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业奇农业网 > 技术 >

莲雾种植多久结果

莲雾种植多久结果

莲雾种植多久结果

你知道莲雾种植多久结果吗,莲雾是热带水果,它营养丰富,莲雾种植的地理位置非常的严苛,那么种植莲雾需要什么技巧和技术水平你都了解吗。莲雾种植多久结果,使用什么养的技术是本章的重点。

莲雾种植多久结果1

莲雾种植多久结果

莲雾品种有数十种之多,通常种植三年即可挂果,而五年以后就是莲雾果实盛产期,据种植莲雾的老果农介绍,一棵盛产期莲雾可挂果70至80斤,莲雾每年的7月分成熟,正属当夏,是水果最受欢迎的季节,在市场上还是很有前景的,而且它营养丰富,口感好,很多人都很喜欢。

莲雾种植条件管理技术(温度、密度)

1、种植温度

莲雾种植的温度最好在20到30度之间,莲雾低于12度会停止生长或者冻死,所以种植温度最好调控好,莲雾的生长对土壤的要求不高,对温度的要求很高,因为是热带水果,所以受不得冻,土地潮润,温度调控好,营养跟上,对生长和结果都有好处。

2、栽植密度

种植莲雾的栽植密度很关键,它关系着果树健康茁壮的生长,也关系着果实产量。所以一般行距控制在6m、株距5m,栽植约330株/hm2为宜,按选定的株距定点挖种定植,穴深长宽高各为1米,每株树在定栽时放入30-40kg的肥料,最好用猪牛粪等沤制农家肥。

3、定期浇水

莲雾适合春秋两季定植,这两季雨水充足,对于莲雾树的存活非常有利。对于小树苗盖土至苗根部2cm处,再盖上茅草保湿,晴天每隔2至3天浇水一次,至到存活为止。

莲雾种植多久结果2

空中压条:

重要接纳空中压条法,在每年5—9月高温多湿雨季举行。选直径约3厘米粗、发育充分的枝条,先在基部施行长约3厘米环状剥皮后,用潮湿泥土与禾草混淆的泥团包在环状剥皮处以及其上下边,再用透明胶纸包扎,上下两头用尼龙绳紧缚。约经1个月,新根在剥皮处上端长出;约3个月后,新根长出许多,将生根部下列剪断,即成独立的幼苗。先假植在苗圃连续培养,翌年春天定植田间。

扦插:

选2-3年生枝条,15-20厘米长,插入沙床23,细致遮荫保湿,1-2个月生根,也可以空中压条,或者种子育苗。可于2-4月春植或者8-9月秋植。在温度高的地域也可 11-12月莳植,行距早期4 x 5米,数年后间伐至8 x 8米。

播种:

雾莳植宜在春天,株行距4m×5m。挖大穴、下大肥、种大苗。穴要挖1米见方,垃圾土杂肥每穴要50千克。苗木请求一级苗,每一公顷莳植500株摆布,之后逐步疏伐。

催花处理:

为得到一年屡次出产,可举行催花处置惩罚。浸水,7月采果后举行1.5个月,主干环状损害,重要利用木槌敲打主干周围树皮,使其松而不脱,7月-9月温度高时举行,以避免低温不易病愈。屈枝,生长茂盛的老树,可把挺立枝屈至程度乃至下垂。

整形修剪:

定植后留一主干,在离地面60cm处剪去上端,在离地25厘米以上的主干处,选留生长势强、漫衍匀称、相距10厘米摆布的新梢3-4条为主体,别的除少数作辅养枝外,整个撤除。同时立杆捆绑主枝,按45℃角,天然开心形举行整形。第二年春节抽芽前,将新留主枝适量短剪细弱部门,待发春梢后,在先瑞选一强冠为块扩张。整形修剪的目标除了选好树形,还要发送透风透气,这是在进入投产期后犹为首要。要是要出产冬春果,则必需在每年的`2月份举行短截,将植株上的叶片,以及病枝、枯枝、过密枝、徒长枝整个剪除,仅留下二年的枝条。要是是半剪必需接纳遮荫处置惩罚。

