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无土栽培是如何发展的?
无土栽培在我国的发展情形也不例外。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农业部把无土栽培列为重点攻关课题,组织全国攻关。在“七五”期间,无土栽培系统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引进和比较各种无土栽培系统的优劣上,至“七五”期末,我国基本形成了北方以基质栽培为主,江浙东南沿海地区以营养液膜系统(NFT)栽培为主,华南热带地区以深水培为主的无土栽培发展格局。但无论是北方的基质栽培,还是东南沿海的营养液膜系统(NFT)栽培和华南的深水培,都是用营养液来灌溉作物根系的。植物需要的16种元素,除了碳、氢、氧是从空气和水中获得外,其余的13种元素都是从化肥配制的营养液中吸收。营养液的配制和管理需要具有一定文化水平并受过专门训练的技术人员来操作,它难以被一般生产者掌握。在我国,一些配制营养液用的专用化肥,不像普通化肥那样容易获得,而且成本较高。另外,营养液中硝态氮(N-NO3-)的含量占总氮量的90%以上,导致蔬菜产品器官中硝酸盐含量过高,不符合绿色食品的生产标准。所有这些因素都限制了无土栽培这一高新农业技术在我国的进一步普及和推广应用。因此,研究简单易行并有效的基质栽培施肥技术,是加速无土栽培在我国推广应用的关键。
要简化基质栽培施肥技术,首先要考虑改变通常的用化肥配制营养液来灌溉作物的做法,而应采用施肥效果与用营养液相当、养分含量充分、不带病菌虫卵、无污染、来源广泛和价格低廉的固体有机肥。按照这个思路,中国农业科学院蔬菜花卉研究所无土栽培组经过几年的探索,研究开发出了一种以高温消毒鸡粪为主,适量添加无机肥料的配方施肥来代替用化肥配制营养液的有机生态型无土栽培技术。消毒鸡粪来源于大型养鸡场,经发酵、高温烘干后无菌、无臭味,其营养成分的含量为:氮4.21%~5.22%、磷1.51%~2.30%、钾1.62%~1.94%、钙6.16%~7.68%、镁0.86%~1.34%、铁0.2%,此外还含有硼、锰、铜、锌、钼等微量元素。由于鸡粪中营养元素的含量较低而且很不平衡,为了获得理想的栽培效果,鸡粪应与其他有机肥或无机肥混合使用。
有不少养鸡场都存在一个问题,那就是臭味熏天。尤其是夏天,隔着很远都能闻见臭味。有时候一个养鸡场的臭味甚至能把一个村子笼罩了,影响附近村民的正常生活。大家很不满,养鸡户也很忧心。本文,我们就给养鸡户提供5个解决养鸡场臭味问题的方法。
方法1:选址远离居民区。
这是一句废话,但也是最核心的真理。一个养鸡场,本来就不应该离居民区太近。远离居民区,养鸡场的臭味哪怕再浓,也影响不到普通的居民。当然,除了距离之外,养鸡户还要考虑与居民区的相对位置。考虑到气流、风向等因素,养鸡场一般要建设在居民区的下方。
方法2:在养鸡场周围种树。
事实上,养鸡场的臭味不仅仅是味道上的问题,还有内部散发出来的各种灰尘。在养鸡场附近种植树木,可以吸收粉尘,中和一些有害气体,同时还能尽量减少鸡场内部臭味的四处流散。
方法3:处理好鸡粪是重中之重。
养鸡场之所以有臭味,主要源于鸡粪。养鸡户可以通过建设不渗透但相对密闭的鸡粪储存空间,隔绝臭味的扩散。存放在外面的粪便,则应该在上面覆盖一层塑料薄膜,阻止风吹日晒造成的臭味传播。很多养鸡户直接把鸡粪露天堆放,这种做法不可取。
方法4:合理的饲料配比也可以减少鸡舍异味。
鸡的消化道比较短,所以排出体外的粪便很多都是未经消化的饲料。这些未经消化的饲料当中的营养物质经过发酵,就会产生浓重的臭味。所以,根据不同的生长期合理搭配鸡群的饲料,控制好鸡群的饲喂量,可以有效的减少粪便中饲料残存,从而大幅度降低臭味产生的可能。
方法5:鸡舍内合理的湿度、温度和顺畅的通风,可以有效减少鸡舍内异味的产生。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js/5_65790477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