度尾镇的现代农业
度尾镇俗称仙游“西乡”,是仙游县的农业重镇,该镇中部田块与低丘交错,东西北山峰连绵,形成天然屏障。这里气候温和湿润,雨量充沛,土地肥沃,为度尾文旦柚生长提供得天独厚的条件。度尾镇是福建省第一批的科技示范乡镇之一,1999年及2002年“万亩文旦柚基地建设”列入国家“星火计划”项目。
度尾镇地处仙游半山区,该镇立足当地自然资源优势,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科技为依托,以社会、经济、生态综合效益为中心。走农科教结合、产业化发展之路,着力培养支柱产业,壮大龙头企业,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基地建设,促进产业形成。对该镇的农业制度了发展目标并进行了全面的规划。认真做好山地开发这篇文章,鼓励农民大力发展以柑桔、文旦柚为主的水果生产,经过几年的艰苦奋斗,荒山变成了花果山,并形成了该省著名的柑桔、文旦柚两大生产基地。度尾出产的文旦柚品质优良,深受消费者的青眯,发展前景十分乐观。
度尾镇有耕地3.6万亩,山地10万亩,宜果山地3.5万亩,现有果树面积3.2万亩,其中文旦柚2万亩,柑桔1万亩,其它杂果0.2万亩,全部投产产量可达4万吨,产值达1.2亿元,人均1300多元。近几年,度尾镇依托省农科院、农大和各级农业部门的技术力量,大力推广度尾文旦柚速生丰产栽培技术,无害化栽培技术,果园生草技术、节水灌溉技术等先进实用技术。同时,该镇还通过注册“度尾”牌商标和申报文旦柚“国家绿色食品”标志以及申报省名牌产品,确立了自己的品牌;镇、村两级农技推广网络和服务体系建设完备,镇有“农业服务中心”、农技站、科协、度尾文旦柚协会、农机站、水利站、林业站等推广机构,村有科技组、科技示范户(场)及农民技术协会(研究会)等。全镇现有果树专业的中级职称技术员5人,农民高级技师3人,农民技术员12人,度尾文旦柚协会会员60人,文旦柚种植大户20家。项目区内技术力量雄厚。此外,每年以镇技校为阵地,依托省农大、省农科院、县农函大、农广校、农职校培养近百名懂技术、善经营、留得住、用得上的农民技术骨干;以镇农工贸果品开发有限公司为龙头,采取松散联合方式,组建150多家600多人的度尾文旦柚专业营销队伍,确保度尾文旦柚价稳销畅。项目区内社会条件、经济基础较好,自然条件优越,农民种果积极性高,科技意识强,果品市场广阔,基本产业化生产规模,对实施本项目条件十分有利。
现代农业是一个动态的发展过程,实质上就是用现代工业装备农业,实现农业的水利化、化学化、机械化、电气化和信息化;用现代科学技术装备农业,实现农业的良种化,耕作制度与栽培技术科学化,资源利用高效化;用现代管理科学指导农业,实现农业的产业化、市场化和社会化。中国已加入WTO,正面对着日益增强的经济全球化和农业国际化的竞争和挑战。我国农业属弱质产业,长期以来投入不足,科技装备落后,综合生产能力差,很难与国外现代化农业竞争,加快现代化农业建设的步伐已刻不容缓。
度尾镇具极为适宜种植文旦柚的地理环境和气候条件,又有悠久的栽培历史和雄厚的技术力量。度尾文旦柚,质地细腻,气味芬香,甜酸可口,籽料细小,集各种名柚的优点于一身,曾荣获94年全国第三次柚类评比优质奖,度尾文旦柚含有益氨基酸达18种,矿物质11种,是药膳两宜的美品佳果,深受广大消费者的青睐。
综上所述,现代化示范园区建设的进一步深化,符合我国现阶段农业发展方向,对于提高我国农业的综合实力和科技成果转化都将起到示范作用,有利于推进该市农业现代化建设的步伐。本项目建设为但十分必要,且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度尾镇充分发挥当地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和社会条件优势,以市场为导向,以科技为依托,以社会、经济、生态综合效益为中心,走农科教结合,产业化发展之路,用现代科技指导项目建设,加快科技成果转化,提高科技含量,保护“度尾”文旦柚品牌。近段时间来,度尾镇依托省农科院、农大和各级农业部门的技术力量,先后建起了“高优产业基地”、“度尾文旦柚绿地食品生产基地”、“高优度尾文柚苗木繁育基地”等,大力推广度尾文旦柚速生丰产栽培技术,无害化栽培技术,果园生草技术节水灌溉技术等多种先进实用技术。
