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溪六大名茶的铁观音
铁观音属于乌龙茶类,是中国十大名茶之一乌龙茶类的代表。它介于绿茶和红茶之间,属于半发酵茶类,
是中国绿茶、红茶、青茶(乌龙茶)、白茶、黄茶、黑茶、六大茶类之一。其创制年代,据中国高等农业院校统编教材《制茶学》载:“青茶(即乌龙茶)起源:福建安溪劳动人民在清雍正三年至十三年(1725-1735年)创制发明了青茶,首先传入闽北后传入台湾省。”铁观音因品质优异,香味独特,各地相互仿制,先后传遍闽南、闽北、广东、台湾等乌龙茶区。20世纪70年代,日本刮起“乌龙茶热”,乌龙茶风靡全球。江西、浙江、安徽、湖南、湖北、广西等部分绿茶区纷纷引进乌龙茶制作技术,进行“绿改乌”(即绿茶改制乌龙茶)。目前我国乌龙茶有闽南、闽北、广东、台湾等四大产区,以福建产制历史最长,产量最多,品质最好,尤以安溪铁观音和武夷岩茶闻名于海内外。近年来,与安溪茶山一山之隔、中国第二大铁观音生产基地的华安铁观音,也开始崭露头角。铁观音不仅香高味醇,是天然可口佳饮,而且养生保健功能在茶叶中也属佼佼者。现代医学研究表明,铁观音除具有一般茶叶的保健功能外,还具有抗衰老、抗癌症、抗动脉硬化、防治糖尿病、减肥健美、防治龋齿、清热降火,敌烟醒酒等功效。铁观音于民国八年自福建安溪引进木栅区试种,分红心铁观音及青心铁观音两种,主要产区在文山期树属横张型,枝干粗硬,叶较稀松,芽少叶厚,产量不高,但制包种茶品质高,产期较青心乌龙晚。其树性稍,叶呈椭圆形,叶厚肉多。叶片平坦展开,适宜制种铁观音茶。 产铁观音地--安溪 安溪既是世界名茶铁观音的故乡,也是中国名茶黄金桂的发源地,又是福建省乌龙茶出口的基地县。安溪产茶历史悠久,自然条件得天独厚,茶叶品质优良,驰名中外。据《安溪县志》记载:安溪产茶始于唐末,兴于明清,盛于当代,至今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自古就有“龙凤名区”、“闽南茶都”之美誉。1995年3月,安溪县被农业部命名为“中国乌龙茶(名茶)之乡”;2001年,被农业部确定为“第一批中国无公害农产品(茶叶)生产基地县”,并被农业部、外贸部联合认定为“中国园艺产品(茶叶)出口示范区”;2002年,又被农业部确认为“南亚热带作物(乌龙茶)名优基地”。2004年,安溪铁观音被国家列入“原产地域保护产品”。
自古“名茶藏名山,名山出名茶”。安溪铁观音就是由那种青山绿水、景色优美的自然生态环境“造就”出来的。 铁观音是乌龙茶的极品,其品质特征是: 茶条卷曲,肥壮圆结,沉重匀整,色泽砂绿,整体形状似蜻蜓头、螺旋体、青蛙腿。冲泡后汤色金黄浓艳似琥珀,有天然馥郁的兰花香,滋味醇厚甘鲜,回甘悠久,俗称有“音韵”。铁观音茶香高而持久,可谓“七泡有余香”。
外形:条索肥壮、圆整呈蜻蜓头、沉重,枝心硬,枝头皮整齐,叶大部分向叶背卷曲,色泽乌黑油润,砂绿明显(新工艺中,红镶边大多已经去除)。
内质:香气浓郁持久,音韵明显,带有兰花香或者生花生仁味、椰香等各种清香味;茶汤金黄、橙黄,滋味醇厚甘鲜,稍带蜜味,鲜爽回甘。
叶底:枝身圆,梗皮红亮,叶柄宽肥厚(棕叶蒂),叶片肥厚软亮,叶面呈波状,称“绸缎面”。
最核心特征:干茶沉重,色墨绿;茶汤香韵明显,极有层次和厚度;评叶底应肥厚软亮。
