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少年买农药服毒身亡,家长向农药店主索赔,是讹钱吗?
每当看到这种新闻,真的又惋惜有愤怒,惋惜的是,少年就这么将生命永远定格在了16岁,愤怒的是,父母不自我反思,反而一味地推卸责任,个人看来这种行为真的很可耻。
可能很多小伙伴还不清楚,我们先来理性地分析这件事情。
当事人小杨年仅16岁,正是花一样的年纪,大好时光等着挥霍,起码对所做的事情可能造成的后果有一定的判断能力。法院判决书内容显示,小杨是在当天下午6点独自一人通过微信支付购买了一瓶农药,随后又到了奶茶店,让在奶茶店里购物的同学将电动车钥匙转交给另一位同学,之后喝下了农药。我们不难看出,小杨对这件事有一个很明确的计划,并且在做的时候其实是非常冷静的。到底是什么原因让这个孩子在面对死亡的时候,可以这么冷静,是什么原因让他如此轻易地放弃自己的生命?
放弃生命对他来说真的容易吗?答案是否定的,因为在此前小杨就曾流露过类似的轻生的言行举动,但是并没有付诸行动,因为他有所顾虑,有所挂念。7岁时父母离婚,此后小杨就跟着爷爷奶奶生活,在这九年里,小杨的父母究竟扮演着什么角色?父母吗?还是一个没有感情的赚钱机器?
留守儿童缺少的不仅仅是钱,最重要的是爱,是父母的爱,是不可替代的爱。虽然小杨的父母可能出于各种无奈的原因,远赴他乡打工赚钱,但是对于一个孩子来说,没有什么是比父母的陪伴更重要的。现在的网络非常发达,一个16岁少年通过网络会接触到各种各样的信息,可是爷爷奶奶两位老人什么都不懂,什么都不知道,小杨在家里没有可以依赖的人,没有可以倾诉的对象,再加上缺少了父母的陪伴,心里积攒的事情越来越多,压力也越来越大,心理越来越脆弱,很大程度上导致了这场悲剧的发生。
农药店店主有责任吗?有!贩卖假农药,没有严格按照规定流程售卖有毒物品,确实该罚,但是很多时候我们根本没有办法。
大家小的时候有被大人指使去买东西,有的时候是油盐酱醋,有时候是酒水,有的时候是烟草,家里农忙的时候,家长让孩子跑腿买农药的虽然少,但是肯定有,因此对于店主来说,虽然心有疑虑,但也见怪不怪,所以小杨在买农药的时候说是帮爷爷买的,店家实在没办法去辨别真假,也没办法去问。
难道要店主问顾客:你农药是买来喝的吗?正常人第一反应肯定是,这人有毛病吧。而对于小杨,即使是买来喝,他也不会承认的。难不成还要店主一直跟在他身后,看他到底是买来用还是买来喝才行? 最后再来说说小杨的父母。痛失?爱子?确实让人难以接受,但是作为父母,不应该去反思自身的原因吗?好好的孩子为什么会变成这个样子?是不是自身出了什么问题?说到这,让我不由得想起了《小欢喜》里乔英子离家出走,爸妈找到她之后英子要跳海,爸爸让她有话回家好好说,可是妈妈却依旧问她为什么非要上南大。不是说英子妈妈对她不好,而是没有找对方法,并且在孩子出现问题之后不去反思是不是自己的教育出现了问题,而是去把错误怪在别人身上。
小杨的父母就是这样,孩子离世固然心痛,但是不去想自身的错误,而是先把错误推卸到农药店老板的身上,自己不负一点责任。
如果要问他们为什么这么多年在外地不回家陪孩子,是不是要说?我都是为孩子好?呀?多么高尚,多么可笑,却又多么无奈。
如果小杨在知道在自己去世后父母的所作所为,会不会寒心呢?
我觉得,父母跟孩子之间最重要的还是沟通,大多数父母习惯性地以身份去逼迫孩子做一些事情,虽然目的确实是为孩子好,但对于一个孩子来说,真的在乎钱吗,到底是在乎孩子还是在乎面子。
父母也都是从孩子的阶段过来的,所以为什么不能替孩子想想,哪怕因为工作不能陪伴,多抽空与孩子聊聊天,去了解一下孩子最近在学习、生活等方面遇到的事情,了解下孩子的想法,这样才能更好地与孩子相处,也能够极大地避免孩子出现各种极端行为的现象。毕竟父母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js/5_65791784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