本项目拟在万亩生态示范果园内引进现代化机械设备,建立机械化生产方式,在果园内推广应用先进、轻便的割草机、机动喷雾器、高枝剪、环剥刀等设备,实现喷苗、除草、疏果等作业的机械化。同时配备运输机、运果机等机械设备,以降低劳动强度,提高经济效益,带动度尾镇人民走上一条致富奔小康的道路。
丰宁满族自治县的地理环境
黑龙江省--北方地区
湖北省-- 南方地区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西北地区
青海省--西北地区
四川省西部--青藏地区
江苏省北部--北方地区(因为 江苏省北部在秦岭淮河一线以北地区)
北方地区
农业生产条件:
有利条件:①夏季气温高,降水多,高温期与多雨期一致,水热配合较好。东北地区冬季积雪厚,夏季日照长;黄河中下游地区秋季晴天多,华北平原地下水丰富。②平原广阔,土层深厚。东北地区,黑土肥沃,人均耕地多,宜农荒地多,森林资源丰富。③黄河中下游地区农业生产历史悠久。
不利条件:①东北地区生长期短,热量不足,受寒潮影响大;西部风沙威胁大。②黄河中下游地区春旱、夏涝突出;水土流失和土壤盐碱化严重。
农业活动特点:重要的农耕区,以旱作为主。长城以北一年一熟长城以南两年三熟。农耕区畜牧业为主。东北林区面积广大。
农业在全国的地位:①东北平原是我国最大的商品粮基地和林业基地,农业机械化程度高;黄河中下游地区是我国最大的棉麦产区;黄泛区为全国最大水果带。②商品粮基地:三江平原、松嫩平原、黄淮海平原;棉花基地:冀中南、鲁西北、豫北。
主要农产品:
种植业-小麦(东北春小麦)、玉米、高粱(东北、黄土高原)、谷子(黄土高原)大豆、甜菜、亚麻(东北);棉花、花生、烤烟(华北)
林业-用材林:红松、落叶松(东北);经济林:苹果、梨、柿、桃、枣、板栗(黄河中下游)
畜牧业-黄牛、马、驴、骡、绵羊、鸡。
水产业-海水养殖和海洋捕捞:海带、对虾、贝类。
南方地区
农业生产条件:
有利条件:①高温期与多雨期一致,水热资源丰富、配合好(台湾、海南、滇南西双版纳是全国水热条件最好的地区)。江淮地区梅雨适时适量,有利于水稻生长。②长江中下游平原、珠江三角洲地势低平、土壤肥沃,河汊纵横,既灌溉便利,也利于发展淡水养殖;四川盆地紫色土肥沃;横断山区,森林资源丰富,树种多,人类影响小,利于发展林业生产。③长江流域农业生产历史悠久,生产水平高。
不利条件:①江淮地区伏旱期,气温高,降水减少,蒸发旺盛,易对水稻生产产生影响、南部沿海地区夏秋季台风影响很大。②长江以南地区为红壤分布区,土壤酸性强,土质粘重,不利于种植业的发展。③云贵地区喀斯特地貌发育,地表崎岖,土层薄,地表水缺乏,不利于农业发展。
农业活动特点:重要的农耕区之一,以水田为主。长江以北一年两熟,长江以南一年三熟。农耕区畜牧业为主。淡水养殖发展很快。南部(海南、云南西双版纳等)发展热带经济作物生产。海洋渔业发达,舟山渔场是我国最大的渔场,沈家门港是我国最大的渔港。
农业在全国的地位:①重要的商品粮、桑蚕、糖料作物、油料作物、棉花、黄麻、亚热带热带作物和淡水渔业产区;长江中下游平原和珠江三角洲是著名的 “鱼米之乡”,四川盆地素有“天府之国”之美誉。②商品粮基地:成都平原、江汉平原、洞庭湖平原、鄱阳湖平原、太湖平原、珠江三角洲、江淮地区。棉花基地:江汉平原、长江三角洲。热带经济作物基地:海南岛、西双版纳。糖料作物基地:广东、海南、广西、云南、四川。出口农产品基地:太湖平原、珠江三角洲。淡水渔业基地:长江中下游平原、珠江三角洲。桑蚕基地:太湖平原、珠江三角洲、成都平原。用材林基地:横断山区、东南林区。
主要农产品:
种植业-水稻(最大产区)、小麦、棉花、油菜籽(长江流域)、甘蔗。
林业-用材林:杉、马尾松、竹。经济林:茶叶、油茶、油桐、橡胶、剑麻、柑橘、香蕉、荔枝、桂圆、菠萝、蚕桑。
畜牧业-水牛、山羊、猪、鸭、鹅、鸡。
水产业-海水养殖和海洋捕捞:带鱼、大黄鱼、小黄鱼、墨鱼、贝类。谈水养殖:青、草、鲢、鳙、蟹、虾等。