鉴别精品铁观音是一项高深的学问,安溪著名茶师和老茶民观形闻香即可鉴别茶叶优劣,高者能品断是茶产何地何村,几年生茶树,特点突出者还能品味出自何名茶师之手。外行人品饮铁观音可从“观形、听声、察色、闻香、品韵”入手,辨别茶叶优劣。
观形:优质铁观音茶条卷曲、壮结、沉重,呈青蒂绿腹蜻蜒头状,色泽鲜润,砂绿显,红点明,叶表带白霜。 黄金桂原产于安溪虎邱美庄村,施乌龙茶中风格有别于铁观音的又一极品。黄金桂是以棪(也称黄旦)品
种茶树嫩梢制成,因其汤色金黄有奇香似桂花,故名黄金桂。黄金桂是以黄旦品种茶树嫩梢制成的乌龙茶,因其汤色金**有奇香似桂花,故名黄金桂!。在现有乌龙茶品种中是发芽最早的一种,制成的乌龙茶,香气特别高,所以在产区被称为“清明茶”,“透天香”,有“一早二奇”之誉。早,是指萌芽得早,采制早,上市早;奇是指成茶的外形“细、匀、黄”,条索细长匀称,色泽黄绿光亮;内质“香、奇、鲜”,即香高味醇,奇特优雅,因而素有“未尝清甘味,先闻透天香”之称。黄旦植株小乔木型,中叶类,早芽种。树姿半开展,分枝较密,节间较短;叶片较薄,叶面略卷,叶齿深而较锐,叶色黄绿具光泽,发芽率高;能开花,结实少。一年生长期8个月。适应性广,抗病虫能力较强,单产较高。适制乌龙茶,也适制红、绿茶。制乌龙茶,香奇味佳,水色金黄,叶底黄亮,独具一格。
本山,原产于安溪西坪尧阳。据民国二十六年(1937)年庄灿彰撰《安溪茶业调查》称:“此种茶发现于
60年前(约1870年),发现者名圆醒,今号其种曰圆醒种,另名本山种,盖尧阳人指为尧阳由所产者”。香高味醇,品质好的与铁观音相似。该茶于1984年在中国茶树良种审定会上被认定为中国良种。在安溪栽培面积达1.6万多亩,居全县第三位,为县内四大当家良种之一。主产于西坪、虎邱、蓬莱、尚卿、长坑、芦田等乡镇,并先后传播到闽南、闽中等部分乌龙茶区。 茶条壮实沉重,梗鲜亮,较细瘦;如“竹子节”尾部稍尖,色泽鲜润呈香蕉皮色;茶汤橙**;叶底黄绿,叶张尖薄,长圆形,叶面有隆起,主脉明显;味清纯略浓厚;香似铁观音而较清淡。本山植株灌木型,中叶类,中芽种。树姿开张,枝条斜生,分枝细密;叶形椭圆,叶薄质脆,叶面稍内卷,叶缘波浪明显,叶齿大小不匀,芽密且梗细长,花果颇多。一年生长期8个月左右。与铁观音“近亲”,但长势与适应性均比铁观音强,制乌龙茶品质优良,香高味醇,品质好的与铁观音相近似。制红、绿茶则品质中等。
安溪茶叶
不是。
龙涓乡位于福建省泉州市安溪县西南部,北纬24度57分,东经117度4分(乡政府所在地),与漳州市的长泰县、华安县接壤,地处安、华、泰的金三角。西临长坑乡,是安溪县幅员最辽阔的乡镇(约占安溪总面积的八分之一)。
龙涓乡乡设36个行政村,有102个自然村,408个村民小组。1958年置龙涓公社,1980年改乡。
气候物产
龙涓乡平均海拔高度750米,最低海拔崎畲村,海拔270米,最高的为赤角歧山,海拔1219.3米,气候优越,全年温暖湿润,年平均气温在16—18℃之间,无霜期300多天,年降水量1800毫米左右。
夏季不酷热,冬季不甚严寒,水稻一年可两熟,森林资源丰富,全乡有林地面积35.76万亩,其中毛竹0.7617万亩,森林覆盖率为68.5%。
龙涓主要经济作物有茶叶、柑桔、杨梅等,全乡现有茶园4万亩,年产茶叶5000吨,是安溪新生的茶叶主产区,魏氏茗茶,华祥苑茗茶都在该乡建立生产基地,后田南崎、湖陵、长塔等地的铁观音已打出品牌,备受客商青睐。
