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业奇农业网 > 技术 >

水利工程建设对生态环境产生的影响分析论文

水利工程建设对生态环境产生的影响分析论文

水利工程建设对生态环境产生的影响分析论文

 在日常学习和工作中,许多人都有过写论文的经历,对论文都不陌生吧,论文写作的过程是人们获得直接经验的过程。那么一般论文是怎么写的呢?以下是我精心整理的水利工程建设对生态环境产生的影响分析论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水利工程建设对生态环境产生的影响分析论文 篇1

 1 、影响水利工程地的局部气候

 1.1 影响局部降水量

 水利工程建设对气候的首要影响就是降水量,具体体现在:

 (1) 降水量有所增加,主要是因为水库工程建设蓄积大面积的水,在光辐射下增加蒸发量,引起降雨;

 (2) 降水区域发生变化,水库的低温效应会影响降雨区域的变化,比如库区及其邻近区的降水量可能减少,而相距一定距离的外围区则会增加; 地势高且迎风面降水增加,背风面减少;

 (3) 降水时间发生变化,夏季因水面稳定低于气温,气层稳定,对流变弱而减少降水; 冬天则相反,降水增加。

 1.2 影响局部气温

 水利工程竣工后,因水库区与空间的接触性质发生变化,由陆地变为水面,使得与空气间的能量交换方式和强度发生改变,进而引起气温变化,水利工程所在地的局部气温会略微升高,主要表现为冬季温度升高,而夏季温度降低,夏季水利工程外围区域降温明显。同时,会降低局部的日温差和年温差。

 2 、影响水利工程相关的水文系统

 水利工程,特别是大型水利枢纽工程的建设直接改变了相关流域的水文状况,对整个流域差生影响。大多数水库建设于水质较好、水流急、水量较大的流域上游,水闸则建设在渠道、河道,利用闸门来控制水流量及调节水位,关闭闸门可防洪、挡潮、蓄水将上游水位抬升满足上游通航、取水等需要。

 开启闸门则可泄洪、排涝、灌溉等,或根据下游用水要求调控水流量。但是,上游水利工程如过度拦截非汛期水流,则会大大减少下游的水流量,降低水位,甚至出现断流,而入海河流会因河水流量变少而淤积泥沙,导致海水倒灌严重影响农业生产。

 水文系统变化主要有: 流量稳定性和频率变化; 季节性峰流丧失,流速变缓,急流消失; 水位落差变化较缓; 水量蒸发和下渗出现变化等。

 3、 影响相关流域的水质

 3.1 积极影响

 水利工程的建设对流域的水质有一定的积极影响,主要体现在: 一是库区河道的水流速度变缓,使得浮游生物活动频繁,其产生的 CO2和水中的镁离子、钙离子、钾离子等形成碳酸化合物,沉淀水底,降低水质硬度; 二是河水停留时间较长,可使水中杂物沉降,提高水体清晰度。

 3.2 消极影响

 因库区内水流速度变小,降低了水体与空气交换速率,使得污染物不易扩撒迁移,最终造成复氧能力降低,水体的自净能力减弱; 水流速度变小使得水体透明度提高,有助于藻类的光合作用,如河水长时间储存,则会导致藻类大量生长而导致水体营养化; 腐烂的植被、有机物会消耗水中大量的氧气,而释放出沼气和 CO2,造成温室效应; 水体含有大量的重金属和有毒物质会造成大量沉积,不能及时得到降解,造成水体次生污染而降低水质。

 4 、影响工程所在地的土壤及地质

 4.1 影响土壤

 水利工程建设还会对库区的土壤造成严重的影响,主要表现为:

 (1) 盐碱化,这是库区蓄水后常见的土壤问题。水库的建设,会把下游区域的地水位提升,而地下水的矿化程度较高,抬升到地面后经过蒸发、日照作用,盐碱类物质留存于地表,导致盐碱化,降低了土壤的肥力;

 (2) 沼泽化,因水位抬升使得植物根系过于湿润而衰败,当潜水层提升到耕作层,会导致土壤湿度加大而造成包气带破坏,造成土壤沼泽化;

 (3) 浸没,水位抬高,土壤被浸没,使得土壤的通气环境变差,造成土壤中微生物活动变弱,肥力降低,影响农作物生长。

 4.2 影响地质

 水利工程修建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地质,会引起地质灾害的发生,主要有:

 (1) 地震,因巨大体积的蓄水加大了水压,在此状况下岩层出现断裂,是岩层和地壳原有的地应力平衡被打破,加大了地震发生的可能性;