肥水管理:

莲雾需肥量大,前期多施磷钾肥,花芽分化时不行多施氮肥,小果之后重施磷钾肥。科学管理水分,9-10月维持果园干旱以利花芽分化外,别的时间应维持潮湿,实时灌溉,以防落花以及落果。就周年办理而言,1-2年生树,一样平常株施氮肥400-600克,7-8年生树为1299-1800克。通常于9-10月着花前施用氮、磷、钾肥各个总量的50%,另加堆肥10公斤株;3-4月花果期,分次施用总量50%的氮肥,占总量25%的磷、钾肥;6-7月采收末期再施占总量25%的磷钾肥。效果多时,挂果时期可叶面喷布氮、磷及微量元素。此外,地处沿海的部门地域,泥土含盐量过高,引用淡水洗盐,低落泥土含盐量的,可显着发送泥土性状,增进植株正常生长效果。

病虫防治:

有炭疽病、果腐病、金龟子、介壳虫、毒蛾、蚜虫、躲债蛾、蓟马、瘿蚊,但因莲雾结果期长及果皮薄,以是不适宜利用农药,尤其是剧毒、吸取或者长效农药。

莲雾果

莲雾又名洋蒲桃、爪哇蒲桃、辇雾、琏雾、水翁果、水蒲桃、南无等,为桃金娘科蒲桃属常绿乔木

台湾的莲雾是17世纪由荷兰人引进台湾,台湾屏东是最有名的产地。随著科学昌明,莲雾除了原来的红色外,还有新品种的黑金刚莲雾。

形态特征

莲雾是桃金娘科,赤楠属的热带常绿果树,原产马来半岛及安达曼群岛,在东南亚地区有经济栽培。莲雾又名辈雾、琏雾、爪哇蒲桃。莲雾在台湾栽培历史颇为悠久,早在17世纪就由前荷兰人自爪哇引入,仅在台湾各地农家庭院及果园零星种植。近来由于品种及栽培技术的研究突破,使莲雾产期提早并提高品质,现被视为消暑佳果。莲雾的品质佳,果实具有特殊的芳香,清脆可口,模样雅观。高品质莲雾被称为“黑珍珠”,每公斤售价上百元。栽培管理好的,一年可收获5次,特别在春夏干燥炎热季节,作为清凉解渴果品,很受欢迎。

分布范围

莲雾是桃金娘科蒲桃属热带常绿果树,原产马来半岛及安达曼群岛,目前仅东南亚地区有经济栽培。我国莲雾主要分布在台湾、海南、广东、广西和福建等省区

生长环境

莲雾性喜温暖怕寒冷,生长最适气温为25—30℃,喜好湿润的肥沃土壤,对土壤条件要求不严,砂土、粘土、红壤和微酸或碱性土壤均能种植,但要做好整枝修剪、营养管理、灌溉排水、防寒及产期调节等。另外,疏花疏果、套袋以及戴手套采收作业,莲雾结果较快,一般在栽种的翌年便能结出少量的的果实,以后逐年增加,一株树龄10多年的莲雾每年可采收三、四百公斤果实。

莲雾化学成分分析

莲雾的药理作用和特有果香是由其丰富的营养成分决定的。莲雾果的营养成分,分别为维生素C78.07mg/kg、有机酸0.205mg/kg、蛋白质0.69%、总糖7.68%、含水量90.75%。不同品种莲雾果中有不同微量元素的含量。其中,黑珍珠莲雾的钙含量37.9mg/kg、镁49.7mg/kg、铁1.33mg/kg、锰1.1mg/kg、锌0.98mg/kg。可见莲雾果中糖类、维生素、微量元素等的含量较为丰富,为人体提供了重要的营养成分来源。莲雾的特征香气成分为3-蒈烯、2-乙基(-1-)己醇、石竹烯、异松油烯、松油醇、α-水芹烯、_伞花炔、4-蒈烯、α-蒎烯、己醛等,其中,3-蒈烯的含量最高,正是这些物质的共同作用,构成了莲雾独特的清香气味。

