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业奇农业网 > 技术 >

水稻抽穗灌浆期间高产的管理方法,水稻应该好养吗,怎么养殖

我们都知道,种植庄稼时,我们最想要的是高产。水稻怎么能增产?事实上,抽穗灌浆期是提高水稻产量的最佳时期。你知道吗?我们来看看具体的管理实践吧!

水稻抽穗灌浆期间高产的管理方法,水稻应该好养吗,怎么养殖

水资源管理

1、间歇灌溉

水稻抽穗至成熟期需间歇灌溉管理,即一次灌水后,待水分自然干燥,一天后再灌水,依次重复。这种灌溉有助于保持土壤的渗透性,使水稻根系呼吸正常,达到促进根系保护叶片,防止叶片过早衰老的目的。

在抽穗期,如果长期淹水造成土壤渗透性差、缺氧,极易导致水稻根系中毒和发黑。水稻根系发黑会降低水稻对水分和肥料的吸收能力,导致水稻叶片枯黄、早衰甚至早死,严重影响产量。判断水稻是否出现黑根现象,首先要看田间土壤和水分是否变黑发臭,以及堆积层。如果有臭鸡蛋的味道,说明地里的根系已经被破坏了。这时,拔出水稻根系,检查根系颜色。水稻具有干根、湿芽、气根和水芽的特点。当水稻根系变黑时,应立即抽干,以提高土壤渗透性,促进根系生长。

水稻根系:白根壮,黄根旺,黑根病,灰根死

2、浅水灌溉

深水灌溉会导致水稻茎叶连续生长,即贪绿现象使生育期推迟,株高增加,倒伏风险增大。因此,应提倡抽穗后进行浅水灌溉,田间水层应在5cm左右。抽穗20天后,可采用跑马水灌溉法,即保持土壤湿润,既能促进根系生长,防止倒伏,又能使土壤变硬,便于后期收割。

施肥管理

在水稻抽穗期,由于穗的发育已经完成,籽粒数和穗数已经定型,即产量性状已经初步定型。此时施肥主要是防止水稻失肥,增加千粒重,所以不宜施肥过多,施肥过多会造成水稻青枯晚熟。

因此,建议抽穗前2天或抽穗后7天施用3~5kg尿素和2~3kg钾肥。施肥时,田里要有浅水。施肥后不要立即浇灌,自然晾干后再浇灌。

病虫害防治

1、稻曲病:在水稻裂穗初期喷施苯并丙环唑或井冈霉素,可有效控制稻曲病的危害。假丝黑穗病只能预防。一旦发生,基本上没有补救办法,必须在违约时处理。

2、防治穗颈瘟和纹枯病:2%春雷霉素乳油每亩80毫升。

3、防治稻飞虱:25%噻嗪和异丙威可湿性粉剂每亩50克。

4、防治稻纵卷叶螟和二化螟:48%毒死蜱乳油每亩80克。

为防止农药残留,建议在水稻抽穗前期进行喷施。

如何应对特殊气象灾害

近年来,许多地方出现了水稻抽穗期和杨树开花期的高温,导致产量下降,甚至没有收获。我还调查了各地的情况。在自然灾害面前,不抵抗的损失更大,稍有管理的可以获得更好的产量。一个典型的例子是,2018年,有两个农户在相邻的田里,同一个品种,同一个播种期,一个没有减产,另一个减产50%以上,所以管理非常重要。

在抽穗杨树开花期,建议采取日灌、夜间排水、深水灌溉、适度增温、低温等管理措施;施用氮肥能提高小麦的抗逆性,延长生育期,避免高温;喷雾提高湿度,降低温度,避免小穗枯萎。

抽穗期、开花期连续降雨时,应采取以下管理措施:深挖排水沟,降低田间湿度,雨停时白天用绳子拉水,以促进水稻在雨停期开花授粉。

水稻抽穗灌浆期的高产管理方法就是上述内容。除了对这一时期的水稻进行有效管理外,其他水稻生育期也不应粗心大意。我们必须时刻关注水稻的生长和变化。

湖南首个无人农场是怎么样的?这里运用了什么技术?

水稻的一生水稻介绍

1、水稻一生概述

水稻从种子发芽到谷粒成熟全生育期中,经过生根、长叶、分蘖、穗分化、孕穗、开花、灌浆到成熟,每一个生育期对外界条件即温度、水分、空气、光照、养分等都有不同的要求。只有掌握它的生长规律,不断提高水稻的栽培技术,才能达到高产,稳产的目的。

水稻的一生,大体分为两个阶段,从种子萌发到幼穗分化前,为营养生长阶段,主要是建成营养生长器官,为生殖生长提供充足的物质条件。从幼穗开始分化到稻谷形成,为生殖生长阶段,此期主要是长穗、开花、灌浆、结实。构成产量器官,同时,根据水稻外部生态显著变化的情况,又将其划分为若干个生育时期,这些时期通常包括:秧苗期,移植返青期,分蘖期、孕穗拔节期,抽穗开花期,灌浆期,黄熟期等。这两个阶段和这些生育期是互相交叉,紧密联系,相互制约的。

2、水稻优化控灌技术

水稻是喜水作物,从播种到收获需要大量的水分,但是水稻的各个生育阶段对水的需要是不同的,因此掌握水稻各生育期需水规律,实行科学用水,是夺取水稻高产、稳产的重要措施之一。

2.1水稻节水技术概述

水稻和水的关系是十分密切的,人们把水稻称为水生作物,这说明它离不开水,水稻需要在一定水份条件下生长,这是它的生理需要,但是,水稻又和它所需要的生态环境分不开。人们称水稻是水生作物,但水稻的一生并不是每个生育阶段田面都要保持水层。有时田面需要浅水,有时不需要水层,实践上看,水稻是一种半水生作物,这就为水稻节水灌溉新技术的应用奠定了理论基础。

