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要水稻产量高,种植的时候应该怎么做?
水稻是喜高温怕冷的作物,对土壤没有严格要求。适合在有水、日照长的潮湿水田中种植,不适合在无水、干旱、有阴林的地方种植。幼苗萌发时,水稻的最低温度为13℃,最适合在20℃~35℃生长。花期在30℃左右,当温度低于20℃或高于40℃时,花期受到严重影响。在连续三天低于12℃的环境温度下,容易发生棉花腐烂、烂苗和死苗。当温度高于40℃时,水稻幼苗在夏季有烧灼感,当温度低于15℃时,分蘖停止,导致幼苗发芽失败。挑出种子,摊开,在温暖的阳光下晒干2天。记住不要让它们暴露在混凝土地板的高温下。在8公斤水中加入5克强氯精,将干种子用清水洗净,用无菌清水浸泡12小时,取出种子,用清水洗净一次。洗好的种子表面残留药物后,立即将种子放入布代里发芽。
由于水稻秧苗较薄,一般在底肥充足时不必施肥,以免肥力过高,烧坏秧苗。如果幼苗的叶子变黄,可以用分解的动物水适当浇水,草木灰也可以。由于气温高,苗龄春季约30-40天,夏季约20天。为了防止水稻幼苗病虫害影响其生长,必须做好出苗后的防治工作。杀虫剂有很多种,如二氯化苄、敌敌畏、福美双、二氯喹啉酸、噻虫嗪、吡虫啉可湿性粉剂和芬克多克。农药使用前应按规定比例使用,每10天使用一次,连续使用2~3次。
我国水稻主要分为早稻、中稻和晚稻,种植时间不同。长江中下游地区3-4月种早稻,4-5月种中稻,6月下旬种中稻。种植水稻前,要整地,然后育苗,这是关键环节。育秧成功后,就可以插秧了。在育苗前,你需要选择种子,种子需要经过催芽处理,这样种植水稻时产量会更高,质量也会更好。确保土壤湿润光滑,没有土块。种植水稻前,先给土地施肥,这样土地里的养分会更丰富。种植水稻最重要的是温度。
地里有烂秸秆,对水淹法种植水稻有没有影响呢?长期以来,冷浸田质量差,是南方种植水稻的低产田。在这种稻田里移栽的水稻转绿慢,容易出现僵苗、赤霉病、稻叶黄化等生长不良现象,水稻分蘖少,后期容易出现宿根现象等,制约了水稻的产量。冷浸田的主要障碍是水温和土壤温度低。土壤泥泞,水多气少,通透性差;还原物质堆积,缺乏可利用的养分;有些田块中的亚铁、硫化氢等物质有毒,可以概括为 "冷、烂、毒、瘦"。
这些特点容易导致水稻根系活力弱,影响营养吸收。下面笔者和大家谈谈促进水稻产量的改良措施。根据不同的形成条件和土壤质量,《中国农业土壤》介绍将冷浸田分为泥田、冷水田、冷底田、毒田和高原冷浸田。近年来,还有人从治理改良措施的角度,将有无冷浸田分为有耕地的和无耕地的冷浸田,分为:山脊和泥田、低洼泥田和锈水泥田,而有耕地的冷浸田已初步分为低洼水田、灰岩质冷浸田、钙质水田、沙质冷浸田、毒质冷浸田等。
采用开沟埋管排水,先处理冷泉水、毒锈水、串灌水,这种方法虽然可以治本,但资金投入和人力成本大,不易开展。在高标准农田的发展下,有望完善农田水系的配套工程。开沟应包括水田采用 "三沟"(主沟、支沟和厢沟)配套排水,可以降低水位,改善土壤通透性,增加土壤养分,促进水稻生长发育,提高水稻产量。在水田中开 "三沟",便于进行合理的水分管理。早稻的栽培应采用 "先浅后湿、中烤 "的方法,晚稻的栽培应采用 "先浇水、后浅中烤 "的方法。灌溉可以提高种子结实率和抗宿根性,降低毒性。增施磷、钾肥是提高冷浸田产量的关键措施。
磷肥应选用钙镁磷肥,锌肥应选用硫酸锌,这样可以提高肥料的利用率。从水稻生产的角度看,施肥应把握以下几点:在施用钙镁磷肥的基础上,应尽早增施硅锌肥,施用锌肥,以提高和防止秧苗僵化。后期控制施肥,增施钾肥,穗期可喷施磷酸二氢钾,防止晚熟和低熟;对一些浸出性强的缺镁田块,在施基肥或分蘖肥时,每亩应施硫酸镁20公斤左右。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js/5_65788562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