西北地区
农业生产条件:
有利条件:①夏季气温高,运量少,光照强,昼夜温差大。②牧场广大,宜农荒地多。③新疆、河西走廊有冰川融水灌溉,宁夏平原、河套平原有黄河水灌溉。
不利条件:①冬长夏短,寒潮影响大,春季沙尘暴频发。②降水少,蒸发强,农业需灌溉,灌溉水源不足。③地表植被差,沙漠化严重,河套平原、宁夏平原盐碱化严重。
农业活动特点:重要的牧业区。种植业以旱作为主,灌溉农业突出(新疆为绿洲农业)。一年一熟~两年三熟(南疆)。
农业在全国的地位:全国最重要的畜牧业基地(新疆、内蒙古),最大的长绒棉基地,重要的灌溉农业区(新疆、宁夏、河套),重要的温带水果产地(新疆),重要的糖料作物基地(内蒙古、新疆)
主要农产品:
种植业-小麦、甜菜、瓜果、棉花、胡麻(内蒙古)。
畜牧业-三河马、伊犁马、三河牛、骆驼、内蒙古细毛羊、新疆细毛羊、阿尔泰大尾羊、宁夏滩羊。
青藏地区
农业生产条件:
有利条件:①太阳辐射强,日照时间长,昼夜温差大,河谷地带(黄河、湟水、雅鲁藏布江)积温较高,有水灌溉。②草场广阔,柴达木盆地宜农荒地多。
不利条件:海拔高,气温低,无霜期短。
农业活动特点:著名的高寒牧区和河谷农业区。
农业在全国的地位:我国重要的畜牧基地(青海、西藏)。
主要农产品:
种植业-青稞(春小麦)、小麦、豌豆。 畜牧业-牦牛、藏山羊、藏绵
丰宁满族自治县位于河北省北部、承德市西部,南邻北京市怀柔区,北靠内蒙古自治区正蓝旗、多伦县,东接承德市围场县、隆化县、滦平县,西面与张家口市赤城县、沽源县接壤。县城大阁镇距北京市区188公里,距怀柔县界18公里。丰宁满族自治县总面积为8765平方公里。
1997年,丰宁满族自治县人口36.6万。
2000年,根据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丰宁满族自治县总人口341561人,其中:大阁镇70011人、大滩镇19230人、鱼儿山镇12382人、土城镇14717人、黄旗镇13702人、凤山镇35199人、波罗诺镇9998人、黑山咀镇19446人、天桥镇8524人、万胜永乡3922人、四岔口乡6968人、苏家店乡5203人、外沟门乡5506人、草原乡5288人、窟窿山乡3476人、小坝子乡4031人、五道营乡7098人、南关蒙古族乡16175人、选将营乡12760人、西官营乡11353人、王营乡5625人、北头营乡6892人、胡麻营乡14591人、石人沟乡15099人、汤河乡7558人、杨木栅子乡6807人。
2002年,丰宁满族自治县人口37.66万。
2007年,丰宁满族自治县户籍人口389306人,比2006年增加4044人;其中:非农业人口62721人,农业人口326285人。年内出生4340人,人口出生率为11.14‰,比2006年下降了0.39个千分点;死亡人口1782人,死亡率为4.57‰;人口自然增长率6.56‰,比2006年下降0.4个千分点;计划生育率为95.12%。
2013年,丰宁满族自治县人口40万。 2007年,丰宁满族自治县地区生产总值(GDP)472873万元,比2006年增长14.6%。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149000万元,比2006年增长0.9%,第二产业增加值202591万元,比2006年增长23.9%,第三产业增加值121282万元,比2006年增长15.2%。三次产业比重调整为31.5:42.8:25.7,一产比重比2006年下降了0.1%,二产比2006年提高了2.4%,三产比2006年下降了2.3%。
2007年,丰宁满族自治县工业企业实现增加值120991万元,增长34.4%。实现利税73170万元,比2006年增长59.4%。城乡居民收入分别比2006年增长17.5%和16.4%。全部财政收入占GDP的比重为12%,比2006年提高2.9个百分点。
2007年,丰宁满族自治县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涨幅较大,同比上涨4.6%。其中猪、牛、羊肉价格分别比2006年上涨65.6%、37.5%和39.2%,油脂价格比2006年上涨22.7%,粮食价格比2006年上涨7.4%。