 (2) 滑坡,水库蓄水后使得山坡山地的强度降低,易引发坍塌、山体滑坡等灾害。另外,一些大型水利水利工程需要大量泥土来填充,被挖掘区因受外力影响易发生坍塌和滑坡;

 (3) 渗漏,主要是因为对库区周围水文环境的改变,如水库出现污染则会对周边区域及地下水造成污染。

 5 、水利工程建设对生态环境的保护对策

 要实现水利工程建设和生态环境的和谐统一发展,应积极做好这几点:

 (1) 强化生态环境保护,提升环境的承载力。在水利工程设计中应充分遵循因地制宜的原则,将环境承载力为基础,选择最佳区域进行建设;

 (2) 在实际建设中,应重视生态环境的保护。在建设的不同阶段,应采取相应的措施保护生态环境。比如: 施工前应明确各方环境保护的责任和义务,并制定严格的限污标准; 施工中,应强化生态环境的监测,对工程所在地的水体、水质、土壤、植被等进行密切监测; 在竣工后,应及时恢复被破坏的植被,保护耕地;

 (3) 强化生态环境保护的监管,在建设中应严格按照我国的环境保护相关的法律、制度进行监管,对出现严重破坏生态环境的行为进行严惩。

 6、 结语

 总而言之,水利工程的建设直接关系到社会经济的发展,但生态环境则关乎人类的生存与生产。因此,必须充分重视水利工程建设给生态环境带来的影响,从设计、建设、使用等阶段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确保生态环境的稳定,以实现两者的和谐、健康、可持续发展。

水利工程建设对生态环境产生的影响分析论文 篇2

 1、建设水利工程的现状

 社会经济的发展也扩大了对能源的需求量,因此加快了资源的消耗。水资源是世界上缺乏比较严重的资源,因此人们应该合理的利用水资源,防止出现浪费水资源的情况。目前我国在建设水利工程的过程中,会消耗大量的水资源,面对这一情况来说,应该运用集中化的形式合理的管理水资源,而集中管理水资源的方法就是建设水利工程,可从根本上解决水资源的短缺问题,但是随着建设水利工程的项目不断增多导致了对生态环境破坏愈发严重,因此合理的开发水资源和建设水利工程成为了当前重点探讨的重要问题,应加大对水利工程建设的探讨,寻找可消除建设水利工程对周围环境的影响的解决方法。

 2、建设水利工程对周围生态环境的影响

 (1)对河流区域的影响。

 大型的水利工程建设往往会改变水流方向、水流量等,在进行人力建设的过程中会将钢筋泥土等通入到当地的生态环境中,因此对原来的天然河流产生一定的影响,为河道内的生态平衡带来严重影响,并且天然河道受到严重的损坏,更严重的会影响河内的生物正常生存,如果河流内常年存有泥沙,会使得河道内产生大量的泥沙,河床的高度提升,为两岸带来严重的水患问题。

 (2)土壤条件发生变化。

 我国北方的半湿润地区是**土壤,其主要原因是由于该地区土壤的水分不足,使得土壤的含有的碱性物质增高;南方为红土,其原因是由于降水量大而导致,由于土壤常年受到雨水的侵蚀,进而增加了土壤内的碱性物质。

 而在水利工程施工完成嗨皮,促使当地的地下水发生了变化,因此使得该地区的土质的酸碱度发生了变化,对土壤内的含碳量带来一定的影响,使得该地区的农作物减产,当然,如果土壤环境发生了变化,将会影响该地区动物的正常生存,甚至严重的会造成动物死亡。

 (3)对生物的影响。

 在进行水利工程建设的过程中对生物的影响是不能避免的,随着水位的不断提高使得水流速不断变缓,在水体中的营养物质发生了沉淀,生物原本在10米时就能获得食物,现在需要20米才能获得到,因此这样严重影响了水生物的正常生存,长此以往会造成大量的水生物死亡,甚至会使得水生物出现灭绝的现象。

 与此同时,水利工程的建设对陆地生存的生物也会带来严重的影响,由于本区域增加了需水量,使得陆地生物的活动范围不断减小,一些以水生物为食物的陆地生物由于加深的水的深度,加深了觅食的难度,再加上气候条件的严苛,因此对陆地生物的生存环境带来了严峻的挑战。

 3、建设水利工程的.措施

 水利工程的建设对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其可通过水利发电来促进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可通过水利进行存蓄、疏导来应对干旱和洪涝灾害。但是以往兴建水利工程的时打破了原有的生态环境,使得生态环境遭到了严重的破坏,为此应运用合理的解决方法避免产生类似情况。

