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清工程指的是什么
1.路面地面清扫。压实公共区域清洁网格化责任,每天对国省干线公路至少清扫1次,每周对县乡村道至少清扫1次,重点时段加大清扫保洁频次、延长作业时间。完善行政村和村民小组配备保洁员机制,巩固和开发保洁员公益性岗位。落实门前“三包”责任,教育引导群众常态化开展房前屋后、田间道路等区域清扫清理。
2.垃圾堆物清运。开展垃圾堆放点排查整治,整理清运村社道路、居民房前屋后乱堆乱放杂物。按照“扫干净、转运走、处理好、保持住”要求,健全农村生活垃圾收转运体系,实现垃圾及时清运。优化设置垃圾收集点,推广使用垃圾收集车,逐步拆除农村固定垃圾池。开展农村生活垃圾就地分类和资源化利用试点,实现有害垃圾单独投放、易腐烂垃圾就地发酵还田。大力推行秸秆资源化利用。按照“谁产生谁付费”原则,引导群众按时缴纳垃圾清运处理费用。
3.水面屋面清洁。推进河湖长制体系向村级延伸,组建乡村护河(塘、堰、渠)队,统筹推进乡村河湖、水库、塘堰、渠系综合治理和日常管护,及时清理河湖、水库、塘堰、渠系水面漂浮物和水葫芦等外来入侵物种,清除河岸两侧垃圾、杂草和淤泥,基本消除农村水域“脏乱差”现象。持续开展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千村示范工程”,全面整治畜禽(水产)规模养殖污染,推动城镇污水管网向周边村社延伸,逐步消除农村黑臭水体,严防污水污物直排河道。实施农房外立面美化改造,清理建筑屋顶、阳台及附属设施上的垃圾杂物。
4.广告招牌清理。加大破损的门头广告、立柱式广告牌等更新力度,全面清理拆除农村横幅标语、破旧广告牌、墙体广告、户外小广告等。制定广告招牌制作标准,规范设置公路(含高速)沿线广告招牌和宣传标语。推进村级组织活动阵地规范化建设,统一设置可动态更新内容的公示(公告)栏,全面清除“四个吊牌”外的各类吊牌门牌和宣传招贴。市县两级部门(单位)不得以宣传标语多少考核单项工作。
5.违章搭建清除。坚持“严控增量、消化存量”原则,持续加强违法建设整治,全面清理违章搭建物,重点整治临路安装雨棚、遮阳帐篷等。落实农村建房一户一宅、建新拆旧政策,依法拆除农村“空心房”、废旧农房和残垣断壁。加强农村电力线、通信线、广播电视线“三线”维护梳理,支持有条件的地方开展线路违规搭挂治理。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js/5_65789691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