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业奇农业网 > 技术 >

无花果种植土壤条件

无花果树是优良的庭院绿化和经济树种,那你们知道无花果的 种植 土壤条件有什么吗?下面是我精心为你整理的无花果种植土壤条件,一起来看看。

无花果种植土壤条件

无花果种植土壤条件

 无花果对环境条件要求不严格,凡年均气温在13℃以上、冬季最低气温不低于-18℃、年降雨量400毫米以上的地区均可正常生长结果。无花果对土壤要求也不严格,在黏土、沙壤土、沙土及酸性和碱性土壤上均能良好生长。

无花果种植 方法

 1、建园与栽植。无花果树对土壤要求不严,喜土层深厚、湿润、肥沃的粘土、砂质土,微酸至微碱性均宜,极不耐旱。盆栽如浇水不及时或用盆过小则常常生长凋萎。建园的梯田(梯地、台田)应在3m以上,外有埂、内有沟、沟深宽各30cm的竹节沟,定植穴深宽各1m,每公顷栽750株(大田以此株数为宜),栽前下足基肥,每穴应施石灰1kg、饼肥1.5kg、火烧土50kg或塘泥1担、磷肥1kg。一层肥1层土拌匀分层施下,定植三年内完成扩穴改土工程。

 2、施肥。每年秋季落叶至早春萌芽前应施基肥1次。追肥分春、夏、秋3次施,成年果园每公顷施用纯氮90~120kg,纯磷120~150kg,纯钾60kg,氮肥不宜过多,以免徒长和嫩枝受冻 。全年灌水幼树2~3次,成年树6~7次,入冬前应冬灌,庭院栽或盆栽时也要施3次肥。第一次是早春发芽肥;第二次是保果肥;第三次是越冬肥。盆栽时最初几年每年翻盆换土一次,几年后换入木桶。

 3、繁殖。多采用扦插法。枝条极易生根,可用萘乙酸、生根粉、2、4-D促进生根。一般在早春搞硬枝扦插,也可在生长季节取主干基部萌发的幼小嫩枝带叶扦插,成活率都很高,但不能在生长期间剪取侧枝。高压繁殖应在生长期的4~6月份进行。在1年生枝基部环剥1cm,表皮留1/3,凉干1d天后用疏松表土包环剥处,再用塑料布包扎成球状,1个月后开始长新根,待到新根长满整个球袋内时切除移栽。

 4、整形修剪。应采用高干无层形或多主枝自然开心形。主干无层形主干留30~50cm短截,保留4~5个不同方向的主枝,随后在主枝40~60cm处短截,每一主枝上形成2级侧枝2~3个。因发枝力弱,应采用轻剪为主的枝术,疏除下垂枝、干枝、无用徒长枝、郁闭枝,其余枝条任其生长。对成年树生长量大、直立性强、分枝力很弱的品种,应短截摘心,促发侧枝。为提早结果,促进形成树冠,春季应进行轻短截,夏季摘心,以激发侧枝生长。

无花果种植要点

 无花果适应性强,栽植宜在 清明 前后进行,盆栽容易,一般每1~2年换一次盆。

 (1) 浇水

 浇水要适量,不可过多,生长期每天浇1~2次水,果实成熟后减少浇水。入温室前浇一次透水,入室后基本不浇水。

 (2) 施肥

 每月施一次稀薄液肥。于落叶前后施基肥,在果实迅速膨大前追肥。

 (3) 温度

 无花果较耐寒,在-5℃时不会受冻害死亡。

 (4) 修剪

 无花果要年年修剪。扦插苗当年生长旺盛,顶端干枯,应即剪去。第二年主枝高60~80厘米时,要剪顶。保留顶端4~5个芽,其余芽均除去。第三年对新枝剪留12~15厘米长。每侧枝留顶芽1~3个,全株留10个芽左右。7月对新梢进行摘心。

 如此每年年初进行修剪,并进行除芽,这样可以使整个树冠匀称美观多结果。

 繁殖

 无花果多用扦插方法进行繁殖。春季选生长充实、粗约1.5厘米的1年生枝条,长20~25厘米做插穗,直插沙土中,深6厘米,插后浇透水,保持湿润,半个月后芽达3~6厘米时,只保留基部壮芽1枝,其余除去。扦插容易成活。当小苗30厘米高时可上盆,有些甚至当年可结果,大多数第二年结果。

