柿子树的管理问题
柿树丰产栽培技术 一、加强树盘管理 深翻树盘,蓄水保肥。每年深翻树盘2次,第1次在春季3—4月份,第2次在果实采收后至封冻前。深翻范围从树干至树冠边缘,树干附近稍浅,向外渐深,以防伤根。 树盘覆草。树盘下覆草是改良土壤养分、水分状况的有效途径,是柿树高产优质的重要措施之一。其好处一是可以减缓树盘下地温剧变,达到保持土温稳定的目的;二是可以减少蒸发和径流,保持土壤湿度的相对稳定;三是可以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覆草时间在每年3月份。覆草前适量追施氮肥和钾肥,随后浇水然后再覆草,覆草厚度以15—20厘米为宜,覆盖范围在树冠范围以内,但在距树干30厘米方圆内不覆草。覆草后适量星星点点撒土压草,防止风吹和火灾。 二、秋施基肥 秋施基肥的适宜时间为9月中下旬至10月上旬,这时地温高微生物活动旺盛,有机物分解腐热快,利于根系吸收。肥料以有机肥为主,并配以N、P、K等速效肥料。每株施入土杂肥100—200公斤、人粪尿10—20公斤、草木灰15公斤,并混施尿素0.5公斤、过磷酸钙4公斤。采用条沟施或环状沟施,沿树冠外缘挖50厘米宽、60厘米深的条沟或环状沟,将表土和未腐熟的作物秸秆放入沟底层,将腐熟的土杂肥和细肥混合后施入20—30厘米的土层内。不管用那种方式施肥,腐熟农家肥和细肥均不可施得过深,以免影响肥效。 三、巧施追肥 柿树每年追肥2次。第一次在春季3月份,结全树盘覆草进行;第二次在7月下旬果实迅速膨大期进行。追肥以速效肥为主,前期以氮肥为主,后期以钾肥为主。并配以适量磷肥。有灌溉条件的按时追肥,无灌溉条件的可以根据天气趁雨追肥。一般按树冠大小,每株挖若干小穴,施入化肥后用土填平即可。追肥数量应根据树冠大小和负载量具体确定,一般成龄树株施氮肥0.5—1.5公斤,钾肥0.5—1公斤,磷肥0.25—0.75公斤。生长季节结合喷药用0.5%尿素、200倍磷酸二氢钾或光合微肥等进行叶面喷肥3—4次。 四、合理修剪 在生产中柿树往往疏于修剪,让其自然生长,造成上强下弱,光照不良,内膛光秃,结果部位外移,产量降低。在修剪上应掌握少短截,结果之后快回缩,长放枝条不可多的原则。 冬季修剪以轻剪为主,要疏缩结合,调整骨架,改善通风透光条件。要疏除部分过密枝、细弱枝、重叠交叉枝、病虫干枯枝,注意回缩多年生衰弱大枝,刺激发生新枝。短截小枝,促使副芽萌发成枝。 夏季修剪掌握疏、摘、刻芽、环割相结合的原则,即疏除大枝和内膛过密、继弱、位置不当的新梢,留下的枝条由于改善了光照和营养条件,容易成花结果。发芽前对一年生旺枝进行刻芽,促发中短枝,对刻芽发出的新梢和其他枝条于30—40厘米时进行摘心,弱枝摘心后,顶部易形成花芽,强枝摘心后,发出的二次枝,当年可形成花芽,次年结果。为提高坐果率,在花期对大型辅养枝要进行环割。 秋季拉枝。一年中拉枝最好的时间是9月份,但在夏季5—6月份枝条生长旺盛的季节,可对直立旺枝随时进行拉枝,对旺长新梢进行拿枝。9月份拉枝主要对象是主枝和辅养枝,基部主枝开张角度应在90°左右,小于70°向下拉,大于70°向上拉,方位不适当向左或向右拉。注意此类大枝不要硬拉,易劈裂,正确方法是背后3锯,然后用脚蹬住基部,双手向下慢慢拉,最后固定,对上部主枝和侧枝一律拉平。 五、防治病虫害 柿树主要虫害是介壳虫、柿蒂虫、柿毛虫等。病害主要有角斑病和圆斑病。 综合防治措施:①初冬季节彻底清理果园,摘除残留树上的柿蒂,清扫柿树周围的落叶、病虫果、病虫枝干等,可把圆斑病、角斑病、柿蒂蛾等病虫越冬场所除掉,减少来年危害。②冬季刮除树干、大枝上的老粗翘皮并集中销毁,刮皮后树干涂白,可以消灭柿蒂虫、草履介壳虫。③化学防治,柿树发芽前树体要细致地喷洒1遍5波美度石硫合剂,6月上旬至8月上旬交替喷多量式波尔多液、代森锰锌、甲基托布津等进行病害防治,并根据虫害发生情况,及时喷药防治。
柿子在家种植的方法 柿子在家种植的方法有哪些
柿树适应性强,对土壤要求不严,经济价值高,是重要的经济林树种。柿树在栽植前要选择土壤肥沃、排灌方便、向阳背风的地方建园,选择优良品种,合理栽植,精心管护,确保柿树的高产、稳产。
1园地选择
平原地区栽植柿树,要选择土层深厚肥沃、排灌方便、pH值6.5~7.5、地下水位较低(1m以下)的沙壤土或壤土;山地、丘陵栽植柿树,坡度不宜过大,要选择在向阳背风的坡地,不能在地势低洼、风口处栽植柿树。
2优选良种
