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立侨详细资料大全
华东师范大学终身教授、博士生导师,水生生物学学科带头人。多年来一直致力于水生动物营养学和种质遗传学的教学与研究,以“为人师表,身正师范”为理念,在教学岗位上辛勤耕耘、刻苦钻研,引领学生进入了求知进取的殿堂。在科研上求新求精,成果卓著,取得了多项国际领先(或先进)的科研成果。先后入选国家首批“百千万人才工程”第一、二层次,获得教育部“跨世纪优秀人才培养计画”、上海市优秀学科带头人计画、上海市青年科技启明星计画、上海市曙光计画和霍英东优秀青年教师等各类人才培养基金的资助。荣获上海市优秀青年教师和上海市“十大”杰出青年等荣誉称号。1998年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任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第七、八届学科组评审委员、中国水产学会理事、上海市科协高级会员、国际水生生物资源管理中心科学家网路成员等十余个学术团体的 *** 。
研究方向 (1)水生动物营养学; -鱼类和虾蟹的营养需求、营养代谢和调控机制 (2)水生动物套用遗传与育种学; -水生动物种质资源和遗传改良基础研究 (3)动物系统学与进化生物学。 -水生生物结构与环境健康评价 主要贡献 研究课题: 在科研工作上,思路敏捷,善于接受新生事物,具有开拓精神。怀着对工作的责任心和对事业的追求,常常早出晚归,忘我工作,紧紧跟踪学科发展前沿。经过多年的不懈努力,在水生动物营养学等方面的研究,得到了国内外同行的关注和普遍认可。作为负责人已先后承担了37项课题,其中包括国家自然科学重点基金1项(子课负责人)、海外青年学者合作项目(杰出青年B类)1项(主持)和面上基金3项、国家863计画项目(子课题负责人)、教育部重大培育项目1项、上海市科委重点项目2项及上海市和教育部等多项人才基金。在国际著名SCI学术刊物《Comparative Biochemistry and Physiology》、《Developmental & Comparative Immunology》、《Animal Geics》、《Aquaculture》、《Aquatic Sciences》、《Fish and fisheries》,以及国内的《动物学报》、《海洋学报》、《海洋与湖沼》、《水产学报》等核心刊物上发表论文121篇,著作3部。 科研成果: (1)率先较系统地开展“中华绒螯蟹的营养学研究及其环保型全价饲料的研制”。项目历时14年,研究成果填补了国内外在蟹类必需成分营养、亲体营养和营养免疫研究等方面的空白,解决了蟹类营养学研究中的多个重要理论问题。申请了3项国家发明专利,总体技术达到国际领先水平。与此同时,成功地开发出了系列环保型全价饲料,分别在江苏、浙江、上海、广东、福建和湖北等地进行套用推广,取得了十分显著的经济和社会效益,为促进我国河蟹产业的发展作出了贡献。 (2)在参与课题“鲟鱼人工驯养与繁育关键技术研究”中,有针对性地开展了鲟鱼类营养生理学和摄食行为学的研究,结合鲟鱼苗种培育和商品鱼生产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对鲟鱼类早期发育阶段的营养需求与摄食行为、幼鱼饥饿及补偿生长、不同脂肪源和蛋白源对幼鱼生长的影响、商品鱼最适营养素需求量等进行了研究,研制出鲟鱼的标准化、系列化的人工饲料。该课题获得2004年度上海市科技进步一等奖。 (3)在中华绒螯蟹多倍体人工诱导的研究中,套用细胞工程技术成功地培育出多倍体河蟹幼体,成果在国内外均为首次报导,是蟹类多倍体研究的一个突破性进展。 (4)池塘饲养鱼类最佳化结构及其增产原理的研究中,取得了若干创新进展,成果达到国内领先水平。 (5)首次系统地研究了疏浚泥浆排放对渔业生产的影响及其对策,成果对协调工程与环境,工农业生产的关系提供了科学依据。此外,还荣获了第三届中国“国氏”奖、江西省科技进步三等奖等。先后应邀赴加拿大Toronto University、美国Auburn University、Hawaii University和澳大利亚Flinders University等从事合作研究。1998年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任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第七、八届学科组评审委员、中国水产学会理事、上海市科协高级会员、国际水生生物资源管理中心科学家网路成员等十余个学术团体的 *** 。 