实行肥水下池。放养密度每亩0.8万~1万尾。池中设饲料台,定点投喂。将鱼粉(或鱼糜)、豆粉、玉米粉、麸皮等与面粉混合加水揉成团状投喂,粗蛋白质含量要求32%以上。苗种入池2天后进行人工投饵驯化,驯化时配以固定的投饵信号,进行定点、定时投饲训练。经2个月的培育,平均体长可达10厘米,平均体重10克/尾,最大的个体达20克。
1.
苗种试水 苗种试水方式:为取原塘底层水进行试苗。试水2小时左右,成活率在98%以上,苗种活力较好即可放苗。
2.
苗种抗应激 放苗前需要对池塘进行解毒抗应激处理,放苗前12小时,全池使用抗应激药物。
3.
放苗操作 放苗当天增氧机持续开启,放苗时将氧包内的水位和池塘水温差调至1℃内,温差越大,鱼苗的存活率越低。放苗时间最好在清晨,全池水温较均衡。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js/5_65788111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