应根据栽植的目的和当地气候特点选择品种。如果以提供鲜果为目的,应选择色泽艳丽、脱涩容易、味道鲜美或耐贮运的鲜食品种,同时,要注意早、中、晚熟品种的比例,以延长供应期。如果以加工柿饼为目的,应根据当地气候特点,选择果形整齐、含糖量高、容易干燥兼出饼率高的制饼品种。栽植时,选择适宜当地生长、品质优良的品种,所选苗木应为生长充实、健壮、无病虫害、根系发达且无损伤的良种壮苗。对于从外地引进的优良品种,要经过区域化试验后再进行大面积栽培。
3合理栽植
栽植时,可按照柿树的品种特征、土壤条件适当密植,以提高土地利用率。一般来说,山地比平地栽植的密,瘠薄地比肥沃地栽植的密,另外,管理水平高的可以适当密植。一般来说,平地株行距为5m×7m,山地株行距为3m×5m。栽植时,以“大行距、小株距”为好,便于机械化耕作和管理,最好南北成行。
4栽植时期
主要在秋季落叶后及春季发芽前进行。秋季栽植可使根系在翌年春萌芽前有较长时间进行恢复和生长,为第2年春地上部发芽做好准备。春天发芽前进行栽植,离发芽期很近,根系没有较长时间恢复,生长一般不如秋季栽植的好。北方冬季严寒,土地封冻早,不便操作,也易冻伤苗木的根系,影响成活,宜在春季栽植。栽后如能埋土防寒,也可在秋季栽植。
5栽植要点
栽植前要进行整地。山地、丘陵在修建梯田和鱼鳞坑的同时挖定植穴,做到“大穴定植、深坑浅植”。平原地区在清除园地上杂物的同时进行平整土地,定植穴的大小和深度可以小些。定植穴要施足基肥并与表土混匀。栽植时,要多带宿土,将柿苗放入穴中央使根系自然舒展。柿苗要行列对齐,以便后期管理。填入表土,填土后踏实。不要把树埋得太深,否则会抑制果树的生长和结果;但也不能埋得太浅,以根茎交界处在土面以下约8cm为宜。多余的土在穴边修成土埂,做成树盘,以便灌水。栽苗后立即浇透水,等水渗入土中以后,再用一些干土覆在上面,将穴封好,防止蒸发。
6栽后管护
6.1初栽修剪。苗木出圃后会损伤根系,初栽时,须将地上部分适当修剪,减少水分蒸发,以利生长。修剪可结合整形进行。栽后立即定干,定干高度,成片柿林约为80cm,柿粮间作的可适当高些。
6.2及时浇水。苗期根系浅,不耐干旱,须在定植后经常检查土壤湿度,发现土壤过干应及时浇水,尤其在盛夏季节更需多加注意。
6.3整形修剪。幼龄树可选择3~4个合适枝做骨干枝,附近其余的弱枝、旺枝疏除;盛果期柿树修剪需调整好骨干枝角度,平衡树势,延长结果年限。
6.4注意防治病虫害。喷洒吡虫啉、阿维菌素、氧化乐果等防治介壳虫、柿蒂虫等;喷洒多菌灵、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等杀菌剂防治叶斑病。
6.5苗木防寒。寒冷地区进行秋季栽植时,定植后应在柿苗基部培土防寒;有风的地方要设立支柱,以防止苗木倒伏。
7柿粮间作
柿粮间作有提高土地利用率、充分利用光能、提高肥料使用率、保持水土、防风增产等优点,同时,柿树较其他果树容易管理,与粮食作物没有共同的病虫害,加强肥水管理后,能获得粮果双丰收。山地柿粮间作,可在梯田埂上栽培。平地柿粮间作,可适当栽植大规格的柿树,效果更好。
1、品种选择。一般建议选择结果早、树体矮化、果形美观的优良品种,比如现在市场受欢迎的灯笼柿、磨盘柿都是不错的。
2、选盆、配置营养土。柿子树主根发达,需选择透水透气、较深的泥瓦盆。并选择土层深厚、疏松肥沃、排水良好,富含腐殖质的沙壤土,并混入腐熟的农家肥。
3、上盆。一般于秋季或初冬落叶后进行上盆移栽。选择芽眼饱满、无病虫害的健壮苗木上盆,栽前要剪去坏死根和过长的侧根,移栽好后,需要加入营养土压实,浇水,放到有阳光的地方种植。
4、肥水管理。施肥主要以有机肥为主,多施薄施,从开花到坐果这段时间要控制水肥,避免枝条徒长,以促使花芽分化;坐果后恢复浇水、施肥,并适当添加磷、钾肥的用量,有利于柿子果实的上色,提高果实品质。 另外,为了让柿子树正常生长,每天控制浇水次数,让土壤湿润即可,休眠期要严格控制浇水,以盆土不过干为度。
5、整形修剪。为了让柿子树生长更好,需要剪除弱枝、重叠枝,以增加膛内的通风透光性,但过多的疏枝会使剩余的枝条急速延长,出现秃干现象。在花期前后可留适当长度的枝段后进行摘心,促使抽生二次枝,当年形成花芽,有利于第二年坐果。
6、花果管理。为促花保果,需要进行双半环剥皮。在盛花期进行人工授粉,在落果后要进行疏果,每个结果母枝保留2——3个结果枝,而每个结果枝则保留2——3个果实,以提高果实品质和产量。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js/5_65790666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