人才培养: 自1992年留校工作以来,一直工作在教学、科研第一线,从事本科生、硕士生和博士生的培养工作。在业务上潜心钻研,积极探索,努力探索教学新路。先后为本科生、研究生讲授“动物生物学”、“水生动物营养学(双语)”“水生动物种质遗传学”和“动物学研究的理论与方法”等专业基础课程。力争从教学内容,教学方式到教学展示等多个方面,使课程的讲授生动形象、引人入胜,形成“以趣导课、以疑启思”的教学特色。教学效果多年连续被评为“优秀”,位列学院教师前5名。 在课程建设方面,参与主持国家“九五”重点教材《水产动物营养与饲料学》、《简明中国水产百科全书》(部分)的编写。利用与美国、加拿大等国家良好的合作关系和多年的科研积累,申请建设双语课程“水生动物营养学”已顺利立项。 研究生培养方面,作为一名年轻的导师,力争让研究生做到“先学思想,后学技术”,并从德智体全面关心他们的成长。共指导研究生46名,博士后2名,已分别有11位获博士学位、11名获硕士学位,2005年又有4位博士生和3名硕士生顺利通过答辩。指导的研究生分别获得了华东师范大学“校优秀博士生培养基金”、“校优秀研究生科研基金”。二位博士省的论文先后荣获“19届(2004年)国际动物学大会优秀论文奖”、2004年上海市水产学会优秀论文一、二等奖和2004年中国水产学会第五届青年学术年会优秀论文二等奖。由本实验室培养的学生一个个学有所成,分别在国际上著名刊物如《Comparative Biochemistry and Physiology》、《American Fisheries SocietySymposium》、《Journal of World Aquaculture Society》等发表多篇高水平的论文,毕业后有的已经担任系主任、院长等领导职位,并逐渐成长为业务骨干和学科带头人。 团结合作: 热爱教师岗位,安心本职工作。尊敬师长,团结同志,为人师表。学科建设方面,和同事们经过共同努力,学科组青年教师在良性竞争中紧密地团结在一起,做到“高度分化”又“高度综合”。已初步形成了一个团结合作、富有朝气的年轻集体。近年来,已集体承担了十余项国家和省部级科研项目,以项目和学科建设凝聚并带动了青年教师的成长。 在承担繁重的科研工作和教学任务的同时,但却时刻没有放松对学生在做人方面的教育。作为教师,深知教师在人才培养中的重要作用,教师的一言一行对学生都有潜移默化的影响。在上好课的同时,每年指导1-2位本科生进行“课余科研实践”,并于2004年被聘为华东师范大学大学生“人生发展导航”导师。在课余时间直接指导学生参与科研实践和科技创新活动,通过活动中的言传身教来教育和影响学生。以自己治学严谨、讲课认真、工作勤奋、待人诚恳感染和影响着学生和同事。力争做到既是学生学习上的良师,也是生活上的益友。积极参与并力争做好一些社会工作,如全国有关学会、上海市科协、青联和区政协的有关工作和活动。严格要求自己,不断提高政治素质、业务素质和专业管理能力,努力使自己成长为一个不辜负党和组织期望的新时期优秀青年教师。 科研经历: 近年的研究课题(主持已完成和在研的项目) 1、环境胁迫对河蟹免疫系统的影响及其营养调节,高等学校博士点专项基金,负责人,2005.1-2007.12。 2、船携入侵生物的研究及其综合防治,教育部重大培育资金项目,负责人,2005.1-2007.12。 3、海水养殖杂食性经济鱼类-鲟鱼和蓝子鱼的品种开发,国家863计画项目,参加者,2004.3-2005.12。 4、罗氏沼虾的良种选育及规模化养殖技术开发与示范(2003C12022),浙江省重大招标项目,参加者,2003.1-2005.12。 5、深水网箱养殖鱼类营养与饲料产业化技术的研究,浙江省重点攻关项目,参加者,2002.1-2004.12。 6、“上海九段沙湿地水生经济生物种质资源保护及其关键技术”,上海市科委,(主持人,李思发教授,本人为子课题负责人),2004.1-2006.12。 7、上海(金山)渔业现代示范园区,上海市水产办公室,技术负责人,2004.1-2006.12。 8、大豆浓缩蛋白(SPC)在水产饲料中的套用,美国ADM公司,负责人,2003.1-2004.12。 9、中华绒螯蟹性腺发育和生殖的营养调控.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负责人,2003.1-2005.12。 10、现生六足动物高级阶元系统演化与分类地位的研究.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 2002.01-2005.12(主持人,尹文英院士,本人为专题负责人,负责其中甲壳动物部分)。 