 (1)合理的建设监督机制。

 为了能够构建良好的生态环境应在人们努力保护环境的恩同事将监督管理机制有效的引入到其中,对于当前情况来看,应严厉打击在生产过程中不顾生态环境恶化的行为。在建设水利工程前、建设的过程中、建设完成还有,应全方位的进行监督神煞,确保水利工程与生态环境的友好性。

 (2)关闭或整改高污染的项目。

 在一般情况下建设水利工程的过程中会使得一些高耗能的企业对其进行靠拢,,因此相关单位应将监督管理工作做好,要严格控制高污染量排放的项目,要整改和关停生产超标的企业,并向所有依托水利工程的项目收取环保税务,其中所收取的费用可用于治理该地区的生态环境,使得人们更爱护环境和水资源。

 (3)建设河道生态。

 水利工程的关键是河道,建设一个大型的水坝应该建设在河道的上方,因此这对生态环节产生不利的影响。所以在建设水利工程的过程中应该加强对河道保护的监视工作,特别是针对与天然河床的保护工作。在开发河道资源的过程中也应将保护责任做好,本着谁受益谁保护的原则,严格打击人为破坏河道的行为,在水利工程建设中应确保河道状况的良好性。

 (4)合理的进行工程设计。

 为了能够保护生态环境和人们的可持续发展为此,在现代化水利工程建设的过程中应该充分认识到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性,可通过项目的设计。施工等相关问题进行探讨和研究引导改变生态环境,可实现生态环境的良性的发展,继而可达到白虎生态环境的目的。与此同时,在水利工程施工建设的过程中,有关管理部门应该通过工程价值、环境评价等出现的相关问题进行探讨和研究,找出相应的解决方案,进而能确保我国保环境保护工作的顺利实施。

 4、总结

 综上所述,我国在建设水利工程的过程中会对施工周围的生态环境产生一定的影响,因此在现代化建设水利工程的过程中,应实施施工环境评价工程,深入研究和探讨建设水利工程的过程中影响周围环境的影响,运用科学的手段引导受到破坏的环境趋向良性的方向发展,继而可达到保护生态环境的而目的,同时也能减少对周围生态环境的破坏。

;

水利工程维修养护的问题及对策论文

  摘要: 水利工程属于基础设施类,是为引水灌溉等服务的设施,是我国水利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职能更加能够凸显基础设施的服务型。但从目前来看,水利工程在维修养护上仍存在一些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严重的影响了水利工程职能的发挥,对资源也是严重的浪费,为了快速有效的解决存在的问题,使得小型水利工程出现问题后能够及时维修,更加合理、坚固,更好的为人民群众服务。本文将以水利工程施工中存在的特点入手,并分析存在维修养护等的问题主要有哪些,最后,针对这些问题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以利于水利工程良性的发展和更好的服务人民群众。

  关键词: 水利工程;维修养护;问题及对策

 我国幅员辽阔,地理位置复杂,有平原地带、山区、丘陵等,降水以及气候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导致我过水资源从整体上看显示分布不均匀的状态。我国江西省赣州市也是典型的水资源分配不均匀地区之一,人均可以利用的水资源量不容乐观。由于农业生产、工业生产以及人民生活等的应用,因此中水利工程的修建成为必然,是于人们生活息息相关的基础设施,影响着人们的生活水平以及生活的方式,是非常重要的水利设施。

  1水利工程在维修养护中存在的问题

 1.1维修养护人员素质较低

 水利工程应该属于经验的积累型和专业技术知识型的产业,水利技术涉及各个方面的技术成熟度才能将做的更好。首先,从水利维修人员的角度讲,要有专业的技术水平,才能对出现的问题及时的发现并找出处理措施。从目前的维修人员的专业素质情况来看,专业性不强是第一问题,很多员工不是专业的水利工程专业出身,对于工程的设计和施工情况以及容易出现的问题都非常的陌生,一旦出现问题,很难发现问题的存在,不能偶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导致问题越发的严重,影响了水利工程的使用和职能的发挥。技术指导人员需要有丰富的经验积累和不断的学习,这样才能进行合理的指导,中小型水利工程的现状是缺乏专业的技术人员的。