2007年,丰宁满族自治县民营经济完成增加值373567万元,比2006年增长38.2%,占全县地区生产总值比重为79%。民营经济实缴税金49852万元,比2006年增长165.6%,占全部财政收入的87.8%。
2013年,丰宁满族自治县实现地区生产总值87.1亿元,比2012年增长8.6%。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33.3亿元,比2012年增长26.6%,完成财政总收入9.35亿元,其中,县级公共预算收入5.4亿元,比2012年增长12.9%。 2007年,丰宁满族自治县完成种植业产值66942万元,比2006年下降9.4%。全年粮食种植面积50044公顷,比2006年增加489公顷,增长1%,油料播种面积1566公顷,比2006年增加330公顷,增长26.7%,蔬菜播种面积12517公顷,比2006年增加495公顷,增长4。1%。由于灾情严重,粮食产量大幅下降,全年粮食总产量11.11万吨,下降34.2%;油料总产量692吨,比2006年下降28.9%;蔬菜生产继续增长,总产量达到50.4万吨,比2006年增长9.7%,实现商品产值19968万元,比2006年增长50.2%。
2007年,丰宁满族自治县完成畜牧业产值171303万元,增长5.5%。肉类总产量达到66153吨,比2006年增加1920吨,增长3%。牛奶产量89590吨,比2006年增加11686吨,增长15%。禽蛋产量15869吨,比2006年增加2726吨,增长20.7%。年末大牲畜存栏276700头,比2006年增加10188头,羊只存栏428000只,比2006年增加15282只。
2007年,丰宁满族自治县完成造林面积 9333公顷。其中:当年人工造林面积8666公顷。当年零星四旁植树172万株,比2006年增加12万株,育苗面积233公顷。年末实有林地面积322568公顷,森林覆盖率36.99%。
2007年,丰宁满族自治县玉米制种、杏仁、肉牛、奶牛、蔬菜五大生产基地产销良好,全年实现产值99428万元,销售产值96666万元,分别比2006年增长49.9%和50.1%。龙头企业不断壮大;年内龙头企业3个,实现销售收入15344万元;主导产业联系农户达到5350户。
2007年,丰宁满族自治县小流域治理面积1443平方公里,全年新增农田有效灌溉面积320公顷,新增节水灌溉面积2130公顷。农业机械总动力289580千瓦,比2006年增长14.2%,农村用电量5348万千瓦时,比2006年增长7.3%。 2007年,丰宁满族自治县工业实现总产值449181万元;增加值166991万元,比2006年增长27.1%。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产值327881万元;增加值120991万元,比2006年增长34.4%。骨干行业拉动作用明显,全年矿山采选业实现增加值105402万元,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87.1%,比2006年增加35142万元,拉动全县工业增长26.5个百分点。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股份制企业实现产值275411万元,其他经济类型企业实现产值52470万元;重工业实现产值308470万元,轻工业实现产值19411万元。
2007年,丰宁满族自治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主营业务收入277479万元,比2006年增长57.4%;产品销售率96%;实现利税73170万元,比2006年增长59.9 %;其中:利润总额38473万元,比2006年增长64.5%。按经济类型分,股份制及其它经济类型企业实现利税35074万元,私营企业实现利税38095万元。 2007年,丰宁满族自治县共接待游客65万人次,接待水平不断提高,接待规模不断扩大。旅游景区(点)达到8处,旅游渡假村38家,日接待能力达到3.5万人次。全年旅游社会效益1.95亿元,比2006年增长18.2%。