不同莲雾果品质分析

从莲雾果实的外观和内在品质性状来看,莲雾的果实形状为长钟形或钟形。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最高,口感较好的清甜味。果实内部极少有空腔,均偶有种子1~3粒

主要价值

莲雾是一种可治多种疾病的佳果,性味甘平,功能润肺、止咳、除痰、凉血、收敛。主治肺燥咳嗽、呃逆不止、痔疮出血、胃腹胀满、肠炎痢疾、糖尿病等症。用果核炭研末还可治外伤出血、下肢溃疡。另外,台湾民间有“吃莲雾清肺火之说”。人们把它视为消暑解渴的佳果,习惯用它煮冰糖治干咳无痰或痰难咯出。莲雾果实中空(也有实的),状如蜡丸,在宴会席上人们还喜欢用它作冷盘,是解酒妙果。它淡淡的甜味中微带点酸,有一股苹果的清香,食后齿颊留芳。在莲雾中心挖个洞,塞进肉茸,用猛火蒸约10多分钟,是台湾著名的传统名吃,美其名曰“四海同心”。用莲雾切片放盐水中浸泡一段时间,然后连同小黄瓜、红萝卜片同炒,不但色、形、味俱佳,而且清脆可口,是一道不可多得的夏令食疗佳肴。莲雾不耐贮藏,一般室温下只能贮存一周,采收包装后宜立即送往市场出售。莲雾以鲜果生食为主,也可盐渍、糖渍、制罐及脱水蜜饯或制成果汁等。

莲雾果

莲雾果病虫害症状

由于莲雾果皮薄,果肉组织幼嫩,呼吸强度高,不耐贮藏,很容易发生病害。引起果实腐烂的多为真菌病害,其中为害较严重的有炭疽病、黑腐病、疫病及根霉果腐病等

莲雾炭疽病

主要为害果实,也可为害叶片和枝条。果实上为害初期表现为褪色小病斑,向内凹陷,病斑扩展的速度慢,病斑褐色水浸状,病斑上产生分生孢子,孢子聚集时,呈现粉红色或橙色,有时会出现同心轮纹,发病末期数个病斑连合,造成果实严重腐烂。枝条或叶片受害,枝条表皮由绿色转成褐色斑点,叶片组织坏死,呈灰白色,中央暗褐色,边缘褐色,其上偶有白色粉块,为病菌的分生孢子堆。

莲雾黑腐病

主要为害果实及叶片,为害果实时,常先发生于果蒂,开始果皮褪去红色、呈水浸状,果肉颜色转淡,受害部位渐渐扩大,中后期病斑中央出现褐化,后期全果变黑,果实腐烂,上长出小黑点,即病原菌的分生孢子器。叶片受害时,多发生于叶缘,不规则坏死病斑,病斑上亦有小黑点,即病原菌的分生孢子器。

莲雾疫霉果腐病

主要为害果实,病情初期果实表皮褪色,红色或粉红色消失,病斑处转成淡黄褐色,病斑不凹陷,具有酸味,病情后期果面出现白色菌丝,为疫霉菌丝及孢子囊,2~3d即可造成全果腐烂。

莲雾根霉果腐病

病菌主要为害成熟果实,受害果初期表面会有白色菌丝,后期菌丝顶端产生黑色孢囊,菌丝转灰黑色,由黑色孢囊中可释出大量黑色粉状孢囊孢子。病果容易落果。

莲雾拟盘多毛孢果腐病

主要为害果实也可为害叶片。果实病斑逐渐扩大时,成不规则紫红色凹陷斑,表面散生黑色圆形小点,即分生孢子堆,部分病果有皱缩裂开状,后期病果干枯皱缩,或垂挂树枝,或掉落地面。病菌为害叶片,形成不规则黄褐色病斑,后期有黑色小点散生于病斑表面。