 1.2水利工程日常维修和养护工作不能保证定期检测

 日常维修养护工作室保证水利工程顺利运行的基础,也是能够及时发现问题、避免问题扩大化的前提。由于目前的维护问题一直非常的严重,管理不到位等,导致了员工容易忽视日常维护的重要性,针对日常维护工作不能够确保连续性,在检测的时候容易出现走形象工程,没有实际深入到检测中去,按照检测和养护的规程操作。日常的养护时间不能够保持连续性,一旦要进行突击的工作检查,检测员工会进行快速的记录的填补,但是这样的行为并不能正真的了解水利工程运作中是否存在这样或者是那样的问题,问题得不到及时的反馈。

 1.3管理机制不健全

 从目前的水利工程的.维修工作的范畴来讲,维修养护工作通常是通过行政指令下达到相关的公司或者企业,这样的管理机制使得企业之间没有建立相应的竞争意识,没有树立企业之间的竞争意识就导致了工作的懈怠性和技术的保证性,这就致使一旦有没能够令下达进行维修时,技术含量不能够满足水利工程的维修工作,这样就大大的影响了维修的进度和维修的质量,一旦维修不能够满足水利工程的正常运作,再投入使用后不长时间就会再次出现其他问题。

  2水利工程维修问题的解决措施

 2.1加强水利工程队伍人员的专业技术的学习

 在选择专业的水利工程设计人员和工程施工技术师时应该选择专业学习设计丰富经验的维修团队进行维修和养护,并且对于团队内的维修人员应该不断的学习并且接受专业的培训,对于一些较有难度的水利工程维修的案例应该给予分析和学习,总结经验。要不断的进行技术的考核,对于考核不合格的团队人员进行统一的技术培训和指导,这样能够促进专业人员的技术的不断更新和基础性学习,保证水利工程技术人员的专业性,保证正常、顺利的进行基础设施的养护。并且,专业的人员能够更好的选择合理的维修和养护的方案,既合理的节省原料也能够节省人工。

 2.2制定详尽的维修养护规划

 水利工程的维修和养护是保证工程能够发挥性能和价值的基础,针对维修养护的不及时性和不连贯性,因该及时组织召开制定养护专项规划,将这一规划落实到实处,充分发挥基础设施的建设作用。这个规划应该包括堤防维修养护规划和水闸闸区规划,设计要经过专门的研究和讨论,一定要体现出较高的规划点和执行力,一定要将规划的方案落到维修养护的实际中去,才能够发挥规划的的作用。日常的维修养护工作是一项长期的项目,也是非常重要的,这需要当地的管理部门和相关维修单位重视起来,将基础建设的资金用到实际价值的发挥处,让日常的为序和养护的规范和章程不在是墙壁上的字,而是实际执行力的展现。

 2.3健全相应的管理机制

 各级水利工程的管理单位应该加强相关法规和规程的完善和制定,并要求各级单位或者企业因该按照规程贯彻执行,不容忽视。与此同时,应该加大思想的转变力度,排除旧的思想模式的固板,建立新的改革体制和新的思维模式,进行规范的操作,确保维修和养护工作的合理性和效率性。

  3结束语

 要保证水利工程建筑维护和保养工作的正常顺利的开展,就要将各个方面的监管,监管系统具有强制性。工程维修与养护问题是水利工程能否发挥作用的关键点,施工单位要想在竞争中处于优势地位,就应该不断的总结和发现问题,在不断的经验积累中逐渐完善管理体制和团队的技术水平,施工人员专业性、施工设计的专业性等方面。并且施工单位要在和理的竞争中获取工程施工的承包权,在施工过程中不能偷工减料,也不能为了满足自己的一己私利发生不合理不合法的手段。这样只有在不断的总结中积极进取,以合理合法的方式来维护自身的权益,才能够不断在竞争中获得诚信地位。

 本文写作的目的旨在提出水利工程在维修上存在的问题,浅谈解决的措施,希望通过本文给水利施工行业提供和理的意见,各方面的专业人士能够多家探讨解决的方案,促进水利工程施工建设又好又快的发展和长足进步,为农业提供更好的基础服务。

  参考文献

 [1]姚贤仙.浅谈水利工程维修养护的问题及对策[J].四川水泥,2014(7):249.

 [2]李振方.浅谈水利工程维修养护的问题及对策[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3(11):120.

 [3]于淼宇.水利工程维修养护的问题及对策[J].现代园艺,2015(21):113~114.

 [4]唐斯跃.关于水利工程维修养护的问题及对策[J].建材与装饰,2015(50):263~264.

 [5]张义国.水利工程维修养护的问题及对策[J].城市建筑,2016(27):322.

 [6]王楠.试述水利工程维修养护的问题及对策[J].商品与质量,2015(32):152,153.

;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js/5_65791434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