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民党93师后裔
在金三角地区泰国境内,有一个叫美斯乐的村落里,现在住着十万居民,其中有六万左右华人,他们是国民党93师(大部分人来自云南)的后裔,美斯乐也被称作泰国的“云南村”、“小中国”。
国民党93师历经磨难和沧桑的军队撤到了泰国在金三角的领土清莱府、美塞县的美斯乐镇,经泰国政府出于对国内形势和某种程度上的人道主义的允许,总部就驻扎在美斯乐。
扩展资料:
居住在美斯乐的华人现状。据去过美斯乐旅游的华人记述当地导游的话语(该导游是93师后裔):
“我们没有国籍,只有难民证,永远不能离开那个山头。只有随身携带表明路线的‘移动证’与‘打工证’才可以下山在这里办一个展览来谋生,还不能离开这个展览区,一出大门泰国警察就可以抓我们!”
93师曾打败缅甸、泰国两国政府军,他们中间还出了个有名的人物——张苏泉,他是上世纪世界毒王坤沙的总参谋长,93师在金三角地区,为了生存他们不得不参与种植鸦片、贩卖***,建立武装……
93师被泰国招安后,他们的后人过起了普通人的生活,在美斯乐种植茶、咖啡,这里也成为了一个著名的旅游景区。
参考资料:
1949年,随着蒋介石的全面败退,除了沿海个别岛屿外,大陆的国军几乎被消灭殆尽。而位于云贵川等西南内陆地区的国军残余部队,在穷途末路之下,逃到了缅甸境内,逐渐整合为一支约3万人的武装组织,成为国军93师。
蒋介石败退台湾,是希望有反攻那一天的,远在缅甸的93师就成了将来“二线进攻”的重要力量。为此,蒋介石不但给93师送枪送粮,还将其重编纳入了正规军体系,每月拨付军饷。
但毕竟93师身处的是缅甸国土,很快就引起了缅甸的不满,缅甸开始组织部队对93师进行讨伐。
国军虽说在大陆被解放军打的狼狈不堪,但对付缅甸军队还是张飞吃豆芽,屡战屡胜。缅甸打不过,又到印度借兵,结果印缅联军来了,一样被暴揍。
93师很快就在缅甸站稳了脚跟,建立了根据地。缅甸不服气,就告到了联合国,当时联合国的中方代表还是蒋介石方面,毕竟是理亏,蒋介石也没办法,只得下令把这支队伍带回了台湾。
那队伍里很多都是云南人,有一部分人宁死不愿去台湾,希望有朝一日能打回故土,蒋介石也没办法啊,看我叫他们走,他们不走啊。于是,蒋介石方面宣布不再支持他们了,从此断绝了一切援助,任其自生自灭。
至此,大约还有2000余人留守在此。即使就这2000多人,缅甸还是打不过,打了很多次都死伤惨重。这时候缅方想到了大陆,就希望解放军能够派兵出镜支援。
在取得同意后,解放军从云南方面进攻缅甸境内国军,不过由于国军已在此经营多年,熟悉地形,这里又是山区纵横,此次出征没多大成果,也就不了了之了。
断绝了蒋介石经济来源后,总不能饿着肚子吧,于是这群人就想到做起了DP生意,这就是后来著名的金三角最强的DP武装之一,弄得交界处的缅甸和泰国政府很为难。
缅甸和泰国的部队与国军打了无数个回合,都以失败告终。泰国政府就想着试试招安吧。
这个时候的国际国内形势早已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93师残部谁都知道,不可能再打回去了,又不想去台湾怎么办?那就干脆在这里定居下来吧。
在和泰国的数次谈判后,泰国终于同意给他们划出了一块地方,在此定居,并且给予国民待遇。条件就是93师要帮泰国去平叛其他势力。双方很快就达成了一致。
泰国给93师划出的这块地盘,就是今天位于泰国北部清莱府美斯乐镇。60年过去了,美斯乐镇人口也从当初的2000余人发展到了如今的10万之众。
虽然已经出走中国60年,当地的中国人已经繁衍到了第三代,也有了新的称呼“泰国华人”,但他们对中国这个祖国还是不能忘记的。
在美斯乐,店铺大街小巷都有中文标示,华人日常交流也还是以中文为主,保留了和中国一样的文化习俗,春节贴春联,放鞭炮。这里还发展成了泰国最重要的茶叶基地和旅游胜地。
当年来到美斯乐的这群国军,几乎都是来自云南,因此今天的美斯乐又有“泰国春城”、“中国村”等称呼。
至今,美斯乐还有一项传统,那就是人去世后,墓地全部朝向北方:中国。以此告诫后人,他们身上流淌的是炎黄血液。
同为炎黄子孙,希望他们能在异国他乡幸福的生活下去吧。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js/5_65789736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