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业奇农业网 > 技术 >

秸秆还田的注意事项

秸秆还田是当今世界上普遍重视的一项培肥地力的增产措施,在杜绝了秸秆焚烧所造成的大气污染的同时还有增肥增产作用。但若方法不当,可能会出现各种问题,首先就是有碍主茬小麦的出苗和苗齐苗壮;如果农田土壤保墒措施再跟不上,还会加速耕层土壤“绿水”的丢失,进而对于冬小麦的创高产不利。可以说,秸秆还田的麦田出苗不齐和苗黄问题是秸秆还田操作不标准,连带引起小麦播种质量差所造成的。

秸秆还田的注意事项

为了避免来年不再产生秸秆还田引起出苗不好和麦苗发黄等问题,对于秸秆直接还田技术提出以下7点建议:

1、各类秸秆收割后最好立即耕翻入土,以避免水分损失而不易腐解,在水田上更应注意。

2、秸秆还田后,在腐解过程中会产生许多有机酸,在水田中易累积,浓度大时会造成危害。因此在水田水浆管理上应采取“干湿交替、浅水勤灌”的方法,并适时搁田,改善土壤通气性。

3、应使用无病健壮的植物秸秆还田,防止传播病菌,加重下茬作物病害。

4、要用足够马力的机械将秸秆切碎,长度不超过10厘米,耕翻入土深度在15厘米以下,覆土要盖严、镇压保墒,既可加速秸秆分解,又不影响播种出苗。

5、配合施用氮、磷肥。新鲜的秸秆碳、氮化大,施入田地时,会出现微生物与作物争肥现象。秸秆在腐熟的过程中,会消耗土壤中的氮素等速效养分。在秸秆还田的同时,要配合施用碳酸氢铵、过磷酸钙等肥料,补充土壤中的速效养分。

6、翻压时间与水分管理。可边收割边耕埋,利用收获时含水较多,及时耕埋利于腐解。土壤水分状况是决定麦秸腐解速度的重要因素。在水分管理上,对土壤墒情差的,耕翻后应立即灌水;而墒情好的则应镇压保墒,促使土壤密实,以利于秸秆吸水分解。

7、深耕或深旋耕时可选择高留茬,即留茬高度在15~20厘米,并使秸秆均匀撒在地面,以利耕作。少免耕田块,可选择矮留茬,并将作物秸秆均匀撒在地面,这样既省力又利于出苗。 据试验一般条件下,秸秆还田后进行连作,病虫害有加重发生的趋势。如在北方,麦秸还田后春小麦根腐病加重,在南方则小麦全蚀病加重;大豆秸秆还田后大豆根腐病和虫害率提高。因此,秸秆还田更适合建立在轮作的基础上,这样秸秆还田的效果才能充分发挥。在轮作的基础上进行秸秆还田,是不会造成病虫害大发生的。如果在连作情况下还田秸秆,可考虑采用秸秆翻耕还田的方法,而不能采用秸秆耙耕浅层还田的方法。同时,必须要加强病虫害防治,以确保农作物优质高产。

另外,由于秸秆还田增强了土壤微生物活性,加快了除草剂等在土壤中的降解速度,缩短了药剂的残效期。因此,在秸秆还田的土壤中施用化学除草剂等,特别是播前施用的,其有效施用剂量应适当提高。 玉米秸秆还田技术逐步得到普及,但中国部分农民对这一技术掌握得不够全面,应用中出现了一些问题,甚至产生负效应,部分田块出现小麦出苗率低、苗黄、苗弱甚至死苗现象。经分析,主要原因是碳氮比失调、秸秆粉碎过粗、土壤过松,生产上应加以防范。

防碳氮比失调。玉米秸秆碳氮比为65~85∶1,而适宜微生物活动的碳氮比为25∶1,秸秆还田后土壤中氮素不足,微生物与作物争夺氮素,麦苗会因缺氮而黄化、瘦弱,生长不良。解决办法:秸秆粉碎后,在秸秆表面每亩撒施碳酸氢铵50公斤或尿素20公斤,然后耕翻。

防秸秆粉碎过粗。有的地块粉碎后的秸秆过长,长度大于10厘米,不利于耕翻,影响播种。解决办法:使用马力相对较大的大型秸秆粉碎机,这样秸秆粉碎得细,而且旋耕较深,秸秆与土壤混和均匀。

防土壤过松。秸秆还田后,土壤过于疏松,大孔隙多,小麦种子不能与土壤紧密接触,影响发芽生长,扎根不牢,甚至出现“吊根”现象。要解决这个问题,除提高秸秆粉碎质量外,还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施足氮、磷、钾肥料;提高土壤墒情;提高播种质量;适时镇压、浇水。小麦播种后,晾晒1天,用石磙镇压,使土壤密实。

除采取以上有针对措施以外,还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提高土壤墒情。2、提高播种质量。3、适时镇压浇水。小麦播种后,晾晒一天,用石磙镇压,使土壤密实,消除大孔洞,大小孔隙比例合理,种子与土壤紧密接触,利于发芽扎根,可避免小麦吊根现象。4、消灭病原体。带病的秸秆不能直接还田,否则夏季玉米易发生病害,这类秸秆应销毁或高温堆腐后再施用。

