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剪技术要点有哪些?
修剪是在整形的基础上继续培养和维持良好树形的重要手段。它可以进一步调节营养物质的合理分配,抑制徒长并促进花芽分化。修剪主要包括以下几项工作:
1.短截
剪掉或锯掉枝条的一部分叫做“短截”。由于短截的程度不同,又可分为轻剪(剪去一根枝条的1/5~1/4)、中剪(剪去一根枝条的1/3~1/2)、重剪(剪去一根枝条的2/3~3/4)。由于修剪的轻重不同,花木在短截后的表现也不一样。在一般情况下,短截得越重,对剪口芽的刺激也就越大,由它萌发后长出来的枝条也就越强壮;轻剪时,剪口芽受到的刺激小,由它萌发后长出来的枝条也就比较弱。根据以上表现,如果不是为了整形的需要来保持树冠上大型侧枝的长短一致,而是为了通过修剪来调整1年生和2年生枝条的生长势,其修剪原则恰恰和整形时相反,对强枝要弱剪,对弱枝要强剪。
2.疏剪
从一根枝条的基部把它全部剪掉叫做“疏剪”。它对剪口附近母枝上的腋芽没有明显的刺激作用,更不会因疏剪而增加母枝上的分枝数量,只能使分枝数量减少。
疏剪工作主要是疏去过密的内膛枝,为树冠创造良好的通风透光条件,以减少病虫害的发生。与此同时,还能减少全树芽的数量,防止新梢抽生过多而消耗营养,因此有利于花芽分化和开花结果。
对一些枯老的残桩、受病虫害严重侵染的枝条、衰老的下垂枝、竞争枝、徒长枝和根蘖条等,都应当进行疏剪,否则会使树势衰退以至迟迟不能形成完好的树冠。
3.摘心
摘掉当年生新梢的生长点叫做“摘心”。这项工作多在夏季进行。摘心可以抑制枝条的加长生长,防止新梢无限制地向前延长,有利于木质化和提早形成腋芽。
在花木的生长期间可以摘心多次。早期摘心后的枝条,腋芽形成得都比较早,这些早熟的腋芽大多能够在立秋前后萌发而形成二次枝,这些二次枝可以加快幼树树冠的形成。对二次枝一般不要再进行摘心,否则在养分特别充足的情况下,腋芽会再次萌发而形成三次枝,这些三次枝在落叶之前大多不能充分木质化,入冬后会受冻干枯,使一部分营养白白浪费。
4.抹芽和抹梢
过密的腋芽会形成过密的小枝,常使树冠全部郁闭而影响通风透光,这种情况对开花和果实着色都极为不利。为此,常常在花木萌芽的初期把过密的侧芽和新生嫩梢抹掉一部分,从而减少今后修剪所造成的伤口。在培育名贵常绿针叶观赏树木时,常采用抹芽和抹梢方法来代替枝条疏剪,以减少修剪时所留下的疤痕。
5.刻伤
用刀横刻枝条的韧皮部叫做“刻伤”,它是修剪的辅助工作之一,刻伤的深度以达到木质部为标准。对一些大花型的名贵花木进行刻伤,可使花果更加硕大。
刻伤的具体做法是:在花蕾形成的初期可在花枝的基部刻伤,将向下输送的同化养分阻止在着花部位,能使花蕾和果实迅速肥大。
6.环状剥皮
用利刀围绕着树干或大侧枝剥去3~5毫米宽的一圈树皮,叫做“环状剥皮”。目的是暂时阻止叶片所制造的同化养分向根部输送,可以促进花芽分化和防止落花落果。
环状剥皮并不是长期阻止同化养分向下输送,否则将会导致根系停止生长而死亡。这是因为环剥下来的皮层很狭,环剥后的伤口能够逐渐愈合,但在愈合的过程中,向下输送同化养分的通道——筛管不能马上接通,因此能够使同化养分在一定时间内集中在树冠上,从而达到促进开花结果的目的。
7.疏芽和剥蕾
