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鸡病菌用什么药
养鸡离不开药物,但是怎样正确使用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 ,如果错误用药、乱用或滥用药物,就会影响治疗效果,或造成药物中毒,给养殖户带来不必要的经济损失。
一、鸡群发病后及时确诊
正确使用兽药的前提是要对疾病正确诊断,如果不能确诊疾病,治疗时漫天撒网,缺乏针对性,抗病毒药、抗菌药一给起上,不该用的也用,这样效果肯定不会理想,尽管有时可能碰准,多少有点效果,但是增加了不必要的药费,给养殖户加重了负担。
二、药物治疗要与饲养管理相结合
药物的作用是有一定的限度的,而疾病的发生 都是有原因的,不考虑发病的原因,过分依靠药物,治疗也不会彻底。
有些疾病如大肠杆菌病、球虫病等,可以说是一种条件性疾病,它们的发生与饲养密度太大、卫生条件差、通风不良等密切相关,发病后若只依赖药物的作用而不消除其致病因素,则不会有理想的治疗效果。再如由于饲料突然改变,或饲料质量太差等导致的拉稀,单纯用药则效果不明显。还有鸡的啄羽、啄肛等啄噼,往往也有原因,如果光线太强、饲养密度过大、饲料中缺乏含硫氨基酸或粗纤维太少等,若单纯用药物治疗,不考虑致病原因,也无法根治。
三、了解药物的性能特点、主治等,充分发挥药物的作用
四、不同的疾病在治疗时用药的剂量、疗程、投药方式等应灵活掌握
药物的剂量是指对疾病产生一定疗效的药量,通常是指防治疾病的用量。因为药物要有一定的剂量被机体吸收后,才能达到一定的药物浓度,只有达到一定的药物浓度才能发挥有效作用。用药剂量太小,达不到治病的目的,剂量过大不但造成浪费,还会因过量使用而使病原微生物产生耐药性或导致机体中毒。
一种疾病早期治疗和晚期治疗时的药量、疗程、效果也都不一样,治疗越早效果越好,费用也越省。
由于不同药物的吸收程度不同,因此,在治疗时不同的投药途径会影响治疗效果,如有的药物不容易吸收,若饮水投药则影响治疗效果,注射给药效果则会有不错的效果。
五、了解药物的配伍禁忌,药物不可随便搭配
有的人为了提高治疗效果,随便将几种药物混合在一起,不但增加费用,有时使药物失效或产生毒、副作用,降低疗效或出现药物中毒。在此,建议在使用治疗药物的基础上可以适量使用中药调理,以达到标本兼治的目的。
六、避免药物中毒的发生
治疗时由于效果不理想,总认为是药量太小,因此盲目加大用量,如对磺胺类药及某些抗菌药随便加大剂量往往会出现中毒,有时是将几种成分相同但商品名不同的药物同时使用而导致中毒。
七、药物要正确保存,防止受潮、高温等,以免药物失效。超出有效期的药因效价降低或失效,不要使用。
在鸡病未发生的情况下根据不同年龄阶段和当地疫病流行的特点,选择高效、安全、无毒副作用的药品,制订合理的预防用药程序。对患病的鸡群要对症用药,当鸡病发生后对疾病的正确而快速的诊断,据此才能建立科学高效的用药方案,否则药不对症,不仅达不到治疗效果,延误病情,还可能带来意想不到的严重经济损失。正确选择药物,要使用药方案得到正确实施,必须正确的选择药物,在当前兽药市场尚不规范的情况下,要注意选择正规公司和兽药厂(特别是通过GMP检验)生产的具有审验批号的兽药。特别要注意选择高效安全、工艺先进、使用方便、价格合理、符合国家规定标准的绿色兽药。
注意给药剂量与给药方法,在鸡病防治中要使药物得到合理的应用,还应注用鸡的生物学特性与用药的关系,比如鸡对某些药物:呋喃类、磺胺类等较为敏感,在用药过程中应该计算精确给药剂量。鸡对环境容易产生应激,适合大群给药,特别是通过饮水、拌料等给药方法,有利减少应激反应。在饮水、拌料过程中,让药物充分混合均匀,防止因药物不匀发生中毒。
合理给药,应尽可能在职业兽医师的指导下用药,根据病情安排用药疗程,不要无目的的采用各种药物实施联合用药,治疗前要预期药物的疗效和不良反应,治疗中应认真观察病情的变化和药效,以便适时调整用药方案。药物防治是鸡病防治中的重要一环,要使药物防治做到合理应用,还应注意与环境控制、卫生消毒、饲养管理、免疫接种等多种措施紧密结合起来,使药物防治在鸡疫病防治体系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js/5_65789370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