11、水产养殖对水生生态系统影响的定量性风险分析.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海外青年合作项目, 2001.01-2003.12,与陈勇博士并列主持。 12、中华绒螯蟹母体合成代谢及其营养需求. 高等学校博士点专项基金, 负责人,2001.01-2003.12。 13、中华绒螯蟹母体营养与子代发育的关系. 教育部骨干教师基金项目, 负责人,2000.06-2003.06。 14、城市污泥好氧发酵菌种的筛选及其生产工艺研究, 上海市水务局基金, 负责人,2002-2004。 15、中华绒螯蟹的亲体营养及其调控研究. 教育部回国留学人员科研启动基金, 负责人,2001.01-2003.12。 16、淡水青虾种质改良技术的研究. 浙江省重点基金项目,负责人,2001.01-2003.12。 17、河蟹种质选优扩繁及健康化蟹种培育技术, 浙江省科研基金项目,负责人, 2001.01-2003.12。 学术论文:共发表论文110余篇,主要有: (1)Purification of vitellin from the ovary of Chinese mitten-handed crab, Eriocheir sinensis, and development of an anti-vitellin ELISA. Comparative Biochemistry and Physiology. PartB, 2004. V138:305-311 (第1作者) (SCI)。 (2)Channel catfish interleukin-8: *** ysis of cDNAs, gene structure, and expression after infection with Edwardsiella ictaluri, Developmental & Comparative Immunology. 2005. 29:135-142. (第1作者) (SCI)。 (3)Comparative EST *** ysis is an efficient approach for the development of type I SNP markers in Catfish interspecific hybrids. Animal Geics.2003.34:445-448.(第1作者(并列)) (SCI)。 (4)A study on influence of dietary lipid sources on reproduction of Chinese mitten-handed crab broodstock. Comparative Biochemistry and Physiology Part A, 2002. 131:675-681.第2作者(通讯作者) (SCI)。 (5)A Study on Variation in Lipid Compositions of Chinese Mitten-handed Crab During the Ovarian Maturation. Comparative Biochemistry and Physiology. Part B, 2001. 130:95-104.第2作者(通讯作者)(SCI)。 (6)Sequence *** ysis and expression of a CXC chemokine in resistant and susceptible catfish after infection of Edwardsiella ictaluri, Developmental & Comparative Immunology, 2004. 28:769-780.第3作者(SCI)。 (7)Impacts of data quantity on fisheries stock asses *** ent . Aquatic Sciences. 2003.65:92-98.第2作者(SCI)。 (8)Developing robust frequentist and Bayesian fish stock asses *** ent methods, Fish and fisheries.2003. (4):105-120.第3作者(SCI)。 (9)Xuequn Tan, Jian G Qin, Bennan Chen, Liqiao Chen and Xiaoxu Li, 2003. Karyological *** yses on redclaw crayfish Cherax quadricarinatus (Decapoda: Parastacidae), Aquaculture, 2004.(234)65-76.第4作者(SCI)。 (10)水产动物营养与饲料学。麦康森主编,2003,农业出版社。 主笔编写:第一章第三节脂类营养;第二章第二节亲体的营养;第四章第二节“脂肪酸对水产动物免疫和抗病力的影响”;第五章第三节“分子营养学的相关研究方法” 等。 (11)Effect of starvation and re-feeding on feeding, growth and body biochemical composition of Acipenser schrenckii juveniles, Sustainable aquaculture, Resources, Environmental and Quality, Ocean Press. 2004. 266-273. 第2作者(通讯作者)。 (12)Essential fatty acid requirement of the Chinese mitten-handed crab juvenile, Eriocheir sinensis. American Fisheries Society Stymposium. 2003.38:257-264.第2作者(通讯作者)。 (13)Studies on Vitamin E Requirements of the Juvenile Crab Eriocheir sinensis American Fisheries Society Stymposium.2003.38:223-229.第2作者(通讯作者)。 (14)ω-3HUFA对中华绒螯蟹幼体存活率及体脂肪酸组成的影响. 水产学报, 2000.24(5):448-452。第1作者(ASFA收录)。 (15)《简明中国水产百科全书》“第四篇, 第三章,中华绒螯蟹的营养生理机制”农业出版社。2001.190-212。 (16)Triploidy and tetraploidy induction of the Chinese mitten-handed crab (Eriocheir sinensis) by cytochalasin B. Asian Fisheries Science,1997.10(2): 131-138.第1作者(ASFA收录)。 (17)中华绒螯蟹多倍体的诱导研究Ⅰ,细胞松弛素B诱导中华绒螯蟹三倍体和四倍体胚胎. 水产学报, 1997.21(1):19-25.第1作者(ASFA收录)。 (18)中华绒螯蟹多倍体的诱导研究Ⅱ,热休克诱导中华绒螯蟹三倍体、四倍体胚胎和幼体. 动物学报, 1997.43(4):390-398.第1作者(ASFA收录) 。 (19)饥饿和补偿生长对史氏鲟幼鱼摄食、生长和体成分的影响。水产学报,2004。28(3):279-284。第2作者(通讯作者)。 (20)施氏鲟幼鱼的饥饿和补偿生长研究-对消化器官结构和酶活性的影响。中国水产科学,2004。11(5):413-419。第2作者(通讯作者)。 获奖记录 1. 2004年“鲟鱼人工驯养与繁育关键技术研究”,上海市科技进步一等奖(第八)。 2. 2002年“中华鳖穿孔病研究”, 江西省科学技术进步三等奖(第三)。 3. 2000年度明治乳业生命科学奖 (第一)。 4. 1996年获第三届中国“国氏”博士后奖励基金(全国10名)(第一)。 5. 2004年“Purification of vitellin from the ovary of Chinese mitten-handed crab, Eriocheir sinensis, and development of an anti-vitellin ELISA”。上海市水产学会优秀论文一等奖(第一)。 6. 2000年“中华绒螯蟹子蟹脂肪酸营养研究”, 上海市水产学会优秀论文一等奖(第二)。 7. 1997年“中华绒螯蟹多倍体的人工诱导研究”,上海市科协第七届青年优秀论文二等奖(第一)。 8.1995-1996年度首批全国“百千万人才工程”第1/2层次人选。 9.1999年入选教育部“跨世纪优秀人才培养计画”。 10.97年上海市十大杰出青年。 11.1998年国务院特殊津贴。 12.1993、1995年上海市青年科技启明星。 13.1995年上海市优秀青年教师。 14.1995年上海市优秀博士后(9名)。 15.1995年上海市科协荣誉高级会员。 16.1998年入选上海市“曙光计画”。 17.1998年第三届上海市优秀启明星(10名)。 18.2000年“第二届华东师范大学师德标兵”。