收完玉米秸秆还田后种小麦该用什么肥料

小麦是中国的主要粮食作物之一,主要种植在北方,其他地方也有小面积的种植。与其他作物相比,种植小麦所需的技术并不十分复杂。例如,我们世世代代都在种植小麦,所以我们可以说对小麦有一种模糊的感觉。当涉及到种植小麦的成本时,每个人可能使用不同的成本。例如,肥料和杀虫剂是好的或普通的。在土地整理方面,有的是自己的机器,有的需要租借,有的是收割机,有的使用联合收割机,有的使用自己的老式收割机等等。如果是农民自己种的,一般也不是人为的话,每亩小麦投资在400多美元。

其中种子50元,基肥120元,追肥40元,犁地60元,播种20元,除草10元,喷三防10元,收获60元,浇水两次50元,共420元。对于重度野生小麦,特别是间歇小麦,除草剂投入增加10元左右,对于大型粮食生产者,员工投入增加100元左右,每亩投入约530元。每个地方的价格可能会有所不同,但是30美元和50美元没有区别。现在许多地区已经进入了秋收阶段,小麦将在秋收后开始播种。

我们每年在这里种植两季,冬小麦和夏玉米,所以让我们来分析一下,我们需要投入多少资金来种植每英亩的小麦。目前,稻草还田了。玉米秸秆破碎和玉米收获是同时进行的,因此破碎玉米秸秆的收入也算作种植玉米的收入。打碎玉米秸秆后,必须开垦土地,整理土地。平整土地后,必须播种,几乎是同时播种。每亩地大约要100元。小麦种植前应施基肥,基肥一般为复合肥。一亩差不多是一袋肥料,120到130亩之间。种植小麦是现在购买的杂交种子,杂交种子有包衣,不需单独购买所以混合种子的农药,一亩种植30斤小麦,一斤种植2.5-3元,种子大约70或80元。

小麦好后无水,冻前浇水,冻前浇水,春天浇水,拔节期浇水,灌浆期浇水,小麦浇水四次,所以如果下雨只浇水一次,每年少浇水近100元,因为水是免费的,只是电费。小麦不仅是基肥可以,在小麦生长期间也要追肥,追肥一般是尿素,每亩30斤,一斤差不多一元,追肥钱是30元。如果小麦要长得好,除草剂、防洪剂和杀虫剂是必需的,每年大约要花费70到80元。

要加施少量氮、磷化肥 玉米秸秆在土壤中的腐解过程,亦即微生物生命活动过程,要吸收土壤中原有的氮素、磷素和水分。玉米秸秆腐解过程需要碳、氮、磷的比例为100:4:1左右,而玉米秸秆中这3种元素的比例是100:2:0.3左右,因此当底肥不足时,就会出现秸秆腐解时与作物争水争肥的问题,而影响作物的生长发育。如果每亩翻压秸秆500公斤,再增施4.5公斤纯氮和1.5公斤纯磷,既可加快秸秆腐解,尽快变为有效养分,又可解决麦苗缺氮、缺磷问题。

要深耕翻压 耕深要求20-25厘米,使秸秆残体既掩埋好,又保留在整个耕层中。促使秸秆腐解,以充分发挥肥效。

要多次镇压 采用秸秆还田地块,容易造成小麦播种深浅不一,形成深播弱苗或浅播越冬死苗,造成穗数不足,降低产量;此外,该类地块失墒较快。因此,秸秆还田地块,必须耕翻后尽快耙耢、镇压保墒,保证播种深度一致。如果土壤墒情较好不需要浇水造墒时,要将粉碎的玉米秸秆耕翻或旋耕之后,用镇压器多遍镇压,小麦播种后再镇压,保证小麦出苗后根系正常生长,提高抗旱、抗旱能力。

适当增加下种量 秸秆还田地块,冬小麦下种量可在普通地块适宜下种的基础上增加4-5%。

必须浇好封冻水 冬小麦适宜冬灌适期一般为11月底12月初,土壤“夜冻昼消”时。冬灌过早,气温较高,蒸发量大,达不到应有的效果。冬灌过晚,土壤冻结,水分不能及时下渗,地面积水结冰,麦苗在冰层下易窒息而死亡,或形成冰块,抬起土块,拉断麦根,吊死麦苗。

越冬期和早春要进行压麦 冬小麦尤其是秸秆还田的冬小麦地块进行压麦十分必要。冬季进行镇压,可以压碎土块,压实畦面,弥合土缝,有利保水、保肥、保温,能防冻保苗;早春压麦,能增温、保墒、提墒,促进小麦返青,植株健壮。越冬至小麦返青期压麦2-3次,至少分别在1月中下旬和2月底3月初各镇压1次。镇压时要注意土壤条件,土壤过湿不压,有露水、冰冻时不压,盐碱土不宜镇压,以兔引起返盐。在低洼地区冬季有“凌截”,“根拔”冻害的,及时进行镇压,可以减轻冻害死苗。

冬季要盖土盖粪 盖土盖粪可以有效弥合土壤裂缝,起到保温、保墒、防寒作用。在入冬后麦苗基本停止生长时(大雪节)破埂盖粪土,盖粪土2厘米左右。返青前清理压盖在小麦上的粪土。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js/5_65791383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