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业奇农业网 > 技术 >

茶叶揉捻机的发展史

19借纪至20世纪初期,印度等国的茶叶种植和经营者大多为西方人。在尚未使用机器之前,茶叶揉捻通常是在长木台上用人工手操。最初使用机器揉捻者,系印度卡察(Cachai)地方的一个茶园经理纳尔生(J·Nelson),纳氏在观察工人手工揉捻时得到启发,遂思索研究机揉方法。开始将茶叶置于两张台面之间,使台子前后同时运动,则可得与手工同样的揉捻效果。但茶叶在两张木台之间易于散开,于是设法使茶叶盛于截去裤脚的白布裤内,缚其两端,成袋状,置于二台之间,再令工人数名,坐于台上,以增加压力,另用工人将上木台前后推拖,袋中茶叶即被操捻。进而纳尔生又将白裤换成布袋,并将上木台改为一只木箱,里面放置石头,以增加压力,用手摇使木箱在下木台上作前后交互移动,中间布袋中的茶叶,即被操捻,其工效可为手工的4倍。这就是纳尔生最初发明的袋形操抢机。 1867年,印度阿萨姆公司的英国土木工程师肯孟特(J·C.Kinmond)发明一种揉捻机,它由上下两个园形木盘所组成,下盘静止,上盘在下盘面上作偏心旋转,两盘之相接面,刻上凹凸沟,沟由中心而扩散至边缘,在此粗糙面上,打有帆布。

茶叶揉捻机的发展史

目前有机茶的种植方式还没有特定的标准,只是在国家、行业、地方及企业标准的基础上规定了有机茶种植方式所必须遵守的规定和产品指标。

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于1999年9月正式发布了有机茶获颁证标准,这个是有机茶种植方式最权威的标准了。《有机茶获颁证标准》制定要点如下:

1、向茶叶行业引入了国际有机农业运动联盟的基本准则,符合国际有机农业发展的方向,对保护和改善我国广大茶区生态环境、促进茶业可持续发展、向国内外消费者提供无污染的茶叶制品将发挥重要的作用。

2、规定了有机茶生产的生态环境、品种选择、土壤管理、病虫草害治理以及茶叶加工、包装、贮藏、运输和销售过程中所应遵循的原则和技术要求,是指导有机茶生产和加工的技术规范。

3、规定了有机茶的产品标准,特别是产品的卫生指标高于国内外现行茶叶标准。

4、规定了有机茶的颁证程序。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js/5_65791041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