第一章 总则第一条 为了切实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渔业法》及其实施细则和《上海市水产养殖保护规定》(以下简称《规定》),制定本细则。第二条 本市各级人民政府对水域应统一规划,合理开发利用,鼓励全民、集体单位和个人发展水产养殖业。第三条 本市各级渔业行政主管部门和渔政监督管理机构应根据《规定》和本细则,遵循以养殖为主,养殖、捕捞、加工并举,因地制宜,各有侧重的方针,加强监督管理,保护和促进本市渔业生产的发展。
本市公安、工商行政管理、财政、环境保护、土地、农业、水利、港航监督等部门,应协同渔政监督管理机构实施本细则。第二章 渔业的监督管理第四条 本市对渔业的监督管理实行统一领导,分级管理:
(一)本市范围内的长江、黄浦江水域的渔业监督管理,由市渔政监督管理机构负责。
(二)县(区)范围内的江河、湖泊、滩涂及精养鱼塘等水域的渔业监督管理,由县(区)渔政监督管理机构负责。
(三)乡(镇)范围内的园沟宅河、池塘等小型水域的渔业监督管理,由乡(镇)人民政府或所属乡(镇)渔政监督管理机构负责。
(四)国营农场范围内水域的渔业监督管理,由农场渔政监督管理机构负责。
(五)本市范围内跨县(区)水域的渔业监督管理,由有关县(区)渔政监督管理机构协商制定管理办法;跨省市水域的渔业监督管理,由市(县)渔政监督管理机构与有关省(县)渔政监督管理机构协商制定管理办法。第五条 本市各级人民政府应根据《规定》,确定渔业水域养殖使用权,发给养殖使用证:
(一)凡在县(区)范围内的江河、湖泊、滩涂和精养鱼塘等渔业水域进行养殖生产的,由养殖单位或个人向所在乡(镇)人民政府或所属渔政监督管理机构提出申请,经同意后交县(区)渔政监督管理机构审核,由县(区)人民政府批准,发给养殖使用证。
(二)凡在乡(镇)范围内的园沟宅河、池塘等小型渔业水域进行养殖生产的,由养殖单位或个人向乡(镇)人民政府或所属渔政监督管理机构提出申请,经审核同意后,由乡(镇)人民政府发给养殖使用证。
(三)凡利用跨县(区)渔业水域进行养殖生产的,由养殖单位或个人向有关县(区)渔政监督管理机构分别提出申请,经审核同意后,由有关县(区)人民政府联合签发养殖使用证。
(四)凡在国营农场范围内的渔业水域进行养殖生产的,由养殖单位或个人向市农场局渔政监督管理机构提出申请,经审核同意后,由市农场局发给养殖使用证。
(五)凡在市属国有水产养殖场的渔业水域进行养殖生产的,由使用单位向所在县(区)渔政监督管理机构提出申请,经审核同意后,由所在县(区)人民政府发给养殖使用证。
养殖使用证由市渔业行政主管部门统一印制。第六条 凡从事养殖业的,自领得养殖使用证之日起,每年每亩放养鱼种不得少于三百尾。
放养鱼种的规格为:青鱼、草鱼、鲢鱼、鳙鱼十一点五厘米以上(每千克五十尾以下);鲤鱼十厘米以上(每千克六十尾以下);鳊鱼、鲫鱼八厘米以上(每千克一百尾以下)。小于上列规格的,不计入实际放养数。
不按上述规定数量放养鱼种的,根据鱼种缺额数,按下列公式计收渔业水域闲置费:
渔业水域闲置费=每尾规格鱼种市场价格×(规定放养数-实际放养数)
渔业水域闲置费由渔政监督管理机构征收,作为渔业资源增殖保护基金,用于渔业资源的增殖和保护。第七条 填没属市管商品鱼生产基地的精养鱼塘,由填没单位向所在县(区)渔业行政主管部门提出申请,经审核后,报市渔业行政主管部门批准。填没其他精养鱼塘等渔业水域,由填没单位向所在县(区)渔业行政主管部门提出申请,报县(区)人民政府批准。批准填没精养鱼塘的文书,由批准单位同时抄送县(区)土地管理部门备案。
填没精养鱼塘应一次性支付各项补偿费、安置补助费和鱼塘开发费用。
征用属市管商品鱼生产基地的精养鱼塘,须经市渔业行政主管部门同意。征用其他精养鱼塘等渔业水域,须经县(区)渔业行政主管部门同意后,报县(区)人民政府批准。
征用精养鱼塘的,应依照国家《土地管理法》第二十七、二十八条规定和本市征用土地的有关规定支付税、费,并一次性支付各项补偿费、安置补助费和鱼塘开发费用。
回收的鱼塘开发费用,应纳入国家预算管理,作为专项资金,由渔业行政主管部门用于今后的商品鱼生产基地建设。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js/5_65791928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