旧的整地和灌水方法,以水整地为主,深水灌,大水漫灌,造成土壤板结,通气性不良,不利于根系发育,因此普遍低产。高产水稻必须改革稻田的整地灌溉技术,提高水稻根系活力,使水稻有个良好的生活条件,水稻的高产经验是:“要以根定水”“以气养根”“以根保叶”“以叶增产”;二是“水肥气热”这四个条件与土壤肥力相互配合,以水调肥,以水调气,以水调温,干干湿湿,壮根保叶,提高产量。

在稻田水、肥、气、热四大因素中,水是矛盾的主要方面,以水调气,以水调温,以水调肥,就可以有效地对水稻生育进行促控,这是水稻节水高产灌溉技术研究的基本原理。节水灌溉具有许多优点。

2.1.1更新土壤生态环境,提高氧化还原电位,能排除有害物质,防止烂根,有利于根系发育。

2、能抑制氮素过量吸收,有抑制无效分蘖效果,并能提高稻株体内的碳氮化,促使结实良好,防止虫害与水稻穗茎瘟病的发生。

3、使土壤呈氧化状态,可增加钾氧化,使水稻的茎杆组织坚硬而不倒伏。

4、可以增加土壤中速效性养分释放,促进有机质分解,为水稻下阶段生长提供良好条件。

5、使稻株既获得必要水分,又不使其感到氧气不足,水、肥、气、热等因素得到合理调整。在前期能增大土壤昼夜温差,促使分蘖早生快发,提高成穗率。在中期能够限制氮素的过量吸收,能控制无效分蘖的发生,推迟封垅,控制叶片的角度和基部节间伸长,提高稻株碳氮化,促进生育转换,提高抗倒伏能力。在后期能防止根叶早衰,有利于光合作用和干物质的积累,使水稻籽粒饱满,活杆成熟,增加千粒重。

6、水稻群体,协调生长,能形成高产株型(高产株型就是上边的三个叶片短,下面的三个节间短,)充分发挥水稻高产优势。

7、田间渗漏及棵间蒸发等水稻生态耗水的合理调节,减少了稻田养分流失。水稻抗病虫害能力增强,使水稻高产再高产。

2.2水稻的需水规律

水是肥的“总开关”,也是土壤中空气、温度的“调节器”,因而水对水稻的生长直接起着促进和控制作用,,搞好水的管理,对夺取水稻高产关系重大。水稻需水量,稻田水分消耗主要有三种途径,即“棵间蒸发,叶面蒸腾,田间渗漏。

2.2.1棵间蒸发:就是植株之间所消耗的水量(称为生态需水)。

2、叶面蒸腾:就是作物将从土壤中吸入的水分通过叶片的气孔,蒸发到大气中的现象(也称为生理需水)。

3、地下渗漏:就是当水稻根系活动层中土壤水分超过饱和水量时,渗入到根系活动层以下的重力水。

根据多年观测试验所得数椐,水稻日需水强度是;分蘖7.0毫米,孕穗拔节期8.6毫米。水稻整个生育期需水高峰有两次,第一次出现在分蘖期(峰值主要由棵间蒸发形成的)。第二次峰值在孕穗拔节期(峰值主要是叶面蒸腾形成的)。棵间蒸发的峰值是由于水稻前期植株少,叶面积小,阳光能够充分照射在水面上,所以棵间蒸发量就高。相返随着植株的增多和叶面积的增大,叶面蒸腾逐渐上升,到孕穗拔节期日平均需水量达到最高峰8.6毫米,以后逐渐呈下降趋势,这就是水稻的整个需水规律。

2.3控制灌溉水稻秧田及本田管理技术

2.3.1育苗技术

农谚说的好:“秧好一半稻,壮秧产量高”。水稻育苗好坏对水稻全年生长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寒地旱育稀植水稻应用“

湖南无人农场项目选址大众垸4万亩水田,首期集中示范面积280亩。项目通过引进罗锡文院士团队的无人农场关键技术,示范推广袁隆平院士团队选育的优良水稻品种,项目的建成运行,对加快推进湖南省农业机械化和农机装备产业转型升级将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对农业农村现代化和国家粮食安全也将具有重大的历史意义。

无人驾驶的抛秧机按规划线路开展抛秧作业,这是耕整地、种植、田间管理等环节的作业演示之一,现场还全面展示了水稻生产耕整地、施肥、机抛(插、播)、田间管理、收获。由于中国土地、种植作物、耕种环节多种多样且南北温度差异大等不同,使得同一项技术或者同一个模型、同一套系统不足以支撑整个农业的发展。

对于农业机械化操作,无人驾驶拖拉机则可实时向管理员提供障碍物数据,并且重定路径大大节省人力、物力和作业时间。5G技术的加持将使无人驾驶拖拉机的发展和普及更为迅速。随着5G的普及,行业供应链环节的信息获取和交互速度将达到新的层次。消费者个性化需求和供应链的大幅优化,将催生大批量的定制化生产,从市场经济逐步走向“半计划经济”。

5G+AI真有可能彻底解放人类的劳动,所有工厂都可以用各种机械设备来完成,无人农场相对于工厂更简单,只要地理(高山河流)条件允许,真的可以做到无限大,效率高到无法想象。无人驾驶农业机械是现代高科技技术的集成,能有效提高作业质量,降低生产成本,提高土地和肥料农药的利用率,尤其是可实现全天不间断作业。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js/5_65789903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