2012年接待游客72万人次,创综合社会收入3.4亿。截至2012年,全县旅游固定资产投入累计超过10亿元,实施投资千万元以上的项目20多个,开发京北第一草原等旅游景区景点8处,建成国家A级景区4处,四个景区通过ISO9000和ISO14000质量环境体系认证,京北第一草原已经集国家4A级景区、省级风景名胜区、省级优秀度假区、河北魅力景区、河北最美三十景、河北省著名商标等六项桂冠于一身。建成国家森林公园1处,省级森林公园3处,省级优秀度假区1处,建成度假村、宾馆50多家,家庭旅馆600多家,日接待床位近2万张。 2007年,丰宁满族自治县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290195万元,比2006年增长30.9%。在全部投资中:城镇投资230225万元,比2006年增长34.6%;农村投资59970万元,比2006年增长18.2%。城镇投资中基本建设投资218121万元,比2006年增长39.8%;技术改造12104万元,下降19.5%。农村投资中农村非农户(50万元以上)投资40870万元,比2006年增长11.2%;农村个人投资19100万元,比2006年增长36.4%。
2007年,丰宁满族自治县固定资产投资按产业结构分:城镇固定资产投资中,第一产业完成投资29816万元,比2006年下降9.2%,占城镇固定资产投资的13%;第二产业投资121167万元,比2006年增长34.8%,占52.6%,;第三产业投资79242万元,比2006年增长64.2%,占34.4%,;三次产业投资比为13:53:34。按行业分:城镇固定资产投资中,农、林、畜牧业投资29816万元,比2006年下降9.2%;工业投资中采矿业投资53900万元,制造业投资44764万元,电力及水的供应业完成投资22521万元,分别比2006年增长118.3%、97.9%和71.9%;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完成投资8779万元,比2006年下降77.5%;批发零售业完成4983万元,比2006年增长2倍;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完成3300万元,比2006年下降41.3%;其他投资30540万元,比2006年增长3倍。 2007年,丰宁满族自治县邮电通讯完成业务总量11224万元。2007年末固定电话用户达到50670户(含小灵通),比2006年净增488户,固定电话普及率为41部/百户,比2006年提高了1部/百户。全部固定电话用户中城市用户12804户,农村用户25705户,无线电话用户12161户。2007年末互联网宽带用户3127户,比2006年增加851户。
2007年,丰宁满族自治县移动电话用户达到11.8万部,比2006年净增4万部。平均每百人就有30人是移动电话用户。 2007年,丰宁满族自治县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人数为6626人,城市低保资金支出569.8万元,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人数为4339人,低保资金支出210万元。全县参加基本养老保险人数为14400人;参加失业保险人数为10042人,比2006年增加1490人;参加基本医疗保险人数为21005人,比2006年增加2432人。农村居民参加新型合作医疗保险人数为291001人,占农村居民的87.38%。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js/5_65790044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