龙涓矿产资源丰富,已探明的有吉山优质高岭土矿和西兴湖山铁矿。陶瓷加工是传统的加工产业,至今,珠塔、福昌、吉山等村尚存明清瓷窑址。
安溪茶叶以乌龙茶为主,主要品种有铁观音,黄金桂,本山,毛蟹,大叶乌龙等。安溪是中国茶都,安溪茶叶是中国古代名茶,至今享誉茶界。
品种分类:
1、铁观音茶人又称红心观音、红样观音;既是茶叶名称,又是茶树品种名称。清雍正年间在安溪西坪尧阳发现并开始推广。铁观音不仅香高味醇,是天然可口佳饮,而且养生保健功能在茶叶中也属佼佼者。现代医学研究表明,铁观音除具有一般茶叶的保健功能外,还具有抗衰老、抗癌症、抗动脉硬化、防治糖尿病、减肥健美、防治龋齿、清热降火,敌烟醒酒等功效。
2、山原产于安溪西坪镇,与铁观音近亲,但生长势与适应性均比铁观音强,成茶品质好的与铁观音相近似。 外形 条索尚肥壮,紧结,较沉重,叶梗红亮,细瘦整齐,尾部稍大,竹子节明显,色泽乌润呈熟透的香蕉皮色,具有青蒂绿腹红点的特点。 内质 : 汤色橙**或清**,味清纯,略浓厚,香气类似铁观音但较清淡。 叶底 :黄绿色,叶尾尖薄,长圆形,叶面有隆起,主脉略细稍浮白。 茶条壮实沉重,梗鲜亮,较细瘦;如“竹子节”尾部稍尖,色泽鲜润呈香蕉皮色;茶汤橙**;叶底黄绿,叶张尖薄,长圆形,叶面有隆起,主脉明显;味清纯略浓厚;香似铁观音而较清淡。
3、毛蟹,原产于安溪福美大丘化,民国时亦称“毛外”。 制乌龙茶,为色种高级茶;制红、绿茶,毫色显露,外形美观,品质俱佳。 毛蟹:香气清锐细长,味醇厚,汤色金黄,叶底软亮匀整。
4、大叶乌龙(又名大叶乌),原产于安溪长坑珊屏。无性系品种。相传,清雍正九年(1731),安溪长坑人氏苏龙,将安溪一种茶苗移栽于建宁府(今南平市),产量高,品质好,当地茶农认定为优良品种,竞相繁殖栽培。没过几年,苏龙辞世,当地茶农以苏龙姓名谐音命名为“乌龙”。乌龙:茶条瘦小,头尾尖,质轻,便头短小,梗皮不光亮,色泽褐,较不鲜润。 汤色青黄、浅黄或橙黄, 叶底叶张薄,叶脉浮现;锯齿较粗钝。味清纯稍薄,香带焦糖香。后又根据其品种特征,称为“大叶乌龙”,而区别于其他乌龙品种。
5、黄金桂原产于安溪虎邱美庄村,施乌龙茶中风格有别于铁观音的又一极品。黄金桂是以棪(也称黄旦)品种茶树嫩梢制成,因其汤色金黄有奇香似桂花,故名黄金桂。 黄金桂是以黄旦品种茶树嫩梢制成的乌龙茶,因其汤色金**有奇香似桂花,故名黄金桂!。在现有乌龙茶品种中是发芽最早的一种,制成的乌龙茶,香气特别高,所以在产区被称为“清明茶”,“透天香”,有“一早二奇”之誉。早,是指萌芽得早,采制早,上市早;奇是指成茶的外形“细、匀、黄”,条索细长匀称,色泽黄绿光亮;内质“香、奇、鲜”,即香高味醇,奇特优雅,因而素有“未尝清甘味,先闻透天香”之称。黄金桂的品质特征是:条索紧细,色泽润亮,香气幽雅鲜爽,带桂花香型,滋味纯细甘鲜,汤色金黄明亮,叶底中央黄绿,边沿朱红,柔软明亮。
6、梅占原产于安溪芦田。适应性强,产量较高,在不同产地能适应制各种茶类。制乌龙茶香味独特,品质较佳;制红、绿茶,香高味醇,具兰花香。品质特征:茶条壮实、长大、梗肥、节间长,色泽褐绿稍带暗红色,红点明,汤色涂黄或橙黄,味厚香醇。
7、桃仁茶,现在安溪比较少种植。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js/5_65790568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