藕的鱼池藕养
在莲藕田中套养泥鳅是当今企业迅速提高经济效益的一种高新技术生产模式, 不仅可以增加莲藕的产量(泥鳅起到疏松土壤的作用),还能提高泥鳅的养殖效率,是增加收入、提高土地使用率的高效新方法,同时也能促进莲藕池水生态环境的平衡。
2012年翠绿藕业合作社莲藕的年产量在5000公斤/亩以上, 泥鳅的产量约200公斤/亩左右,莲藕田套养泥鳅每年经济效益十分可观, 其主要生产操作技术如下。
一:莲藕田的选择与修建
1.莲藕田田址的选择
莲藕田要选在阳光充足的位置, 地势平坦, 排灌水方便, 保水性好, 能防洪防涝。
2.莲藕田的修建
莲藕田四周需加高加固,田深控制在50~60cm,水深控制在20~30cm,并在进出水口设置防逃网,以防泥鳅外逃。用水泥板立在田埂壁上,水泥板缝要用水泥封好。
3.莲藕田的消毒
将莲藕田水深控制在10cm左右,生石灰按60公斤/亩化浆后趁热搅拌,全田泼洒,也可以用漂白粉15公斤或强氯精5公斤溶水后全田泼洒,必须使用塑料制品溶解上述消毒剂。消毒5~7天后进行换水,换水后注入新水可放试水鱼,以检测田水的毒性是否消失。
试水鱼生活正常后可放泥鳅苗进行养殖。
2006年9月份,山东省农业厅、山东农业大学、山东电视台农科频道对其亩产量进行全池挖藕评测,水洗去泥去杂,获亩2万零2斤的产量,获得世界最高产藕的世界吉尼斯记录的奖项。
该藕是山东省平邑县从南斯拉夫引进的,到今年已经培植6个年头了,面积仅30多亩,淀粉糖含量均为世界藕类含量最高,且藕的颜色雪白透亮。故名雪藕。
该藕是2000年引进的,培育结果表明,该藕适应于浅水栽植,如稻田、人造水泥池子,混凝土池子、能控制水位的池塘,平房顶上铺塑料布浅泥养殖等。该藕藕杆粗,叶大,藕杆平均高2.5米,藕叶叶面直径平均1.3米,最大的直径有2米,藕杆底径平均4.5公分,主体藕4至6节,藕通体平均长2米左右。分蘖枝3到5枝,分蘖枝藕瓜3到5块,均能达到商品藕标准,每枝藕平均12斤左右,10月17日挖出最大一枝62斤。该藕皮薄,淀粉含量高,糖分含量高,生食不涩,脆甜可口,可当水果食用,并且适应性强,全国各地均可养植。目前,没有发现有什么病害,抗风、越冬抗寒能力较强。 该藕按正常管理模式,商品藕产量也在1.5万斤,发展商品藕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规模养植更是效益客观。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js/5_65788391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