 无花果根茎处生长的明蘖枝可用利刀割下,进行分株繁殖,直接栽到小盆里养护。

1.繁殖和栽植 无花果枝条极易生根,也易发生根蘖,繁殖苗木时扦插、压条和分株等方法都可应用。生产上大量繁殖苗木都用扦插法,成活率极高。长江流域应用硬枝扦插在3月中下旬进行。凡节间短、枝粗在1厘米~1.5厘米的枝条都可用作插穗,每个插穗带2~3芽。具体操作技术可参照葡萄。扦插地忌连作,以免线虫的传播为害。如冬季利用塑料大棚进行营养袋育苗,可提早成苗。

建园时要根据不同要求和立地条件选择适宜的品种。如作制罐加工用的应选**品种,冬季气温低(零下15度右)的地方应选抗寒品种,滩涂地应选抗盐品种,以鲜果应市的应选大果型品种等。园地忌连作。

栽植距离一般3米~4米,土质好或气候温暖的地区树冠大,可把株行距扩大到5米~7米。栽植时间长江流域秋植、春植均可。秋植应较早,春植宜在3月中、下旬。沿海滩涂地宜秋植,淮北地区宜春植。

2.整形修剪和肥水管理 一般情况下,无花果树冠内枝条不密集,适于培养有中心干的无层形或多主枝自然开心形的树形,也可直接从地面分枝形成丛生灌木状的树冠。整形时,对苗木在40厘米~50厘米高处定干,以后全树保留4~6个主枝,中心干有或无均可。各主枝间保持一定的间距,主枝每年剪留40厘米~60厘米,其上再按适当间隔配置2~3个副主枝,扩大结果面。

树形完成后,每年只疏除无用徒长枝、密生枝、下垂枝和干枯枝,尽量多保留壮枝结果。收秋果为主的品种,因结果部位多在当年生新梢的中下部,对枝条可适度短截。夏果品种的花芽多着生在枝条顶部,冬季不宜短截健壮枝条,以免影响产量。对分枝少或结果部位逐年外移的无花果树,冬季可适当重短截,以促发新枝。部分枝条可剪留基部2~3个叶芽。

无花果枝条组织疏松,剪口愈合缓慢,冬剪后常使剪口下~段枝条干枯,影响剪口芽的生长。故凡大的剪锯口应涂抹接蜡或其他保护剂,小枝则可适当提高短截部位。

无花果基肥在落叶前后结合冬耕施入。追肥以在新梢迅速生长前及花托果实急速膨大期分期施用为好。无花果对水分要求不严,雨季应注意排涝,沿海地区在台风季节最好在株分设立支柱防护。

3.越冬防护 无花果性喜温暖稍干燥的气候,抗寒力低,温带地区栽培时枝干常易遭冻,尤其是5年生以下的幼树,冬季遇一16度—-18度的低温时,有全株冻死的危险。淮北地区越冬时宜在树干基部培土防冻,高约35厘米,春季解冻后再将培土除去。对大的枝干可包草保护越冬。树龄增大后,越冬能力即逐渐增强。一旦植株受冻,应及时剪除受冻枝条,发芽后注意选择新枝代替。有时即使地上部全部被冻死,次春往往仍能从培土的根颈部位萌发出强大枝条,形成新树冠。

(五)主要病虫害及其防治

无花果的病虫害较少。常见造成较大的危害的,有桑天牛、根结线虫和果实炭疽病等。桑天牛的防治可参照苹果部分,采用毒签堵塞。防治根结线虫目前主要是避免老园连作和对苗木进行检疫消毒,有条件时也可对土壤进行消毒处理。对果实炭疽病应在夏秋季果实发病前及早喷布200倍石灰倍量式波尔多液或75%百菌清600~800倍液加以防治,后者施药的安全间隔期(最后一次施药距收获的天数)7~14天。。

(六)采收、贮藏和加工

无花果成熟期较长,果实在夏秋季节渐次成熟,宜分批采收。充分成熟的果实,顶端小孔微开,外皮上网纹明显,风味最佳,但不耐贮运。市场鲜销的果实应当提前采收。无花果果实多浆汁,长期接触易引起皮肤炎症,经常采果时需戴硅胶手套操作。

成熟无花果极易腐烂变味,红色品种且易变色,即使短期贮藏也需O度左右的低温和85%~90%的相对湿度。~般宜随采收随处理,不要久贮。

如需短期贮运,可将果实先用SM保鲜剂浸渍一下,捞出晾干,然后放入果箱中待运。如使用带硅窗加盖密封的水果周转箱,则保鲜效果更好。

充分成熟的无花果去皮后,以浓缩糖液浸泡1~2天后,取出干燥,即可制成糖渍无花果于,具特殊风味。此外还可制成无花果果酱。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js/5_65791680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