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汉果青枯病是怎么发生的?该怎样防治?
作者:业奇农业网
•
更新时间:2025-02-21 11:32:01
罗汉果青枯病主要为害植株的基部和茎。发病初期,植株基部表皮粗糙易裂,茎部维管束变为褐色,横切病茎,切面上维管束溢出白色菌液,病叶有退绿现象,病株白天萎蔫,傍晚恢复。发病植株,先是顶端叶片萎蔫下垂,然后整株叶片凋萎,病程发展迅速,病株几天即死亡。病菌从根部或茎基部伤口侵入,在6月下旬开始显症,在植株内的维管束组织中扩展,造成导管堵塞及细胞中毒致叶片萎蔫。发病最适温度30-37℃,最适PH6.6。发病重。该病害在高温高湿田间易出现发病高峰,雨后转睛、气温急剧升高,湿气蒸发量大,易促成该病流行。此外连作重茬地,或缺钾肥,管理粗放的低洼排水不良地块,或酸性土壤均利于发病。其发病特点是发病快,传染性强。
加强果园管理,增施腐熟有机肥和草木灰,合理灌溉,增强树势,提高树体抗病力。科学修剪,剪除病残枝及茂密枝,调节通风透光,雨季注意果园排水措施,中耕除草,保持适当的温湿度。调节土壤PH值。结合修剪,清理果园,减少病源。因地制宜的选择较抗病品种。选用脱毒种苗。实行轮作,最好与禾本科进行水旱轮作。可采用高畦栽培,少翻地、少锄草,深沟排水,清除病株,撒生石灰消毒。避免树体受伤,减少伤口的侵染。
罗汉果花叶病毒病,由蚜虫、蓟马、粉虱传播病毒。用菇类蛋白多糖(或香菇多糖)加天然芸苔素加辛菌胺乙酸盐(或氯溴异氰脲酸)加硫酸锌加噻虫嗪(或啶虫脒)防治,每7~10天叶面喷洒一次,连续喷洒2~3次,以钝化病毒,削弱病毒活性,抑制病毒繁殖,杀灭病毒和传播病毒的蚜虫、蓟马、飞虱,就能预防发病,防止蔓延。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js/5_657921469.html