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天鸭子育雏应注意什么?
1、切忌忽冷忽热
春季气候多变,育雏期间要十分注意保温,切忌给温忽高忽低。育雏鸭的适宜温度为:1~3日龄30℃,4~7日龄25℃,3周龄后随常温饲养即可。
2、先饮水后开食
雏鸭出壳24小时后,应先给水再开食,并在第一次给水中加入适量维生素C和葡萄糖,以利于清理肠胃,促进胎粪排除。雏鸭饮水后即有吃食的表现,开始时可先用半生半熟的大米饭;撒在清洁的垫布上,让其自由啄食,每次喂七八成饱,每昼夜喂6~8次。
3、掌握适宜密度
饲养密度与育雏室内空气卫生和鸭群健康生长有关,要适时分群,严防打堆。特别在早春天气和下半夜,要注意观察雏鸭动态,及时赶堆。雏鸭适宜密度为1周龄内每平方米养25~30只,2周龄15~20只,3周龄以上5~7只。
4、合理补充光照
一般3日龄以内要全天光照,以后每周减少2~3小时,4周龄后随自然光照饲养即可。
5、调教下水放牧
对于地面平养雏鸭,5日龄开始就要调教下水。开始1~5天,可以在室外铺一张尼龙薄膜,四周垫高中间倒上清水,水深2厘米左右(水温不宜太低),再把鸭放进去。
6、注意卫生防疫
雏鸭1周龄后可进行鸭瘟、禽出败疫苗预防接种,10~20日龄时注射鸭瘟病毒性肝炎血清1次,60日龄时再用鸭瘟疫苗免疫1次。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鸭子
(1)放牧前的训练和调教 范食训练:应根据放牧地的饲料类型进行针对性训练。我国大部分地区是稻田地区,放牧饲养主要是觅食落谷,因此需要训练鸭觅食稻谷的能力。方法是将洗净的稻谷用开水煮至米粒从谷壳里爆开(称开口谷),再放冷水中浸凉,由少到多逐渐添加到配合饲料中,开始时要将开口谷撒在料盆中饲料上面,之后数量大时再混入配合饲料中,直到全部用稻谷饲喂。鸭适应吃开口谷后,放牧前还要训练吃落地谷,喂料前先将一部分稻谷堆撒在地上让鸭采食,喂几次之后,鸭就学会吃落地谷。之后再训练鸭从浅水中觅食,方法是将喂食移到鸭滩边,并把一部分稻谷撒在浅水中,让鸭子去啄食,这样使鸭子慢慢建立起水下地上都能觅食稻谷的能力,在潮泊、江河、池塘、沟渠等地进行放牧的鸭群,还可训练鸭采食螺狮的能力,方法是先调教鸭群吃螺蜘肉,然后改成将螺壳轧碎后连壳饲喂,最后直接喂给过筛带壳的小嫩螺蝉.经过调教后,鸭子养成采食整只螺蜘的习惯,最后可将螺蜘撒在浅水中,使鸭学会在浅水中采食螺螂,②放较信号训练:要用固定的信号和动作进行训练,使鸭群建立起听从指挥的条件反射。(2)放妆的方法 一条龙放牧法:此法适用于在收制后的稻田放牧。一般由2-3人管理一个鸭群,放牧时由一人在前面领路,引导鸭群前进,助手在后面两侧压降,使鸭群形成5-10层,缓慢前行,②满天星放较法:将鸭群赶到放牧地内,让鸭群分散在放牧地内自由采食,放软人员定时在田边走动进行巡视。此法适合于千田块或近期不会翻耕的田块,③定时放牧法:在一天的放牧过程中,按照鸭的采食规律在采食高峰时期(上午9~10点、中午12-2点、下午4-6点)进行放妆采食,然后集中休息和洗浴。(3)放软注意事项 D放牧前要选择好放牧地和放较路线。做到四不放:刚施过化肥农药的不放;未割完禾的田块不放:发生传染病的疫区不放;受“三废”污染或污浊的河流不放,②放牧要选择水浅的地方,应逆水觅食,遇到有风时,应逆风放牧,以免鸭毛被吹开,使鸭受凉,③注意根据气温和水温确定放牧的时间。夏季天热时,应在清晨或傍晚进行放牧,放牧地不能太远,防止鸭疲劳中暑。天气恶劣的时候尽量不放牧或不远牧。④检查鸭群吃食情况,如收牧时鸭嗦充盈,说明放较效果良好,可以不补饲;如果鸭嗦较空、鸭精神不安,说明野外觅食不足,需要补饲,以免影响生长.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js/5_65790569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