莲雾拟盘多毛孢果软腐病

该病主要为害果实,初呈水渍状近圆形病斑,微凹陷,随后病斑迅速扩展,出现软腐,数个病斑联合造成严重腐烂,湿度大时病斑上有白色到灰白色霉层,后期出现许多散生、略呈轮纹状排列、微凸起的黑色小点。

莲雾黄腐病

为害果实和叶片,受感染果实,初期病斑褪色水浸状,病斑中央有褐色分布不规则,表皮出现皱纹,中期病斑边缘褪色更明显,且病斑边缘表面出现白色菌丝,菌丝带状,与病斑边缘相接,包围整个病斑,病斑中央渐转淡黄褐色凹陷。病斑会扩大至全果,或相互愈合。后期病斑表面出现带**及白色的表层,为病原菌的分生孢子梗及分生孢子。在叶片上形成褐色病斑,后期病斑表面出现白色如树状的菌丝,为病原菌分生孢子梗及分生孢子。

莲雾干腐病

为害叶片及果实,果实初受感染时,果皮褪色,呈淡紫色,湿度高时病斑边缘出现白色菌丝。病斑中央渐出现黑色小点,由中央处向边缘成熟,即分生孢子器,感染中期整个果实呈褪色水浸状,表面布满黑色小点,后期全果呈黑色,表面有淡**粉末出现,为其分生孢子。在叶片上造成褐色病斑,上着生黑色小点,为病菌的分生孢子器。

莲雾煤烟病

主要为害叶片及嫩枝条,偶尔为害果实。粉介壳虫或蓟马等小型昆虫为害莲雾果实后,在果柄处、或果苞附近附着蜜露,病菌便在蜜露上扩展生长,形成一层黑色覆盖物。病菌在叶表面形成一层黑色覆盖物,影响叶片的光合作用。发生严重时,莲雾生长受抑制,花芽或新芽抽出困难。

莲雾黑星病

为害叶片及果实,受害果病斑常出现在果实底部凹陷,中央黑色,外围近凹陷地方褪色,后期转为黑色,中央表面有淡粉白色小点,为病菌分生孢子。受害叶片初期呈现淡褐色病斑,后期呈深褐色,病斑表面生细小黑点,为病菌的分生孢子器,埋生在组织中央,仅顶端露出表皮。

莲雾斑点病

受害莲雾果实初期表皮出现灰黑色小斑点,凹陷,果肉色泽不变淡,随后病斑扩大,相互愈合成不规则状大病斑,病斑边缘组织则由红色转成黄褐色,果皮表面出现灰黑霉状小点

莲雾果

病害防治

1田间防治

注意田间卫生,清除并烧毁病果或落果及落叶,降低病原的密度,另外应注重果树整理、修剪病枝、徒长枝,使果树通风良好,以减少病害发生。利用竹杆架高或固定枝条,以防结果太低,使靠近地面的果实受病菌感染。进行套袋防治,并且套袋前应将幼果彻底喷施杀菌剂后再套袋。一般喷施56%特克多可湿粉剂、50%多菌灵、75%百菌清、43%春雷霉素可湿性粉剂及70%甲基托布津等进行防治。

2采后防治

莲雾一般即采即销,果实在室温下一般只能贮放1周,为了减少采后病害的发生,采收时尽量减少不必要的装御及碰触,避免采收过程造成机械损伤。采收时自果蒂整串剪下,连同纸袋一起采下放入底部或边层有柔软的衬垫物的盛器内。如果需要贮藏,一般采用12~15℃低温冷藏与套袋(PE)的方法延缓和减轻病害的发生。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js/5_65791425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