对丛生性的花灌木来说,如果任其根际上萌发出来的根蘖芽和主茎上的腋芽全部萌芽生长,就会长出大量分枝,在这些分枝的顶端都能开花。由于花头数量过多,花朵必定非常瘦小,因而不能令人赏心悦目,也很难突出品种的优良特征。
抹芽的目的在于剥去过多的腋芽,限制枝数的增加和过多花朵的发生,使养分相对集中。剥蕾通常是指除去侧蕾而留顶蕾,使营养集中供应顶蕾开花,保证花朵质量。
8.疏花和疏果
观果类树种中,在粗放管理的条件下,有些树种,其结果往往是一年多、一年少,这种现象叫“大小年”,或叫“隔年结果”。要克服大小年或隔年结果现象,除了加强肥水管理外,在大年可以进行疏花疏果。在疏花疏果中,疏花比疏果更能节约养分。但在春季风较多的地区进行疏花则是相当危险的,如果在疏花以后遇上一场大风,就会使当年挂果数量大大减少,所以疏除幼果又较为保险。大部分观果树种有自然落果的习性,这种习性称之为“生理落果”。这在营养不良的情况下发生得更为严重,因此疏果工作应当在幼果坐稳后再进行。
园林观赏树木修剪时期分为生长期(春季或夏季)修剪和休眠期(冬季)修剪。
在园林观赏树林修剪过程中,掌握正确的修剪方法,通过合理的修剪,可以
培养
出优美的树形。通过修剪进一步调节营养物质的合理分配,抑制徒长,促进花芽分化,达到幼树提早开花结果,又能延长盛花期、盛果期,也能使老树复壮。树木的冬季修剪方法主要分为三种,可以概括为截、疏、除蘖。
一、截又称短截,即把枝条的一部分剪去。其主要目的是刺激侧芽萌发,抽生新梢,增加枝条数量,多发叶多开花。根据短剪的程度可分为以下几种:
1.轻短截:轻剪枝条的顶梢(剪去枝条全长的1/5—1/4),主要用于花果类树木强壮枝修剪。此种修剪方法在枝条在去掉顶梢后,刺激其下部多数半饱满芽的萌发,分散枝条养分,使来年园林观赏花果树类的枝条能产生更多中短枝,易形成花芽。
2.中短截:剪到枝条中部或中上部饱满芽处(剪枝条长度1/3—1/2),主要用于某些弱枝复壮以及各种树木培养骨干枝和延长枝。
3.重短截:剪去枝条全长的2/3—3/4。此种修剪方法刺激作用大,主要用于弱树、老树、老弱枝的更新复壮。
4.极重短截:在树条基条基部留1—2个瘪芽,其余全部剪去。园林中紫薇常采用此方法。
5.回缩:是将多年生的枝条剪去一部分。因树木多年生长,离枝顶远,基部易光腿,为了降低顶端优势位置,促多年生枝条基部更新复壮,常采用回缩修剪方法。
二、疏又称疏剪或疏删。将枝条自分生处剪去,疏剪可以调节枝条均匀分布,加大空间,改善通风透光条件,有利于树冠内部枝条生长发育,有利于花芽分化。疏剪的对象主要是病虫枝、干枯枝、过密的交叉枝等。
三、除蘖,除去树木主干基部及伤口附近当年长出的嫩枝或根部长出的根蘖。避免这些枝条和根蘖,有碍树形,分散树体养分。
在树木修剪中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修剪枝条的剪口要平滑,与剪口芽成45度角的斜面,从剪口的对侧下剪,斜面上方与剪口芽尖相平,斜面最低部分和芽基相平、这样剪口伤面小,容易愈合,芽萌发后生长快。疏枝的剪口,于分枝点处剪去,与干平,不留残桩。丛生灌木疏枝与地面相平。剪口芽的方向、质量,决定新梢生长方向和枝条的生长方向。选择剪口芽的方向应从树冠内枝条的分布状况和期望新枝长势的强弱考虑,需向外扩张树冠时,剪口芽应留在枝条外侧,如欲填补内膛空虚,剪口芽方向应朝内,对生长过旺的枝条,为抑制枝条它生长,以弱芽当剪口芽,扶弱枝时选饱满的壮芽。
