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套的词语概念
词目:河套
拼音:hé tào 1.[the bend of a river]∶围成大半个圈的河道,也指这样的河道围着的地方
2.[the Great Bend of the Huanghe River]∶指黄河从宁夏横城到陕西府谷的一段。过去也指黄河的这一段围着的地区;如今指黄河的这一段和贺兰山、狼山、大青山之间的地区。 1.河流弯曲成大半个圏的河道。亦指这样的河道围着的地方。
清刘献廷《广阳杂记》卷三:“曾于开福寺前开一河套,为泊舟所,工未就而罢。”张志民《死不着·搬家》:“分给我三间大北房,河套里五亩黑土地。”
2.指 内蒙古自治区 和 宁夏回族自治区 境内 贺兰山 以东、狼山和 大青山 以南 黄河 流经地区。因 黄河 流经此形成一个大弯曲,故名。以乌拉山为界,东为 前套 ,西为 后套。又旧以 黄河 以南、 长城 以北的地区称 前套 ,和 黄河 北岸的 后套 相对称。
清俞樾《春在堂随笔》卷十:“逆流绕 积石 而北至 河套 ,入龙门。”臧克家《毛主席向着黄河笑》:“富庶的 河套 ,是 黄河 所给的一点甜头。”。
河套是黄河中上游两岸的平原、高原地区,因农业灌溉发达,又称河套灌区。
3.河套平原是内蒙古自治区小麦,葵花等农业经济作物的重要产区,其小麦的面粉筋度比较高所以在有河套的面粉才可以做出面筋,是当地的特色小吃,河套的西瓜是是出了名的,尤其秋后早晨的露水瓜。常言道:“黄河百害,唯富一套。”说的就是河套平原,整个河套平原是由几百万年之久的黄河水冲刷而成,平整无山,水源充足。河套当地有首民歌叫《夸河套》可谓将河套平原所有的特色都唱出来了。
江西千金陂申遗成功,始建于中唐时期的它,如何做到至今仍发挥作用的?
1、淠史杭灌区
淠史杭灌区,位于安徽省中西部大别山余脉的丘陵地带,总设计灌溉面积1198万亩,其中安徽省1100万亩,河南省98万亩。是新中国成立后兴建的全国最大灌区(截止21世纪初),是全国三个特大型灌区之一。灌区骨干工程多建于20世纪60-70年代,80-90年代又陆续进行了部分续建配套建设。
2、河套灌区
黄河中游的大型灌区,是中国设计灌溉面积最大的灌区。位于内蒙古自治区西部的巴彦淖尔市。2019年9月4日,河套灌区被列入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名录;12月5日,河套灌区列入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名录揭碑仪式举行。
3、都江堰灌区
都江堰灌区位于四川省中部,包括成都平原和邻近的广大丘陵地区。灌溉面积为73.84万ha。在灌县城西约1km处从岷江引水,发挥着灌溉、防洪、漂木、发电等综合效益。创建于战国末期(公元前250多年),以历史悠久、规模宏大、效益显著而闻名中外。
因为它的设计者和建造者能够因地制宜,既做到了灌溉,又发挥了它防洪的作用,甚至包括水运、排涝等等多方面的功能,所以它能够一直造福百姓,一直发挥作用。
千金陂位于抚州市城区东面抚河与干港的分叉口,与拟岘台景区隔河相望,是一条用麻石砌成的陂堰,将抚河水引入中洲围灌区,同时也是古代抚州劳动人民勤劳智慧的结晶。
因为古代抚州城地势低洼,经常发生水患,中唐时春水暴涨,这里河堤冲决,抚河水泛滥成灾,土地逐渐荒芜。为了解决抚河水患问题,使河水又恢复故道,修建了千金陂,虽然那个时候的千金陂并不叫这个名字,后来经过了几个朝代,数位官员,历经扩修、增修,的千金陂也数易其名,最终成为了千金陂。充分的利用好千金陂的特色和优势,促进当地发展。与千金陂共同申遗成功的还有河套灌区。
这充分说明了中国灌溉工程的的实用性与技术性,是中国文明的见证。特有的自然气候条件,使灌溉成为中国农业经济发展的基础支撑,历史上也产生了数量众多、类型多样、区域特色鲜明的灌溉工程,许多至今仍在发挥功能。比如,都江堰。灌溉工程遗产是中华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的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几乎涵盖了灌溉工程的所有类型,是灌溉工程遗产类型最丰富、分布最广泛灌溉效益最突出的国家。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js/5_65790984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