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大茶类|绿茶
六大茶类之“绿茶"
绿茶——基本类型与制作方法
西湖龙井、安吉白茶、洞庭碧螺春、六安瓜片、黄山毛峰、太平猴魁。
中国生产的茶叶约70%是绿茶,每年数量在50万吨以上。绿茶以国内销售为主,部分供应出口。绿茶每年出口量超过15万吨,占世界绿茶贸易量的70%以上。销往世界五十余个国家和地区。
绿茶是基本茶类之一,属“不发酵茶”。制作过程不经发酵,干茶、汤色、叶底均为绿色,是历史上最早出现的茶类。绿茶按其制作工艺杀青和干燥方式不同,分为:蒸青绿茶、炒青绿茶、烘青绿茶、晒青绿茶。
①蒸青绿茶
用蒸汽杀青制作而成的绿茶称之为蒸青绿茶。是我国古代最早发明的一种茶类,唐、宋时盛行的制法,如玉露、煎茶等。特点是:三绿(干茶绿、汤色绿、叶底绿),香清味醇。
②炒青绿茶
炒青绿茶产生于明代。因干燥方式采用炒干而得名。按外形形状特点,可分为:长炒青(眉茶)、圆炒青(珠茶),扁炒青(细嫩炒青)三类。代表性的名茶有西湖龙井、信阳毛尖等。
③烘青绿茶
烘青绿茶主产于安徽、福建、浙江三省。高档烘青直接饮用,其大部分用来窨制花茶。特点是外形完整、稍弯曲、锋苗显,干茶墨绿,香清味醇,汤色、叶底黄绿明亮。代表性的名茶有黄山毛峰、六安瓜片等。
④晒青绿茶
晒青绿茶鲜叶经过杀青、揉捻以后,用日光晒干的绿茶成为晒青绿茶。主产于四川、云南、广西、湖北和陕西,是压制紧压茶的原料,最后一道工序是晒干。代表性的名茶有滇青绿茶。
绿茶品质特征:清汤绿叶,汤色清澈明亮,呈淡黄微绿色。滋味讲究高醇,绿茶以春最好,夏茶最差。俗称三绿:干茶绿、茶汤绿、叶底绿。
基本制作工艺:鲜叶-杀青-揉捻-干燥。杀青的目的在于蒸发叶中水分,发散青臭味,产生茶香,并破坏酶的活性,抑制多酚类的酶促氧化,保持绿茶绿色特征。杀青要求做到杀匀杀透,老而不焦,嫩而不生。其方法有:锅式杀青、滚筒机杀青、蒸汽杀青三种。
揉捻的目的在使芽叶卷紧成条,适当破损组织使茶汁流出,便于冲泡。方法有:手工揉捻和机器揉捻。揉捻原则是:嫩叶冷揉,中档叶温揉,老叶热揉。
六堡茶是广西所特有的名茶,属黑茶类。产于浔江、贺江、 桂江、郁江、柳江以及红水河两岸的山区,而以梧州苍梧县六堡乡所产的最为著名,故称六堡茶,年产量约为三万余担,除部分内销外(多销往北京、江浙一带,日前在北京举行的第五届中国国际茶业博览会上,梧州一筐紧压六堡茶(42公斤)拍卖出50万元的价格就足以证明,六堡茶的品牌在北京打响,为开拓北方市场及国际市场奠定了一定的基础。),大部分用于出口,销往日本、新加坡、马来西亚、泰国等国家以及香港、澳门地区。 近年来,梧州市通过种苗、资金扶持等措施,着力推进六堡茶专业村、专业镇建设。全市六堡茶种植面积达2.09万亩,作为六堡茶核心原产地的六堡镇和狮寨镇茶园面积从原来的不足0.5万亩发展到现在的1.25万亩。鼓励企业做大做强,梧州茶厂目前年生产能力达4000吨,获得了全国、自治区供销合作社重点龙头企业称号,全市六堡茶企业的设计产能由2004年的4900吨提高到1万吨。梧州市引进苍梧六堡茶业有限公司、梧州千河茶业有限公司进驻六堡镇,从原种茶苗培育、茶园基地建设和茶叶生产加工等方面对六堡茶进行高标准、全方位的产业化开发。苍梧六堡茶业有限公司的茶叶加工项目已成功投产,建立50多亩六堡茶原种苗木大棚繁育基地,2007年育苗面积达到100亩,产茶苗2000万株。由福建永安市东方晶体有限公司投资1.2亿元的梧州千年六堡茶生产加工项目已开工建设。现在,全市六堡茶加工企业从原来的4家增加到22家,企业从业人员达到2300多人
满意请采纳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js/5_65789272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