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业奇农业网 > 技术 >

玉米在地里发芽还没露头能浇水吗

种玉米,发芽但没出土,能浇水,见土干了就浇点,不干就不用浇。

玉米在地里发芽还没露头能浇水吗

玉米的生长过程中对土壤的要求并不非常严格,但由于玉米根系庞大,需要的养分、水分很多,为了保证稳产高产,仍需要有土层深厚、疏松,保水、保肥能力强,有机质含量丰富的土壤。土壤性质可以影响到土壤的水分、温度和空气状况。质地粘重的土壤,结构紧密,通气不良,春季地温上升缓慢,但保水、保肥能力较强;质地疏松的砂质土壤虽然通气性较好,春季地温上升快,有利于幼苗生长,但保水、保肥能力较差。

玉米种下去以后田里要不要浇水,应根据玉米的生长发育情况、天气情况和土壤含水量情况而定。这时候土壤水分测量仪就能发挥作用了,土壤水分测量仪是专业用于检测、测量土壤水分的仪器。通过对玉米田的土壤水分含量的测定,而及时能够捕捉到是否需要浇水的信息。我国各地区之间以及年际之间的降水量变化较大,何时浇水为好,不能一概而论,从玉米生长发育的需要和对产量影响较大的时期来看,一般应浇好4次关键水。各地要因地制宜,灵活应用。

1.播种时,良好的土壤墒情是实现苗全、苗齐、苗壮、苗匀的保证。若土壤墒情不足或不匀进行播种,势必造成缺苗断垄,或苗子大小参差不齐,弱小株多,空秆率高,这样的群体要想获得高产是不可能的。玉米播种适宜的土壤水分为田间持水量的65%~75%之间。我国北方春玉米区和黄淮海夏玉米区玉米播种时常发生干旱,播种时若土壤含水量低于田间持水量的65%,必须造墒后播种,夏玉米也可播后浇“蒙头水”。春玉米区最好进行冬灌和早春及时保墒。冬灌要浇足浇透。夏播或套种玉米可结合浇麦黄水一并进行。灌水量一般每亩50~60立方米。如果浇“蒙头”水,一般每亩浇水40~50立方米。

2.拔节水玉米苗期植株较小,耐旱、怕涝,适宜的土壤水分为田间持水量的60%~65%之间,一般情况下可以不浇水。但玉米拔节后,植株生长旺盛,雄穗和雌穗开始分化,需水量增加,拔节时若土壤含水量低于田间持水量的65%,就要浇水,一般每亩浇水量55立方米左右,浇拔节水利于茎叶和雌稳生长以及小花分化,可以减少空秆,增加穗粒数。如北京延庆县、怀柔县的春玉米高产攻关田,浇拔节水的穗粒数平均增加 51.6粒(增加 11%),亩穗数增加3.8%。

3.抽穗水 玉米抽雄开花期前后,叶面积大,温度高,蒸腾蒸发旺盛,是玉米一生中需水量最多、对水分最敏感的时期。这时适宜的土壤含水量为田间持水量的 70%~80%,低于70%就要浇水,每亩浇55~60立方米。这时灌溉,可以提高玉米花粉和花丝的生活力,有利授粉结粒;可以延长叶片的功能期,提高光合能力,增加干物质生产。有利于籽粒灌浆,减少籽粒败育,增加稳粒数和提高千粒重。如中国农业科学院农田灌溉研究所研究,灌抽穗水的,平均果穗长24厘米,穗粒数450粒,千粒重310克,亩产705千克,而不灌水的穗长21.5厘米,稳粒数300粒,千粒重301克,亩产543.5千克,灌抽穗水比不灌水的分别增加11.6%、50%、2.9%和29.7%。灌抽穗水一定要及时、灌足,不能等天靠雨,若发现叶片萎蔫再灌水就晚了。据试验,抽雄稳前后短期干旱,引起叶片萎蔫1~2天再灌水的,也会减产20%。

4.灌浆水 籽粒灌浆期间仍需要较多的水分。适宜的土壤含水量为田间持水量的70%~75%,低于70%就要灌水,一般情况下每亩灌水55立方米左右。这时灌溉。可以防止植株早衰,保持较多的绿叶数,维持较高的光合作用;可以延长籽粒灌浆时间和提高灌浆速度,有利于提高粒重。如中国农科院在河南试验,浇灌浆水保持土壤含水量为田间持水量70%以上的,千粒重高达326克,亩产565千克,不灌水,保持土壤含水量为田间持水量50%的,千粒重只有234克,亩产340千克。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js/5_65790780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