2.在对较大的树枝和树干修剪时,可采用分步作业法。先在离要求锯口上方20厘米处,从枝条下方向上锯一切口,深度为枝干粗度的一半,从上方将枝干锯断,留下一条残桩,然后从锯口处锯除残桩,可避免枝干壁裂。
3.在锯除较大的枝干,造成伤口面较大,常因雨淋或病菌侵入而腐烂。因此在锯除树木枝干时,锯口一定要平整,用20%的硫酸铜溶液来消毒,最后涂上保护剂(保护蜡、调和漆等)。起防腐防干和促进愈合的作用。
4.落叶树和常绿树的修剪时期应有区别。冬季落叶树停止生长,这时修剪养分损失少,伤口愈合快。而常绿树虽冬季为其休眠期,但剪去枝叶有冻害的危险。由于常绿树木的根与枝叶终年活动,新陈代谢不止,故叶内养分不完全用于贮藏,剪去枝叶时,其中养分损失,影响树木生长。常绿树修剪时期一般在冬季已过的晚春。
5.在修剪中工具应保持锋利,上树机械和折梯,使用前应检查各个部件是否灵活,有无松动,防止事故的发生。上树操作系好安全绳。在高压线附近作业时,要特别注意安全,避免触电,必要时请供电部门配合。行道树修剪时,有专人维护现场,以防锯落大枝砸伤过往行人和车辆。一、行道树的修剪与整形
行道树是指在道路两旁整齐列植的树木,每条道路上树种相同。城市中,干道栽植的行道树,主要的作用是美化市容,改善城区的小气候,夏季增温降温、滞尘和遮荫。行道树要求枝条伸展,树冠开阔,枝叶浓密。冠形依栽植地点的架空线路及交通状况决定。主干道上及一般干道上,采用规则形树冠,修剪整形成杯状形、开心形等立体几何形状。在无机动车辆通行的道路或狭窄的巷道内,可采用自然式树冠。
行道树一般使用树体高大的乔木树种,主干高要求在2m—2.5m。城郊公路及街道、巷道的行道树,主干高可达4m—6m或更高。定植后的行道树要每年修剪扩大树冠,调整枝条的伸出方向,增加遮荫保温效果,同时也应考虑到建筑物的使用与采光。二、杯状形行道树的修剪与整形
杯状形行道树具有典型的三叉六股十二枝的冠形,萌发后选3—5个方向不同,分布均匀与主干成45°夹角的枝条作主枝,其余分期剥芽或疏枝,冬季对主枝留80cm—100cm短截,剪口芽留在侧面,并处于同一平面上,第二年夏季再剥芽疏枝,幼年法桐顶端优势较强,在主枝呈斜上生长时,其侧芽和背下芽易抽生直立向上生长的枝条,为抑制剪口处侧芽或下芽转上直立生长。抹芽时可暂时保留直立主枝,促使剪口芽侧向斜上生长;第三年冬季于主枝两侧发生的侧枝中,选1—2个作延长枝,并在80cm—100cm处再短剪,剪口芽仍留在枝条侧面,疏除原暂时保留的直立枝、交叉枝等,如此反复修剪,经3年—5年后即可形成杯状形树冠。
骨架构成后,树冠扩大很快,疏去密生枝、直立枝,促发侧生枝,内膛枝可适当保留,增加遮荫效果。上方有架空线路时,勿使枝与线路触及,按规定保持一定距离,一般电话线为0.5m,高压线为1m以上。近建筑物一侧的行道树,为防止枝条扫瓦、堵门、堵窗,影响室内采光和安全,应随时对过长枝条行短截修剪。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js/5_65790937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