茭白种植有黄叶不结果,是因为什么?
先说一下,导致叶子发黄的原因,一般来说有这个光照不足导致的,也有这个水分不足导致的,同样也会有这一个营养不足导致的。种植一些农作物或者植物多多少少都需要光合作用,如果光照不足无法进行转换,促进农作物的一个生长,那么自然就会出现发黄的现象。在夏天的时候天气炎热,而且土地水分较少,容易出现干旱,那么水分不足也同样会导致叶片发黄,所以我们要及时的浇水,才能够补充水分,避免发黄的现象。
种植农作物一定要及时的给予一定的肥料,促进农作物的生长,比如说我们在种植的时候都会添加氮肥,钾肥,磷肥。钾肥,可以很好的促进光合作用,促进这个生长,避免叶片发黄,所以我们要搞清楚具体是什么原因导致的叶片发黄。
种植农作物的时候不要一味的贪多,如果密度太大不能够很好的通风采光,也容易出现叶片发黄,因为不透风容易出现太过潮湿,会影响根系的生长,所以也会出现发黄的现象。
疾病的原因导致发黄不结果。种植一些农作物,如果管理的不好,那么就容易得一些疾病,比如说像这个真菌性疾病,细菌性疾病等等。有这些疾病对农作物造成巨大影响,如果不及时进行治疗,及时的灭杀一些病菌,那么自然就会出现生长停滞的状态。
虫害这个问题也不可忽视,只要出现了虫害,那么对农作物的生长有着巨大影响,严重的话会导致死苗。一旦遇到这个虫害,那么轻则容易生长停滞,重则容易导致整颗死亡,虫类的这个东西一旦有了以后就喜欢扎堆,会给农作物造成巨大的破坏,一定要及时的消杀。
选择光线好,土地平整,土层深厚,有水源的保水保肥力强的田块作为种植地。选择晚熟,产量高的双季品种或者上市早、产量高的单季品种。在种植前进行翻耕,每亩地施入腐熟农家肥3000千克或者浓人粪尿2500千克。茭白一般在4-5月上旬的时候定植,当茭苗长到20厘米左右,水田土温为10℃以上时即可移苗定植。
一、茭白栽培种植技术
1、选择光线好、土地平整、土层深厚、有水源的保水保肥力强的田块,有凉水经过的水田,或者近水库可以利用库区深层水灌溉的地块比较好。
2、种植茭白尽量选择晚熟、产量高的双季品种,或者上市早、产量高的单季品种。选苗的时候尽量选生长强健、没有病害、无雄株的茭墩,然后用刀切割掉带泥的小墩茭白根做种苗。
3、种植前进行翻耕,然后每亩施入腐熟农家肥3000千克或者浓人粪尿2500千克,如果前作物是水稻田,还需要增加基肥的用量,并且耙平,然后灌水2-3厘米,要做到田平、泥烂、肥足。
4、茭白一般在4-5月上旬的时候定植,当茭苗高20厘米左右,水田土温10℃以上的时候即可移苗定植。每亩定植1200墩左右,保证6000株基本分蘖苗。
5、茭白不同的生长阶段对于水分的需求量不同,在生长初期需水量不大,到生长旺季的时候对于水分的需求量比较大,这个时候要保证充分的水分,而到了后期需水量减少。
6、追肥需要根据茭白生长状况来施用,施肥的时候注意不能直接在茭苗上施肥,施肥处应该距离茭苗2-3厘米,避免肥力过浓造成烧苗。
二、茭白管育苗种植技术
1、茭白水位管理以浅-深-浅为原则,定植后的生长前期(分蘖之前),保持3-5厘米的浅水位,这样有利于提高地温,促进发根和分蘖。
2、茭白到6月份分蘖后期,把水位加深到12-15厘米,这样可以抑制无效分蘖的发生。在7-8月份温度比较高的时候,深水位具有降温的效果,但要定期进行换水,防止土壤缺氧造成烂根。
3、进入孕茭期水位要加深到15-18厘米,但是不能超过假茎的2/3,防止薹管伸长。在孕茭后期要降低水位至3-5厘米,这样方便采收。
4、茭白的主要虫害有长绿飞虱、大螟、二化螟、蚜虫等。在定植成活后至采收前7-10天,每隔12天喷药1次进行预防。长绿飞虱、蓟马可以用40%乐果1000倍液防治,大螟、二化螟用5%锐劲特1000倍液防治。
5、山区的茭白一般在7月上旬开始孕茭,在8月中旬至9月上旬的时候采收,比平原地区秋茭提早20-30天采收。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js/5_65788679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